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黄变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42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4
一种耐黄变窗帘,包括基部层、设在所述基部层两面的覆膜层、设在所述基部层和所述覆膜层之间的反射层、设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基部层之间用于将基部层内的热量导向所述覆膜层的防黄变层、多个贯穿所述基部层的填充孔、设在所述填充孔内的双向导热条,所述防黄变层包括连接所述反射层和所述基部层的散热条以及贯穿所述反射层并伸入所述覆膜层的导热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反射层和防黄变层,将窗帘内部的热量快速向外部环境扩散,从而延缓窗帘黄变,提高了窗帘的耐黄变性,保持窗帘的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黄变窗帘
本技术涉及窗帘布料
,特别是一种耐黄变窗帘。
技术介绍
窗帘的主要作用是与外界隔绝,保持居室的私密性,同时它又是家装不可或缺的装饰品。冬季,窗帘将室内外分隔成两个世界,给屋里增加了温馨的暖意。现代窗帘,既可以减光、遮光,以适应人对光线不同强度的需求;又可以防火、防风、除尘、保暖、消声、隔热、防辐射、防紫外线等,改善居室气候与环境。因此,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巧妙结合,是现代窗帘的最大特色。但是现有的窗帘容易发生黄变,影响窗帘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黄变窗帘,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窗帘容易发生黄变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耐黄变窗帘,包括基部层、设在所述基部层两面的覆膜层、设在所述基部层和所述覆膜层之间的反射层、设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基部层之间用于将基部层内的热量导向所述覆膜层的防黄变层、多个贯穿所述基部层的填充孔、设在所述填充孔内的双向导热条,所述防黄变层包括连接所述反射层和所述基部层的散热条以及贯穿所述反射层并伸入所述覆膜层的导热凸块。作为优选,所述反射层包括多个连接所述导热条和所述覆膜层的反射凹块、设在所述反射凹块凹陷面上的斜槽、设在相邻所述反射凹块之间的反射凹槽。作为优选,相邻所述反射凹槽之间的宽度与所述反射凹块宽度的递增方向相反。作为优选,所述斜槽的深度沿所述反射凹块凹陷面两端向中心递增。作为优选,所述导热凸块包括设在所述反射层上的连接段、与所述连接段连接且伸入所述覆膜层的发散段、设在所述发散段上的散热孔。r>作为优选,所述发散段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作为优选,所述双向导热条为石墨。作为优选,所述防黄变层为锡箔。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反射层和防黄变层,将窗帘内部的热量快速向外部环境扩散,从而延缓窗帘黄变,提高了窗帘的耐黄变性,保持窗帘的整体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出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耐黄变窗帘,包括基部层1,这里的基部层1采用粘胶纤维制成、设在所述基部层1两面的覆膜层2,这里的覆膜层2为防水透气膜、设在所述基部层1和所述覆膜层2之间的反射层3,反射层3的存在可阻挡大部分光进入基部层1,从而减少基部层1内部的热量,延缓基部层1的黄变、设在所述反射层3和所述基部层1之间用于将基部层1内的热量导向所述覆膜层2的防黄变层4,这里的基部层1、覆膜层2、反射层3、防黄变层4通过粘接而成、多个贯穿所述基部层1的填充孔5、设在所述填充孔5内的双向导热条6,通过双向导热条6的设置可实现防黄变层4之间的热量传递,减少防黄变层4之间的隔绝,提高散热效果,延缓基部层1的黄变过程,所述防黄变层4包括连接所述反射层3和所述基部层1的散热条401以及贯穿所述反射层3并伸入所述覆膜层2的导热凸块402,导热凸块402的存在可增加散热面积,实现将基部层1内部的热量快速向覆膜层2扩散,从而延缓基部层1的黄变。优选地,所述双向导热条6为石墨,这样的设置可实现防黄变层4之间良好的热量交换,具有高效的散热功能。优选地,所述防黄变层4为锡箔。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反射层3包括多个连接所述导热条401和所述覆膜层2的反射凹块301、设在所述反射凹块301凹陷面上的斜槽302、设在相邻所述反射凹块301之间的反射凹槽303,光线至反射凹槽303内,在反射凹槽303的内壁之间来回反射,进一步削弱光线的能量,部分光线进入斜槽302内多次反射,只有少部分光进入防黄变层4,通过导热凸块402可将热量向覆膜层2扩散,从而减少进入基部层1的热量,延缓基部层1的黄变。优选的,相邻所述反射凹槽303之间的宽度与所述反射凹块301宽度的递增方向相反。优选的,所述斜槽302的深度沿所述反射凹块301凹陷面两端向中心递增。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导热凸块402包括设在所述反射层3上的连接段4021、与所述连接段4021连接且伸入所述覆膜层2的发散段4022、设在所述发散段4022上的散热孔4023,散热孔4023的存在可加速热量从防黄变层4向覆膜层2的扩散,提高散热效果,延缓基部层1的黄变。优选的,所述发散段4022的横截面呈半圆形,这样的设置可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延缓基部层1的黄变。工作原理:光照射到覆膜层2并进入反射层3,在反射凹槽303的内壁之间来回反射,部分光线进入斜槽302内多次反射,进一步削弱光线的能量,只有少部分光进入防黄变层4,此时一部分热量通过导热凸块402向覆膜层2扩散,另一部分进入基部层1,此时可通过双向导热条6将热量快速导向防黄变层4并向覆膜层2扩散,从而将基部层1内部的热量快速向外部环境扩散,延缓基部层1的黄变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黄变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层(1)、设在所述基部层(1)两面的覆膜层(2)、设在所述基部层(1)和所述覆膜层(2)之间的反射层(3)、设在所述反射层(3)和所述基部层(1)之间用于将基部层(1)内的热量导向所述覆膜层(2)的防黄变层(4)、多个贯穿所述基部层(1)的填充孔(5)、设在所述填充孔(5)内的双向导热条(6),所述防黄变层(4)包括连接所述反射层(3)和所述基部层(1)的散热条(401)以及贯穿所述反射层(3)并伸入所述覆膜层(2)的导热凸块(4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黄变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层(1)、设在所述基部层(1)两面的覆膜层(2)、设在所述基部层(1)和所述覆膜层(2)之间的反射层(3)、设在所述反射层(3)和所述基部层(1)之间用于将基部层(1)内的热量导向所述覆膜层(2)的防黄变层(4)、多个贯穿所述基部层(1)的填充孔(5)、设在所述填充孔(5)内的双向导热条(6),所述防黄变层(4)包括连接所述反射层(3)和所述基部层(1)的散热条(401)以及贯穿所述反射层(3)并伸入所述覆膜层(2)的导热凸块(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黄变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3)包括多个连接所述散热条(401)和所述覆膜层(2)的反射凹块(301)、设在所述反射凹块(301)凹陷面上的斜槽(302)、设在相邻所述反射凹块(301)之间的反射凹槽(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黄变窗帘,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法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元正布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