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连华专利>正文

一种颈部错位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27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部错位矫正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右侧调整支架、左侧调整支架和矫正装置,右侧调整支架固定设置在支撑装置右侧,左侧调整支架固定设置在支撑装置左侧,矫正装置一端设置在右侧调整支架上,矫正装置另一端设置在左侧调整支架上,所述右侧调整支架与左侧调整支架完全对称,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可以有效的对将要发生变形的颈椎骨进行按压矫正,避免颈椎骨的进一步变形,从而达到保持形体美观的目的,适合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错位矫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具,特别涉及一种颈部错位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生活中由于工作压力大,使得大部分人在工作中无暇顾及自己的工作姿势,特别是长时间面对电脑工作的人员,由于无法保证正确的工作姿势,常常会导致颈部变形,或者由于不正确的工作姿势而导致颈椎骨不对称,会产生歪脖子的现象,久而久之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引发疾病,所以我们需要一种颈部矫正装置,通过颈部矫正装置对将要发生变形的颈椎骨进行按压矫正,避免颈椎骨的进一步变形,从而达到保持形体美观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颈部错位矫正装置。一种颈部错位矫正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右侧调整支架、左侧调整支架和矫正装置,右侧调整支架固定设置在支撑装置右侧,左侧调整支架固定设置在支撑装置左侧,矫正装置一端设置在右侧调整支架上,矫正装置另一端设置在左侧调整支架上;所述右侧调整支架与左侧调整支架完全对称;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胸部托块、胸部固定带、高度调节装置、转动限位锁、下颚骨托块、支杆、额骨托块、头部固定带、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胸部固定带设置在胸部托块上,高度调节装置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设置在胸部托块上,高度调节装置通过转动限位锁进行限位,下颚骨托块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高度调节装置上,下颚骨托块通过转动限位锁进行限位,支杆对称设置在下颚骨托块上,额骨托块设置在支杆上,头部固定带设置在额骨托块上;所述胸部托块上设置有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上设置有数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下颚骨托块上设置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上设置有数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下颚骨托块上设置有下颚骨随型槽;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调节块、第二调节块和第一锁紧螺钉,第二调节块滑动设置在第一调节块内,第二调节块通过第一锁紧螺钉进行锁紧,第一调节块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支座上,第二调节块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二支座上;所述第一调节块上设置有第三通孔和第一螺纹孔,第一调节块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矩形凸起,第三通孔以第一转轴轴线为圆心呈圆周均匀分布,第三通孔间距与第一通孔间距相同,第三通孔直径与第一通孔直径相同,第一螺纹孔与第一锁紧螺钉配合使用;所述第二调节块上对称设置有矩形滑槽,第二调节块上设置有长圆形滑槽和第四通孔,矩形滑槽与第一矩形凸起配合使用,长圆形滑槽与第一锁紧螺钉配合使用,第四通孔以第二转轴轴线为圆心呈圆周均匀分布,第四通孔间距与