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腰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27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量腰带,包括腰带扣和由若干能量收集单元首尾依次铰接而成的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的前端与所述腰带扣铰接,所述腰带本体的后端与所述腰带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腰带扣的内部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主板和储能电池,所述腰带扣的外侧设有电源输出口,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内部设有能量收集器,且相邻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内的所述能量收集器之间电连接,紧邻所述腰带扣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所述能量收集器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能量腰带将人体产生的振动能量收集并转化成电能储存在储能电池内,需要给电子设备充电时直接与腰带扣上的电源输出口连接即可。同时,携带方便,且适合不同人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量腰带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量腰带。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如收集、平板电脑等,这些设备都离不开电能。然而,随着人们的户外运动及长途旅行的增多,户外充电就成为了一个难题,虽然目前有一些小型发电或充电设备,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天气、材料、重量等方面的限制,使用不方便。另一方面,人们在行走或运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能量,这些振动能量都被直接浪费掉了。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量腰带,将人体的振动能量转化成电能供人们的电子设备充电,同时携带方便,适合不同人使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量腰带,包括腰带扣和由若干能量收集单元首尾依次铰接而成的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的前端与所述腰带扣铰接,所述腰带本体的后端与所述腰带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腰带扣的内部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主板和储能电池,所述腰带扣的外侧设有电源输出口,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内部设有能量收集器,且相邻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内的所述能量收集器之间电连接,紧邻所述腰带扣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所述能量收集器与所述主板电连接。优选地,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一端的中部设有凸缘,另一端的两侧设有凸起,两所述凸起形成凹槽,相邻两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所述凸缘与所述凹槽相配合。优选地,所述凸缘及所述凸起上分别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通过滚花轴连接。优选地,所述腰带扣的一端设有两连接孔,紧邻所述腰带扣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两所述凸起分别设置在两所述连接孔内。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贯通的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通过滚花铆钉连接。优选地,所述腰带扣的内表面设有连接扣,所述腰带本体的后端设有调节带,所述调节带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连接孔,所述连接扣与所述连接孔相配合。优选地,所述调节带与所述腰带本体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优选地,相邻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内的所述能量收集器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优选地,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两端均设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接线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腰带扣的内部设置储能电池,并与若干内部设置能量收集器的能量收集单元组成的腰带本体电连接,使用时先将腰带系在人体的腰部,然后人体产生的振动能量将被能量收集器收集并转化成电能储存在储能电池内,需要给电子设备充电时直接与腰带扣上的电源输出口连接即可。同时,由于是系在腰部,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可以根据人体的外形增减能量收集单元的数量,从而适合不同人的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能量腰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能量腰带的腰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能量腰带的腰带扣与能量收集单元配合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的能量腰带的腰带扣与能量收集单元配合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能量腰带的腰带扣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腰带扣,2-能量收集单元,3-腰带本体,4-主板,5-储能电池,6-能量收集器,7-凸缘,8-凸起,9-凹槽,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滚花轴,13-连接孔,14-第三通孔,15-滚花铆钉,16-连接扣,17-连接件,18-连接孔,19-导线,20-接线孔,21-电源输出口,22-调节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附图1-2,本实施例的一种能量腰带,包括腰带扣1和由若干能量收集单元2首尾依次铰接而成的腰带本体3,所述腰带本体3的前端与所述腰带扣1铰接,所述腰带本体3的后端与所述腰带扣1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腰带扣1的内部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主板4和储能电池5,所述腰带扣1的外侧设有电源输出口21,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的内部设有能量收集器6,且相邻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内的所述能量收集器6之间电连接,紧邻所述腰带扣1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的所述能量收集器6与所述主板4电连接。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能量腰带,通过在腰带扣1的内部设置储能电池5,并与若干内部设置能量收集器6的能量收集单元2组成的腰带本体3电连接,使用时先将腰带系在人体的腰部,然后人体产生的振动能量将被能量收集器6收集并转化成电能储存在储能电池5内,需要给电子设备充电时直接与腰带扣1上的电源输出口21连接即可。同时,由于是系在腰部,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可以根据人体的外形增减能量收集单元2的数量,从而适合不同人的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易于推广使用。请参阅附图3-5,本实施例中,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的一端的中部设有凸缘7,另一端的两侧设有凸起8,两所述凸起8形成凹槽9,相邻两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的所述凸缘8与所述凹槽9相配合。同时,为方便所述凸缘7与所述凹槽9相配合连接,所述凸缘7及所述凸起8上分别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通孔10及第二通孔11,且所述第一通孔10及第二通孔11通过滚花轴12连接,从而实现了两相邻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的相互铰接,使得由若干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组成的所述腰带本体3形成了一条可自由弯曲的结构,方便贴合身体的腰部。另外,为方便所述腰带本体3与所述腰带扣1连接,所述腰带扣1的一端设有两连接孔13,紧邻所述腰带扣1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的两所述凸起8分别设置在两所述连接孔13内。同时,所述连接孔13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11相贯通的第三通孔14,且所述第二通孔11和第三通孔14通过滚花铆钉15连接,从而实现了所述腰带本体3与所述腰带扣1的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腰带扣1的内表面设有连接扣16,所述腰带本体3的后端设有调节带22,所述调节带22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布有多个连接孔18,所述连接扣16与所述连接孔18相配合。使用时直接将所述连接扣16扣合进所述连接孔18即可实现所述腰带扣1与所述腰带本体3的连接,使用简单方便。同时,通过在所述调节带22上设置多个所述连接孔18,使用者可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所述连接扣16扣合进不同的所述连接孔18中实现对所述能量腰带的长度的微调,保证了使用的舒适性。另外,较佳地,所述调节带22的材质选用皮质。同时,为方便所述调节带22与所述腰带本体3连接,所述调节带22与所述腰带本体3之间通过连接件17连接。所述连接件17与所述腰带本体3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连接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设置相同的凸起8结构,方便与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连接。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内的所述能量收集器6之间通过导线19连接,且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之间并联连接。同时,为方便所述导线19连接,所述能量收集单元2的两端均设有供所述导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量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扣和由若干能量收集单元首尾依次铰接而成的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的前端与所述腰带扣铰接,所述腰带本体的后端与所述腰带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腰带扣的内部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主板和储能电池,所述腰带扣的外侧设有电源输出口,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内部设有能量收集器,且相邻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内的所述能量收集器之间电连接,紧邻所述腰带扣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所述能量收集器与所述主板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量腰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腰带扣和由若干能量收集单元首尾依次铰接而成的腰带本体,所述腰带本体的前端与所述腰带扣铰接,所述腰带本体的后端与所述腰带扣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腰带扣的内部设有相互电连接的主板和储能电池,所述腰带扣的外侧设有电源输出口,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内部设有能量收集器,且相邻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内的所述能量收集器之间电连接,紧邻所述腰带扣的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所述能量收集器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一端的中部设有凸缘,另一端的两侧设有凸起,两所述凸起形成凹槽,相邻两所述能量收集单元的所述凸缘与所述凹槽相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腰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及所述凸起上分别开设有相互贯通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通过滚花轴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腰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前石郑常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帝盾皮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