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5810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方法,应用在园林种植技术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挖掘种植穴;S2、在种植穴内放入灌水筒,灌水筒周壁内部为储水腔;S3、将绿化苗木移栽至种植穴位于灌水筒围成的空间内;S4、向种植穴内位于灌水筒内壁与苗木土球之间施入土壤进行回填;S5、将储水腔加满水,然后通过储水腔内的分层灌水装置由下至上依次将储水腔内的水灌入土壤中,可由下至上依次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灌水,灌水过程中夯实土壤,从而完成苗木的种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是:土壤由下至上接触到水分的量更均匀,从而土壤的沉降量更均匀,不易出现土壤因沉降不均匀而分层的情况,使得土壤更加夯实,保证苗木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国家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有所改善。而园林绿化等有利于美化城乡环境、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艺术也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主流。然而,在众多的园林园艺中,苗木种植技术以其独有的特点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给人们带来舒适的居住空间,给人以美的感觉,另外,现代的城市建设和美化离不开花草的点缀,大部分人都已厌倦了单调的钢筋水泥住宅地,他们更加向往绿色、天然、具有自然气息的居住场所。绿化苗木栽植到土壤中后,园林人员需要尽快对苗木进行灌水,以对苗木进行定根,提供苗木栽植后定根所需的大量水分,然而现有的灌水方式,是在苗木四周筑成一定高度的灌水土堰,往土堰内加水,水通过土壤渗透至苗木根部,由于水缓慢向下浸透土壤的过程会伴随着土壤的沉降,而对于上方的土壤接触水分的量要比下方的土壤接触水分的量要多,从而造成上方的土壤沉降量要比下方的土壤沉降量大,这会导致土壤因沉降不均匀而出现分层的情况,使得土壤夯实不均,从而会影响苗木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方法,其优点是:土壤由下至上接触到水分的量更加均匀,从而土壤的沉降量更加均匀,不易出现土壤因沉降不均匀而分层的情况,使得土壤更加夯实,保证苗木正常生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挖掘种植穴;S2、在种植穴内放入灌水筒,灌水筒周壁内部为储水腔;S3、将绿化苗木移栽至种植穴位于灌水筒围成的空间内;S4、向种植穴内位于灌水筒内壁与苗木土球之间施入土壤进行回填;S5、将储水腔加满水,然后通过储水腔内的分层灌水装置由下至上依次将储水腔内的水灌入土壤中,可由下至上依次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灌水,灌水过程中夯实土壤,从而完成苗木的种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苗木栽植在种植穴内后,操作者向储水腔内加满水,然后通过分层灌水装置由下至上依次将储水腔内的水灌入土壤中,在此过程中,土壤由下至上接触到水分的量更加均匀,从而土壤的沉降量更加均匀,能够有效避免土壤因沉降不均匀而导致分层的情况发生,从而使得土壤更加夯实,以保证苗木正常生长。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层灌溉装置包括设置在储水腔内的提水板,所述提水板沿储水腔的周缘设置,且所述提水板的两侧边分别与储水腔的两侧壁相配合,所述提水板将储水腔分隔成上腔和下腔,所述提水板上设置有向上延伸出灌水筒的提升杆,所述灌水筒的内壁上由下至上间隔开设有若干连通储水腔的放水口,且若干所述放水口均不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放水口内设置有用于封闭放水口的闸板,所述闸板通过沿竖向设置的转轴转动连接在放水口内,所述转轴的上端连接有与转轴同轴设置的转向杆,所述转向杆竖直向上贯穿灌水筒的顶壁。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层灌溉装置使用时,操作者首先将提水板下降至储水腔的底壁上,然后依次转动所有的转向杆,使得所有的闸板均处于关闭状态,以封闭住所有的放水口,然后将储水腔内加满水,接着通过提升杆缓慢的向上提升提水板,在此过程中,操作者由下至上依次打开各个闸板,从而储水腔内的水便可相继从各个放水口灌入不同深度的土壤中,以使得不同深度的土壤能够均匀的接触到水量,从而最大化的保证了土壤的沉降均匀,使得土壤更加夯实。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若干所述转向杆延伸出灌水筒顶壁的长度根据各个转向杆对应放水口的深度由深至浅而逐渐变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延伸出灌水筒顶壁最短的转向杆对应于深度最深的放水口,以此类推,延伸出灌水筒顶壁最长的转向杆则对应于深度最浅的放水口,这种结构的设置便于操作者辨识各个转向杆,将各个转向杆精确地对应上各个放水口,以便准确地依次由下至上打开各个放水口。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向杆延伸出灌水筒顶壁的部位上设置有与闸板相同的且与闸板方位也相同的参照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参照板与闸板的状态始终保持同步,从而操作者可通过观察参照板准确地知晓闸板是处于关闭的状态还是处于打开的状态,以便操作者精确地控制放水口的开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水板的两侧边上设置有分别与储水腔的两侧壁相抵触的第一密封圈,所述闸板的外周缘上设置有与放水口的内周壁相抵触的第二密封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密封圈对提水板侧边与储水腔的侧壁之间进行密封,以隔绝上腔与下腔,减少提水板将水向上抬升的过程中,上腔内的水流入下腔内的可能;设置的第二密封圈则用于对闸板与放水口内壁之间进行密封,以提高闸板对放水口的封闭效果。