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存彬专利>正文

一种青蛙诱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19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青蛙诱食器,包括振动发声装置,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光盘、套筒和振动器,套筒固定穿设在光盘的中心圆孔内,振动器固定设置在套筒内,振动器使光盘上的饲料跳动,便于青蛙识别与捕捉,光盘发出振动的声音,可诱导青蛙食用饲料,使青蛙更好的食用饲料,同时套筒使光盘离地面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了光盘与地面接触,套筒的端部在振动时起到支点的作用,有效保证了振动效果。在夜晚时,可通过遥控器打开照明灯的开关,照明灯用于夜晚对青蛙进行诱食,在夜晚灯光对昆虫具有趋光性,进一步的提高了诱食的效果,同时减少了饲料的投放,节约了饲料的投放成本,同时,光盘的表面可以反射照明灯的光,使光照范围更广,诱虫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青蛙诱食器
本技术涉及诱食领域,具体为一种青蛙诱食器。
技术介绍
蛙眼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分成五类,一类只对颜色起反应,另外四类只对运动目标的某个特征起反应,并能把分解出的特征信号输送到大脑视觉中枢——视顶盖。视顶盖上有四层神经细胞,第一层对运动目标的反差起反应;第二层能把目标的凸边抽取出来;第三层只看见目标的四周边缘;第四层则只管目标暗前缘的明暗变化。这四层特征就好像在四张透明纸上的画图,迭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图像。因此,青蛙只对运动状态的昆虫有识别能力,而对其他静止不动景物毫无反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业上正在逐步实现省时省力全智能的方向发展。现代青蛙养殖过程中,青蛙养殖通常是投喂活饵,养殖成本高,虽有推广饲料,但因青蛙只能识别运动状态下的景物,因此,投放饲料养殖青蛙存在不小的困难,且现有的青蛙诱食装置实用性能差,操作不太方便;例如申请号:CN201520472095.7,一种人工饲养青蛙的诱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正面铺有纱布,背面设有加强筋,该加强筋的两端与框架边相连,加强筋之间还设有固定方;所述密封圆筒通过细铁丝捆绑在固定方上,该密封圆筒内卡装有振动器,该振动器的两端设有与密封圆筒活动连接的端盖,振动器下部开有穿线孔,振动器上的导线穿过该穿线孔与电源连接。所述纱布为尼龙白纱布,所述密封圆筒为PVC密封圆筒;上述申请中虽然实现了诱食的目的,但存在诱食效果差,振动效果不明显,装置灵活性差,不易拆卸,夜晚适用性不强等缺点,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诱食效果好,装置简单易拆卸,便于操作,且适用于全天的新型诱食器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青蛙诱食器,包括振动发声装置,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光盘、套筒和振动器,套筒固定穿设在光盘的中心圆孔内,振动器固定设置在套筒内,振动器使光盘上的饲料跳动,便于青蛙识别与捕捉,光盘发出振动的声音,可诱导青蛙食用饲料,使青蛙更好的食用饲料,同时套筒使光盘离地面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了光盘与地面接触,套筒的端部在振动时起到支点的作用,有效保证了振动效果。在夜晚时,可通过遥控器打开照明灯的开关,照明灯用于夜晚对青蛙进行诱食,在夜晚灯光对昆虫具有趋光性,进一步的提高了诱食的效果,同时减少了饲料的投放,节约了饲料的投放成本,同时,光盘的表面可以反射照明灯的光,使光照范围更广,诱虫效果更好。振动器和照明灯与接收器均通过电源公母接头连接,使装置更加便于拆卸和安装,同时增加了各个装置的互换性,单个装置损坏时可替换新的,增加了诱食器的使用寿命,还设有遥控器,所述遥控器用于控制所述振动器的开启和关闭,且用于调节照明灯的光照大小,使诱食装置操作简单。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青蛙诱食器,包括振动发声装置,所述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光盘、套筒和振动器,所述套筒固定穿设在所述光盘的中心圆孔内,所述振动器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内。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器包括外壳、振动棒、外盖和防水圈,所述外壳上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设置有所述振动棒,所述外盖的一端固定有所述防水圈,所述外盖固定有防水圈的一端与所述外壳固定。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盒,所述防水盒上开设有小孔,所述防水盒内设置有电源和控制器,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上连接有充电导线,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连接导线a和连接导线b,所述充电导线、连接导线a和连接导线b穿设在所述小孔内,所述充电导线远离所述电源的一端通过电源公母接头连接有电源充电器,所述连接导线a远离所述控制器的一端通过电源公母接头与所述振动发声装置连接,所述连接导线b远离所述控制器的一端通过电源公母接头连接有照明灯。