第二通孔间距相同,第四通孔直径与第二通孔直径相同;所述转动限位锁包括插块、套板、第一锁片、第一锁片转轴、第二锁片和第二锁片转轴,套板套装在插块上,第一锁片通过第一锁片转轴转动设置在套板上,第二锁片通过第二锁片转轴转动设置在套板上;所述插块设置有两根插柱,插柱前端设置有环形槽;具体的,插块上的两根插柱分别穿过第三通孔插入第一通孔,然后将套板套装在两根插柱上,旋转第一锁片和第二锁片,使第一锁片和第二锁片分别卡入插柱前端设置有环形槽内,此时转动限位锁限制高度调节装置转动,插块上的两根插柱分别穿过第四通孔插入第二通孔,然后将套板套装在两根插柱上,旋转第一锁片和第二锁片,使第一锁片和第二锁片分别卡入插柱前端设置的环形槽内,此时转动限位锁限制下颚骨托块转动,通过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和转动限位锁可以对高度调节装置进行角度调节,通过第四通孔、第二通孔和转动限位锁可以对下颚骨托块进行角度调节,通过高度调节装置的高度调节和高度调节装置与下颚骨托块的角度调节,可以使本装置适应不同的患者;所述右侧调整支架包括固定支座、第一滑块、第一支杆、第二锁紧螺钉、卡簧、第三锁紧螺钉、压块和紧固螺栓,固定支座固定设置在下颚骨托块右侧,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固定支座上,第一滑块通过第二锁紧螺钉固定位置,第一支杆转动设置在第一滑块上,卡簧对第一支杆进行轴向定位,第三锁紧螺钉对第一支杆的转动进行限制,压块通过紧固螺栓设置在第一支杆远离第一滑块的一端;所述第一滑块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卡簧安装槽和数个第三螺纹孔,第二螺纹孔轴线与第一支杆的旋转轴线重合,第三螺纹孔以第二螺纹孔轴线为圆心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支杆上设置有第二矩形凸起和数个第五通孔,第五通孔以第二螺纹孔轴线为圆心呈圆周均匀分布,第五通孔分布的圆周半径与第三螺纹孔分布的圆周半径相同,第五通孔与第三螺纹孔分布的间距相同;具体的,当需要调节第一滑块的高度时,旋松第二锁紧螺钉,此时第二锁紧螺钉底部与固定支座脱离,第一滑块可以在固定支座上自由滑动,当到达所需位置时,重新旋紧第二锁紧螺钉,此时第二锁紧螺钉底部与固定支座贴紧,第一滑块位置锁定,当需要调整第一支杆的角度时,将第三锁紧螺钉从第三螺纹孔中旋出,此时第一支杆可以在第一滑块上自由转动,当将第一支杆旋转至合适位置时,重新将第三螺纹孔穿过第五通孔旋入第三螺纹孔中,此时第一支杆角度被锁定;所述矫正装置包括矫正支架、右侧矫正器和左侧矫正器,右侧矫正器可移动设置在矫正支架上,左侧矫正器可移动设置在矫正支架上,右侧矫正器与左侧矫正器完全对称;所述矫正支架上设置有弧形滑道,矫正支架两侧对称设置有矩形插接口,矩形插接口的尺寸与第一支杆的第二矩形凸起尺寸相同;所述右侧矫正器包括矫正螺杆、矫正螺杆安装座、压片、橡胶按压头、压片锁紧螺母和防松螺母,矫正螺杆螺接在矫正螺杆安装座,矫正螺杆穿过矫正螺杆安装座,压片套装在矫正螺杆安装座上,压片锁紧螺母螺接在矫正螺杆安装座上,压片锁紧螺母对压片轴向限位,橡胶按压头设置在矫正螺杆前端,橡胶按压头与皮肤接触,防松螺母螺接在矫正螺杆上,防松螺母位置在橡胶按压头于矫正螺杆安装座之间;所述矫正螺杆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矫正螺杆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内螺纹和第二外螺纹;具体的,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旋松压片锁紧螺母使压片与矫正螺杆安装座之间的缝隙增大,此时右侧矫正器可以在矫正支架上自由滑动,当移动至合适位置时,旋紧压片锁紧螺母,此时右侧矫正器在矫正支架上的位置固定,然后操作人员旋松防松螺母,此时操作人员可以旋转矫正螺杆,通过控制矫正螺杆伸出和缩回来控制橡胶按压头与颈椎骨的接触程度,从而控制橡胶按压头的按压力,当达到所需按压力时,旋紧防松螺母,使防松螺母紧贴矫正螺杆安装座,防止矫正螺杆松动,保持按压力,左侧矫正器操作与右侧矫正器相同;具体的,矫正支架两侧的矩形插接口分别可以插入右侧调整支架和左侧调整支架的第二矩形凸起上,然后将压块旋转90度,旋紧紧固螺栓,矫正装置即被固定在右侧调整支架和左侧调整支架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使用时,当需要对患者的颈椎骨进行按压矫正时,取出本装置,将胸部托块置于患者胸前,收紧胸部固定带,通过高度调节装置调节下颚骨托块的高度,通过第三通孔、第一通孔和转动限位锁对高度调节装置进行角度调节,通过第四通孔、第二通孔和转动限位锁对下颚骨托块进行角度调节,最终将下颚骨托块调节至与患者相适应的位置,头部固定带收紧,此时支撑装置固定完毕,然后将矫正支架