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形网及利用其获取捕捞对象从拖网网目逃逸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812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袋形网,包括网身部分,所述网身部分为由四片相同大小的四边形网片缝合形成的圆筒形状;所述网身部分的前部连接一块三角形网片,所述三角形网片在所述四边形网片缝合后形成斜形网头部分;所述网身部分的后部设置有出鱼束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利用上述袋形网获取捕捞对象从拖网网目逃逸率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定量统计分析拖网各网目规格下捕捞对象的逃逸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袋形网及利用其获取捕捞对象从拖网网目逃逸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渔具网目逃逸率研究
,特别是涉及一种袋形网及利用其获取捕捞对象从拖网网目逃逸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拖网是我国海洋捕捞最主要的作业方式之一。随着拖网技术和渔具材料技术的研究发展,当代拖网的规模越来越大,网口的网目规格也随之大幅扩大。其中大型中层拖网的最大网目规格可达到20m以上,我国底层拖网的最大网目规格也可达10m以上。网口部分网目的大型化是现代拖网研究的主要表现。超大的网目尺寸,一方面可以有效扩大网具的扫海面积,提高拖网的捕捞效果。另一方面,拖网的规格超大,增加网具材料的使用量,起放网作业费时费力,增加了作业网具维修的难度,同时减少了有效作业时间。当前,对于特定的捕捞对象,使用多大的网口网目规格,缺乏科学的数据作为设计依据。实践中往往根据经验的方法来确定拖网网口的网目尺寸和其余网身各分段的网目尺寸。此外,当代海洋生物调查取样一般采用采样拖网,采样网具网口部位的网目也比较大。目标生物对象从采样网的大网目部分逃脱率的确定,对资源量评估具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对于拖网网囊网目的逃逸率(选择性)的获取方法,一般采用套网法,即在网囊的外面套一个比网囊外形规格略大、网目尺寸更小的外套网,统计分析囊网内和套网内渔获数据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不适合用于拖网前部的大网目部分。一般拖网网身的不同部位网目的尺寸不同,也不适用此方法。因此,亟需一种可定量统计分析捕捞对象从拖网网目穿过逃脱数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袋形网及利用其获取捕捞对象从拖网网目逃逸率的方法,能够定量统计分析拖网各网目规格下捕捞对象的逃逸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袋形网,包括网身部分,所述网身部分为由四片相同大小的四边形网片缝合形成的圆筒形状;所述网身部分的前部连接一块三角形网片,所述三角形网片在所述四边形网片缝合后形成斜形网头部分;所述网身部分的后部设置有出鱼束口。所述圆筒形状的网身部分在缝合处的每边绕一目作为网身加固纲。所述斜形网头部分的网口位置安装有网口纲索。所述斜形网头部分设置有连接角度调整网片,所述连接角度调整网片为长条状网片,用于减少所述袋形网对前半目的遮盖作用,并使所述袋形网与拖网网身之间形成最佳角度。所述网身部分的后四分一处斜向加装一片网片作为防倒回网,所述防倒回网与网身中水流方向呈45-50度角。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袋形网获取捕捞对象从拖网网目逃逸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袋形网安装在拖网网身;(2)捕捞完成后,计算捕捞对象从拖网网目规格逃逸率,具体为:假设拖网的网囊中捕捞对象的重量为Wc,拖网网身后起第一节的袋形网中的捕捞对象的重量为W1,该节网片的总网目数除以该节安装袋形网的网目数为N1,则拖网网身后一节的网片的网目逃逸率拖网网身后第n节的网片的网目逃逸率其中,Wn为拖网网身后第n节网片所安装袋形网中的捕捞对象的重量,Nn为拖网网身后第n节的总网目数除以该节安装袋形网的网目数,为拖网网身后第n节网片到网囊前的逃逸重量总和。所述步骤(1)中的袋形网安装于组成拖网网身不同规格网片的中央;如果拖网的某网身由不同网目规格组成,则需要不同规格的袋形网与之相配套,每组四个袋形网,分别安装于所述某网身的背、腹和二个侧面。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袋形网,通过水槽模型试验观察调整,优化设计结构,从而使袋形网安装于拖网的网目上时,能呈一定的角度展开,确保捕捞对象顺利穿过网目进入袋形网,减少袋形网对捕捞对象穿过影响。袋形网的结构简单巧妙,便于加工。