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包括前壳、后盖、LED照明灯和密封圈,所述前壳为圆柱形壳体,所述前壳两端分别为开口端和封闭端,所述封闭端的中心开设有灯孔,所述前壳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后盖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后盖远离所述外螺纹端开设有导线孔,所述后盖的外螺纹端固定有所述LED照明灯,所述LED照明灯上设置有所述密封圈,所述后盖和前壳通过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的配合连接在一起,所述LED照明灯穿过所述灯孔,所述灯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密封圈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遥控器设置有控制所述振动器开启和关闭的按钮,所述遥控器上还设置有调节照明灯的光照大小的按钮,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水盒内的四周和上下面均设置有吸水棉。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胶,所述小孔、灯孔均涂有所述防水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青蛙诱食器,包括振动发声装置,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光盘、套筒和振动器,套筒固定穿设在光盘的中心圆孔内,振动器固定设置在套筒内,振动器使光盘上的饲料跳动,便于青蛙识别与捕捉,光盘发出振动的声音,可诱导青蛙食用饲料,使青蛙更好的食用饲料,同时套筒使光盘离地面具有一定的距离,避免了光盘与地面接触,套筒的端部在振动时起到支点的作用,有效保证了振动效果。在夜晚时,可通过遥控器打开照明灯的开关,照明灯用于夜晚对青蛙进行诱食,在夜晚灯光对昆虫具有趋光性,进一步的提高了诱食的效果,同时减少了饲料的投放,节约了饲料的投放成本,同时,光盘的表面可以反射照明灯的光,使光照范围更广,诱虫效果更好。振动器、光盘、和照明灯与接收器均通过电源公母接头连接,使装置更加便于拆卸和安装,同时增加了各个装置的互换性,单个装置损坏时可更换新的装置,增加了诱食器的使用寿命,还设有遥控器,所述遥控器用于控制所述振动器的开启和关闭,且用于调节照明灯的光照大小,使诱食装置操作简单;振动器和照明灯均采用了防水结构,同时对有间隙的孔和导线连接处均涂上防水胶进行防水,使诱食器的整体结构都具有防水功能,使整体结构可以在多种环境下使用,同时也增加了诱食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青蛙诱食器中振动发声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青蛙诱食器中振动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青蛙诱食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青蛙诱食器照明灯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盘,2-振动器,3-套筒,4-防水盒,5-连接导线a,6-连接导线b,7-充电导线,8-照明灯,13-小孔,14-电源充电器,21-外壳,22-振动棒,23-外盖,24-防水圈,25-盲孔,81-前壳,82-后盖,83-LED照明灯,84-导线孔,85-灯孔,86-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青蛙诱食器,包括振动发声装置,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光盘1、套筒3和振动器2,套筒3固定穿设在光盘1的中心圆孔内,振动器2固定设置在套筒3内;振动器2包括外壳21、振动棒22、外盖23和防水圈24,外壳21上开设有盲孔25,盲孔25内设置有振动棒22,外盖23的一端固定有防水圈24,外盖23固定有防水圈24的一端与外壳21固定;现有技术都是采用活饵进行喂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青蛙诱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发声装置,所述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光盘(1)、套筒(3)和振动器(2),所述套筒(3)固定穿设在所述光盘(1)的中心圆孔内,所述振动器(2)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蛙诱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动发声装置,所述振动发声装置包括光盘(1)、套筒(3)和振动器(2),所述套筒(3)固定穿设在所述光盘(1)的中心圆孔内,所述振动器(2)固定设置在所述套筒(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蛙诱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2)包括外壳(21)、振动棒(22)、外盖(23)和防水圈(24),所述外壳(21)的一端开设有盲孔(25),所述盲孔(25)内设置有所述振动棒(22),所述外盖(23)的一端固定有所述防水圈(24),所述外盖(23)固定有防水圈(24)的一端与所述外壳(21)开设盲孔(25)的一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蛙诱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盒(4),所述防水盒(4)上开设有小孔(13),所述防水盒(4)内设置有电源和控制器,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上连接有充电导线(7),所述控制器上连接有连接导线a(5)和连接导线b(6),所述充电导线(7)、连接导线a(5)和连接导线b(6)穿设在所述小孔(13)内,所述充电导线(7)远离所述电源的一端通过电源公母接头连接有电源充电器(14),所述连接导线a(5)远离所述控制器的一端通过电源公母接头与所述振动发声装置连接,所述连接导线b(6)远离所述控制器的一端通过电源公母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存彬
申请(专利权)人:袁存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