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水筒的内壁上沿周缘间隔开设有若干圈与若干放水口相对应的环槽,所述环槽与对应的放水口相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环槽起到引流的作用,能够将从放水口灌入的部分水源引流至土壤四周,从而使得更多的土壤接触到水分,提高对土壤的灌水均匀性,减小因靠近放水口处的土壤接触水分的量大于其它部位的土壤接触水分的量,而导致土壤沉降不均匀的可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水筒的内壁上沿周缘设置有将放水口和环槽罩设住的挡泥网,所述挡泥网分成两层包括外层网和内层网,所述外层网与内层网之间设置有透水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挡泥网用于挡住土壤,以减小土壤堵塞放水口与环槽而造成灌水不畅的可能;透水膜则对从放水口灌入的水起到暂存的作用,以减缓水灌入土壤的速度,使得水能够缓慢地浸入土壤内,从而提高对土壤的灌水均匀性,以及减小放水口处的土壤被水持续冲刷而形成镂空结构的可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升杆沿周缘间隔设置有多根,所述灌水筒的上方沿周缘设置有与多根提升杆相连接的稳定环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根提升杆以及稳定环杆的设置,便于将提水板稳定地向上提升,降低提水板卡在储水腔内的可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水腔贯通灌水筒开口端壁,所述灌水筒的开口端壁上沿周缘设置有将储水腔封闭住的过滤网,所述提升杆贯穿过滤网,所述灌水筒的开口端壁上位于储水腔的两侧沿周缘开设有与储水腔相连通的缺口,所述过滤网放置在两侧的缺口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储水腔贯通灌水筒开口端壁,以方便操作者拆装提水板以及方便向储水腔内加水;可拆卸固定的过滤网则用于挡住外部杂质,以免杂质进入储水腔内造成放水口堵塞。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灌水筒的上部延伸出种植穴,在所述灌水筒延伸出种植穴部分的外侧壁上沿周缘开设有连通储水腔的观察口,所述观察口内设置有用于封闭观察口的玻璃板,相邻两个所述放水口之间的竖向间距均相等,且所述观察口的宽度与相邻两个放水口之间的竖向间距相等,所述灌水筒的外壁上位于观察口的两侧沿周缘分别设置有满水警戒线和关闸警戒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向土壤内灌入水源时,操作者首先将提水板下降至储水腔的底壁上,然后依次转动所有的转向杆,使得所有的闸板均处于关闭状态,以封闭住所有的放水口,然后向储水腔内加水至满水警戒线,接着打开位于最深处的放水口,使得储水腔内水灌入土壤中,待水位下降至关闸警戒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挖掘种植穴;/nS2、在种植穴内放入灌水筒(1),灌水筒(1)周壁内部为储水腔(2);/nS3、将绿化苗木移栽至种植穴位于灌水筒(1)围成的空间内;/nS4、向种植穴内位于灌水筒(1)内壁与苗木土球之间施入土壤进行回填/nS5、将储水腔(2)加满水,然后通过储水腔(2)内的分层灌水装置(3)由下至上依次将储水腔(2)内的水灌入土壤中,可由下至上依次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灌水,灌水过程中夯实土壤,从而完成苗木的种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挖掘种植穴;
S2、在种植穴内放入灌水筒(1),灌水筒(1)周壁内部为储水腔(2);
S3、将绿化苗木移栽至种植穴位于灌水筒(1)围成的空间内;
S4、向种植穴内位于灌水筒(1)内壁与苗木土球之间施入土壤进行回填
S5、将储水腔(2)加满水,然后通过储水腔(2)内的分层灌水装置(3)由下至上依次将储水腔(2)内的水灌入土壤中,可由下至上依次对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灌水,灌水过程中夯实土壤,从而完成苗木的种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层灌水装置(3)包括设置在储水腔(2)内的提水板(31),所述提水板(31)沿储水腔(2)的周缘设置,且所述提水板(31)的两侧边分别与储水腔(2)的两侧壁相配合,所述提水板(31)将储水腔(2)分隔成上腔(21)和下腔(22),所述提水板(31)上设置有向上延伸出灌水筒(1)的提升杆(32),所述灌水筒(1)的内壁上由下至上间隔开设有若干连通储水腔(2)的放水口(33),且若干所述放水口(33)均不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放水口(33)内设置有用于封闭放水口(33)的闸板(34),所述闸板(34)通过沿竖向设置的转轴(35)转动连接在放水口(33)内,所述转轴(35)的上端连接有与转轴(35)同轴设置的转向杆(36),所述转向杆(36)竖直向上贯穿灌水筒(1)的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转向杆(36)延伸出灌水筒(1)顶壁的长度根据各个转向杆(36)对应放水口(33)的深度由深至浅而逐渐变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杆(36)延伸出灌水筒(1)顶壁的部位上设置有与闸板(34)相同的且与闸板(34)方位也相同的参照板(3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刚张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进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南京久大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江苏久智环境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