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马铃薯多样性种植控制玉米大、小斑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8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玉米与马铃薯多样性种植控制玉米大、小斑病的方法,保持玉米与马铃薯的栽培方式,玉米与玉米之间,马铃薯与马铃薯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按常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同一田块中,按不同行比进行马铃薯玉米间作,玉米种植2-4行,间作马铃薯2~4行。玉米与马铃薯之间的行距为30-60cm,马铃薯比玉米提前播种20-35天,玉米品种为株高超过1.5米的所有品种。(*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玉米病害的方法,其
属于植物保护学科。
技术介绍
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农业生产中,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就有品种混种和作物混种以达到更好的防病效果,获得更多产量的经验。例如,玉米与大豆混种、玉米与花生混种获得粮食的增产;四川、重庆、云南等地的部分农村,农户知道玉米与马铃薯混合间栽能防病。长期以来,这些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现象没有得到深入的系统研究,也没有最佳的种植模式,更没有揭示其内在机制,因而尚未在生产上得到普遍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的控制玉米大、小斑病的方法,以使玉米、马铃薯生产能够高产、优质、高效地顺利发展。该方法是在同一田块中保持玉米与马铃薯的栽培方式,玉米与玉米之间,马铃薯与马铃薯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按常规栽培方法,玉米与马铃薯按不同行比进行间作,玉米种植2-4行,间作马铃薯2~4行。玉米与马铃薯之间的行距为30-60cm,马铃薯比玉米提前播种20-35天,玉米品种为株高超过1.5米的所有品种。该方法能持续控制玉米大、小斑病,能够减轻病害危害、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品质、增产增收。玉米/马铃薯混种控制玉米大、小斑病的主要因子是由两种作物植株高差,形成了立体的植株群落,改变了农田微环境气候条件,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结果表明,混栽田间比净栽田间病害发生较晚,发生速度较慢。同时,对恢复保存和合理使用农作物品种资源,探索可持续农业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方法的应用增强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农作物的抗灾能力,大幅度地减少农药使用量,有着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和科学内涵。具体实施例方式选择连片田地,保持玉米与马铃薯的栽培方式,玉米与玉米之间,马铃薯与马铃薯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按常规栽培方法,玉米和马铃薯之间的行距为30-60cm,马铃薯比玉米提前播种20-35天,玉米品种为株高超过1.5米的所有品种。玉米与马铃薯采用不同行比间作其行比马铃薯可在2~4行间变化,间作2~4行玉米。玉米的行距为30~60cm,株距为30~50cm;马铃薯的行距为30~60cm,株距为30~50cm。实施例1、研究适宜玉米与马铃薯多样性种植控制主要病害作物组合,确定适宜农作物多样性的最佳种植模式。经过多点试验,已筛选出玉米4个品种与马铃薯3个品种的多样性种植组合。完成了5种多样性种植模式试验,A、2行玉米套2行马铃薯;B、2行玉米套4行马铃薯;C、3行玉米套3行马铃薯;D、4行玉米套2行马铃薯;E、4行玉米套4行马铃薯试验。F、净种玉米。结果表明,2行玉米套2行马铃薯的种植模式对玉米小斑病防效最好,4行玉米4行马铃薯的种植模式对玉米大斑病防效最好,其中2行玉米2行马铃薯的种植模式粮食产量最好。表一增产增收及病害情况 2、在昆明、曲靖、红河、文山等地进行了玉米与马铃薯的不同行比、不同品种对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效果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在昆明、曲靖、红河、文山等地进行了玉米与马铃薯的不同行比、不同品种的田间小气候研究包括叶片露珠、湿度、光照和温度。从田间小气候观测统计,按不同的种植比例随玉米行数的增加,内部荫蔽度的加大,湿度逐渐增加,采用多样性栽培之后,植株间温、湿、光照相对于净种玉米可以减少病害发生的条件。表二田间湿度、光照、露珠情况 3、进行了大面积玉米马铃薯优化种植控制主要病害试验示范在昆明、曲靖、保山、红河、玉溪等地区完成玉米与马铃薯多样性混栽试验示范116.2万亩,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玉米与马铃薯多样性混栽对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效果达到70%左右,亩增产粮食10%左右,减少农药使用量为50%以上,农民增收50-80元,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与马铃薯多样性种植控制玉米大、小斑病的方法,保持玉米与马铃薯的栽培方式,玉米与玉米之间,马铃薯与马铃薯之间的株距、行距和密度均按常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同一田块中,按不同行比进行马铃薯玉米间作,玉米种植2-4行,间作马铃薯2~4行。玉米与马铃薯之间的行距为30-60cm,马铃薯比玉米提前播种20-35天,玉米品种为株高超过1.5米的所有品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与马铃薯多样性种植控制玉米大、小斑病的方法,其特征是玉米与马铃薯的行比为玉米2行,马铃薯2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与马铃薯多样性种植控制玉米大、小斑病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有勇何霞红陈建斌范静华王云月杨静黄琼孙雁李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