一种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45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包括餐炉本体和安装在所述餐炉本体两侧的下压杆。该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通过设置的餐盘放置架,能够对餐盘进行放置,进而解放了就餐者的双手,便于进行取餐,同时向下按压餐盘放置架能够带动顶杆顶出,实现盖体的开启,便于自动开启盖体,为取餐提供便利,回收箱通过自身重量压动下压杆,使得顶杆回收,并拉动盖体盖在盛菜盒内,实现盖体的闭合,便于取餐后自动合上盖体,避免自助餐炉内食物不能保温,同时减少污染,通过设置挡水板,使得水汽通过挡板内部的通孔流出,避免水汽滴落在食物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为一种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宾馆酒店自助餐厅作为盛放菜肴食物的容器——自助餐炉,其旋转盖大多直接固定在炉体的圆轴上,翻盖时由使用者手握盖柄推上打开或拉下关闭,由于就餐者走近自助餐炉时,手中已拿着菜盘等物,就餐者需一只手去开启炉盖,拿取炉中食物以后,仍需一只手去拉紧盖柄关闭炉盖,因而给就餐者带来麻烦和不便。许多就餐者在拿取走食物后,往往忘记关闭炉盖,匆忙离开,从而使自助餐炉内食物不能保温而且容易污染,存在不符合清洁卫生的隐患,同时食物刚放入自助餐炉后,食物上的热气会接触到自助餐炉内壁上会冷凝成水珠,导致开关翻盖时,水珠顺着翻盖滑落至食物上,影响就餐效果。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就餐者不便于打开炉盖导致就餐者不便取餐,和不便闭合炉盖导致自助餐炉内食物不能保温而且容易污染以及食物上的热气会接触到自助餐炉内壁上会冷凝成水珠,导致开关翻盖时,水珠顺着翻盖滑落至食物上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包括餐炉本体和安装在所述餐炉本体两侧的下压杆,所述餐炉本体自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炉座、盛菜盒以及盖体,所述下压杆的顶部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顶部安装有滚轮,所述顶杆的底部通过第一铰座安装在所述下压杆上,所述下压杆的外壁安装有转轴,所述盖体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所述滚轮滑动的侧槽,所述盛菜盒的外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用于所述顶杆定位滑动的定位滑套,所述炉座的外壁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所述转轴转动的转槽,所述炉座的外壁两侧还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下压杆转动的限位挡块。作为优选,所述下压杆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铰座的底部安装有用于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块。作为优选,所述炉座的内部安装有内盒,所述炉座的底部四周分别安装有支脚,所述盛菜盒的底部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和所述内盒卡接配合,所述盖体的顶部安装有视口窗,所述盖体的一端安装有拉杆,所述盖体和通过铰板和所述盛菜盒铰接配合。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下压杆的一端之间安装有餐盘放置机构,所述餐盘放置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下压杆底部的第二铰座,所述第二铰座的外壁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壁卡接有卡套,两个所述卡套之间安装有餐盘放置架。作为优选,所述餐盘放置架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漏槽,所述餐盘放置架的底部设置有收纳盘,所述餐盘放置架的底部两端分别安装有用于固定所述收纳盘的卡脚,所述收纳盘的内部开设有内槽,所述收纳盘的一端安装有拉手。作为优选,两个所述下压杆的另一端之间安装有水汽回收机构,所述水汽回收机构包括一对安装在所述下压杆内壁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通过所述连接轴在所述下压杆内壁上转动,两个所述安装杆之间设置有底座,所述有底座内设置有回收箱,且所述回收箱和所述底座卡接配合,所述回收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孔。作为优选,所述盖体的内壁一端安装有内部为中空结构的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内壁开设与其内部相连通的多个通孔,所述盖体的外壁安装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盖体与所述挡水板相连通,所述波纹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水孔相连通。作为优选,所述挡水板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与所述挡水板卡接配合的引水板,所述挡水板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斜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通过设置的餐盘放置架,能够对餐盘进行放置,进而解放了就餐者的双手,便于进行取餐,同时向下按压餐盘放置架能够带动顶杆顶出,实现盖体的开启,便于自动开启盖体,为取餐提供便利。2、该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通过设置挡水板,使得水汽通过挡板内部的通孔流出,避免水汽滴落在食物上。3、该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回收箱通过自身重量压动下压杆,使得顶杆回收,并拉动盖体盖在盛菜盒内,实现盖体的闭合,便于取餐后自动合上盖体,避免自助餐炉内食物不能保温,同时减少污染。