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错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右侧调整支架(2)、左侧调整支架(3)和矫正装置(4),右侧调整支架(2)固定设置在支撑装置(1)右侧,左侧调整支架(3)固定设置在支撑装置(1)左侧,矫正装置(4)一端设置在右侧调整支架(2)上,矫正装置(4)另一端设置在左侧调整支架(3)上;/n所述右侧调整支架(2)与左侧调整支架(3)完全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错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装置(1)、右侧调整支架(2)、左侧调整支架(3)和矫正装置(4),右侧调整支架(2)固定设置在支撑装置(1)右侧,左侧调整支架(3)固定设置在支撑装置(1)左侧,矫正装置(4)一端设置在右侧调整支架(2)上,矫正装置(4)另一端设置在左侧调整支架(3)上;
所述右侧调整支架(2)与左侧调整支架(3)完全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错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胸部托块(11)、胸部固定带(12)、高度调节装置(13)、转动限位锁(14)、下颚骨托块(15)、支杆(16)、额骨托块(17)、头部固定带(18)、第一转轴(19)和第二转轴(120),胸部固定带(12)设置在胸部托块(11)上,高度调节装置(13)通过第一转轴(19)转动设置在胸部托块(11)上,高度调节装置(13)通过转动限位锁(14)进行限位,下颚骨托块(15)通过第二转轴(120)转动设置在高度调节装置(13)上,下颚骨托块(15)通过转动限位锁(14)进行限位,支杆(16)对称设置在下颚骨托块(15)上,额骨托块(17)设置在支杆(16)上,头部固定带(18)设置在额骨托块(1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颈部错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托块(11)上设置有第一支座(111),第一支座(111)上设置有数个第一通孔(112),第一通孔(112)呈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下颚骨托块(15)上设置有第二支座(151),第二支座(151)上设置有数个第二通孔(152),第二通孔(152)呈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下颚骨托块(15)上设置有下颚骨随型槽(153);
所述高度调节装置(13)包括第一调节块(131)、第二调节块(132)和第一锁紧螺钉(133),第二调节块(132)滑动设置在第一调节块(131)内,第二调节块(132)通过第一锁紧螺钉(133)进行锁紧,第一调节块(131)通过第一转轴(19)设置在第一支座(111)上,第二调节块(132)通过第二转轴(120)转动设置在第二支座(15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颈部错位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块(131)上设置有第三通孔(1311)和第一螺纹孔(1312),第一调节块(131)内部对称设置有第一矩形凸起(1313),第三通孔(1311)以第一转轴(19)轴线为圆心呈圆周均匀分布,第三通孔(1311)间距与第一通孔(112)间距相同,第三通孔(1311)直径与第一通孔(112)直径相同,第一螺纹孔(1312)与第一锁紧螺钉(133)配合使用;
所述第二调节块(132)上对称设置有矩形滑槽(1322),第二调节块(132)上设置有长圆形滑槽(1323)和第四通孔(1321),矩形滑槽(1322)与第一矩形凸起(1313)配合使用,长圆形滑槽(1323)与第一锁紧螺钉(133)配合使用,第四通孔(1321)以第二转轴(120)轴线为圆心呈圆周均匀分布,第四通孔(1321)间距与第二通孔(152)间距相同,第四通孔(1321)直径与第二通孔(152)直径相同;
所述转动限位锁(14)包括插块(141)、套板(142)、第一锁片(143)、第一锁片转轴(144)、第二锁片(145)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连华赵霞王丹丹臧君阳王维胡佳美高向阳李国辉曹然卢颖刘晓欣赵立岩林晓文李申林王润涛陆杨李秀川刘洪连于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连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