通过统计袋形网内的捕捞对象的数据,获取拖网网目的逃逸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袋形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袋形网网片展开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袋形网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袋形网,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网身部分A,所述网身部分A为由四片相同大小的四边形网片10缝合形成的圆筒形状;所述网身部分A的前部连接一块三角形网片9,所述三角形网片9在所述四边形网片缝合后形成斜形网头部分B,其中,三角形网片9的边长等于安装位置拖网网目2a的长度,作业时能够与作业拖网网目结合;所述网身部分A的后部设置有出鱼束口3,以利倒出穿过拖网网目进入袋形网的捕捞对象进行统计。所述斜形网头部分B设置有连接角度调整网片8,所述连接角度调整网片8为长条状网片,用于减少所述袋形网对前半目的遮盖作用,并使所述袋形网与拖网网身之间形成最佳角度。所述网身部分A的后四分一处斜向加装一片网片作为防倒回网4,所述防倒回网4与网身中水流方向呈45-50度角。本实施方式的袋形网可通过水槽模型试验观察进行调整,从而使袋形网安装于拖网的网目上时,能呈一定的角度展开,确保捕捞对象顺利穿过网目进入袋形网,减少袋形网对捕捞对象穿过影响。下面以四片式中层拖网(网口网目尺寸为3m)为例,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1、袋形网网口规格的确定目标拖网网身从囊网前起,分别由网目尺寸为70mm,120mm,200mm,400mm,800mm,1000mm,1500mm和3000mm这八种规格组成。则为了简化,袋形网网口规格只需要设计为140mm,800mm,1000mm和3000mm这四种规格。其中140mm袋形网网口规格可兼用于70mm、120mm两种网口规格(袋形网网口规格不能小于安装位置拖网网目,但袋形网网口比安装位置的拖网网目可略大),800mm袋形网网口规格可兼用于网目尺寸为200mm,400mm、800mm的网目,3000mm网口规格可兼用于1500mm、3000mm网目。兼用时,袋形网可能安装于多目拖网网目。2、袋形网的具体制作以网口规格3000mm的袋形网为例,具体说明袋形网的制作方法:袋形网的材料选用牢固耐用的合成纤维材料即可,本例选择PE42tex3×5渔用网线所编织的网目规格为40mm(与囊网网目大小相同)的网衣。网身部分B由四片梯形网片10构成,其规格为上边40目(净拉紧长度为1500mm,多余作为绕边),下边20目,高度目数为75目,剪裁斜率7-1,相同的四片梯形网片缝合成一个圆筒形的网身部分B,每边绕一目,作为网身加固纲2。三角网片9的斜边的长为76目,1-1剪裁;底为152目,与网身部分B缝合。在袋形网的网口位置安装一根直径3mm的PE三股绳作为网口纲索1。袋形网的网头部位A设置有与网目连接角度调整网片8,其为宽3目(当袋形网与拖网结合时不同规格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形网,包括网身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身部分为由四片相同大小的四边形网片缝合形成的圆筒形状;所述网身部分的前部连接一块三角形网片,所述三角形网片在所述四边形网片缝合后形成斜形网头部分;所述网身部分的后部设置有出鱼束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形网,包括网身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身部分为由四片相同大小的四边形网片缝合形成的圆筒形状;所述网身部分的前部连接一块三角形网片,所述三角形网片在所述四边形网片缝合后形成斜形网头部分;所述网身部分的后部设置有出鱼束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形状的网身部分在缝合处的每边绕一目作为网身加固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形网头部分的网口位置安装有网口纲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形网头部分设置有连接角度调整网片,所述连接角度调整网片为长条状网片,用于减少所述袋形网对前半目的遮盖作用,并使所述袋形网与拖网网身之间形成最佳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形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网身部分的后四分一处斜向加装一片网片作为防倒回网,所述防倒回网与网身中水流方向呈45-50度角。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爱忠冯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