4、该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残羹通过漏槽掉落进入收纳盘内,通过拉手能够将收纳盘从卡脚处抽出,便于对收纳盘进行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餐炉本体结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下压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盖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盛菜盒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炉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餐炉本体和下压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餐盘放置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餐盘放置架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水汽回收机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盖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图1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13为本技术的实心木板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实心木板开设纵向孔和横向孔后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的实心木板塞入吸水海绵时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技术的实心木板包裹尼龙滤网后结构示意图。图中:1、餐炉本体;11、炉座;111、转槽;112、内盒;113、支脚;114、限位挡块;12、盛菜盒;121、定位滑套;122、卡板;13、盖体;131、侧槽;132、视口窗;133、拉杆;134、挡水板;135、通孔;136、波纹管;137、引水板;138、斜板;14、铰板;2、下压杆;21、顶杆;22、滚轮;23、第一铰座;24、滑块;25、滑槽;26、转轴;3、餐盘放置机构;31、第二铰座;32、连接杆;33、卡套;34、餐盘放置架;341、漏槽;342、卡脚;343、收纳盘;344、内槽;345、拉手;4、水汽回收机构;41、连接轴;42、安装杆;43、底座;44、回收箱;45、进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包括餐炉本体(1)和安装在所述餐炉本体(1)两侧的下压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炉本体(1)自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炉座(11)、盛菜盒(12)以及盖体(13),所述下压杆(2)的顶部设置有顶杆(21),所述顶杆(21)的顶部安装有滚轮(22),所述顶杆(21)的底部通过第一铰座(23)安装在所述下压杆(2)上,所述下压杆(2)的外壁安装有转轴(26),所述盖体(1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所述滚轮(22)滑动的侧槽(131),所述盛菜盒(12)的外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用于所述顶杆(21)定位滑动的定位滑套(121),所述炉座(11)的外壁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所述转轴(26)转动的转槽(111),所述炉座(11)的外壁两侧还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下压杆(2)转动的限位挡块(1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包括餐炉本体(1)和安装在所述餐炉本体(1)两侧的下压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餐炉本体(1)自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炉座(11)、盛菜盒(12)以及盖体(13),所述下压杆(2)的顶部设置有顶杆(21),所述顶杆(21)的顶部安装有滚轮(22),所述顶杆(21)的底部通过第一铰座(23)安装在所述下压杆(2)上,所述下压杆(2)的外壁安装有转轴(26),所述盖体(13)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所述滚轮(22)滑动的侧槽(131),所述盛菜盒(12)的外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用于所述顶杆(21)定位滑动的定位滑套(121),所述炉座(11)的外壁两侧分别开设有用于所述转轴(26)转动的转槽(111),所述炉座(11)的外壁两侧还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下压杆(2)转动的限位挡块(1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杆(2)的顶部开设有滑槽(25),所述第一铰座(23)的底部安装有用于与所述滑槽(25)滑动配合的滑块(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座(11)的内部安装有内盒(112),所述炉座(11)的底部四周分别安装有支脚(113),所述盛菜盒(12)的底部安装有卡板(122),所述卡板(122)和所述内盒(112)卡接配合,所述盖体(13)的顶部安装有视口窗(132),所述盖体(13)的一端安装有拉杆(133),所述盖体(13)和通过铰板(14)和所述盛菜盒(12)铰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助餐炉自动翻盖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下压杆(2)的一端之间安装有餐盘放置机构(3),所述餐盘放置机构(3)包括安装在所述下压杆(2)底部的第二铰座(31),所述第二铰座(31)的外壁安装有连接杆(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聪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南洋精工酒店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