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土壤条件下红花大金元易感病害的施药防控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091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酸性土壤条件下红花大金元易感病害的施药防控法,属于烟草栽植技术领域。所述施药防控法包括:在整地备耕阶段用生石灰改良土壤,在同步防控时,将防控黑胫病及立枯病药剂与防控根结线虫病药剂在不同生育期同步施入大田。在摆盘期至团棵期进行镰刀菌枯萎病的专项防控。在交替防控时,从旺长期开始交替将防控赤星病药剂或防控野火病药剂施入大田,每次施药的时间间隔为7‑10天。依据防控风险程度,在同步防控、专项防控与交替防控时调整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依据病害发生种类,在烟株的全生育期调整防控药剂的种类与施用方式。所述施药防控法能对红花大金元栽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易感病害进行精准防控,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性土壤条件下红花大金元易感病害的施药防控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烟草栽植
,具体涉及一种红花大金元易感病害的施药防控法。
技术介绍
红花大金元是全国闻名的优质烟叶,是清甜香的典型代表,更是全国驰名商标“云烟”不可或缺的原料。然而,红花大金元品种也是一个出了名的“难栽、难烤”的烤烟品种,其中,难栽的原因之一是“易感病害的防控”相当困难。由于红花大金元品种的抗性较差,易感染黑胫病(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烟草根腐病(Thielaviopsisbasicola)、立枯病(RhizoctoniasolaniKühn)、镰刀菌枯萎病(Fusariumaxysporum)、烟草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spp.)、赤星病(Alternariaalternata)、烟草野火病(Pseudomonassyringaepv.Tacaci)和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等多种病害。前期病害的潜育期长短不一,发病高峰存在交叠,且黑胫病、野火病等病害的发生还可能由于雨水的影响,出现多次发生小高峰,使急性型病害扩展迅速,防治十分困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依据红花大金元品种各类病害的发生特点,研发一种切实可行的施药防控法,对该品种易感病害进行精准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解决该品种难栽问题,突破“统防统治”技术瓶颈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酸性土壤条件下红花大金元易感病害的施药防控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酸性土壤条件下红花大金元易感病害的施药防控法是依据防控风险程度与病害发生种类,在整地备耕阶段改良土壤,在大田不同生育期采取动态的同步防控、专项防控与交替防控施药方案,具体包括:A、整地备耕阶段改良土壤:在植烟土壤碎垡前0-3天,将生石灰按照1500-4500kg/hm2的用量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再进行碎垡和理墒,使土壤pH值<6.5;B、同步防控:将防控黑胫病及立枯病药剂与防控根结线虫病药剂在不同生育期同步施入大田,可供选择的施药时期及相应的施药方式为以下a、b、c、d方案中的任两种或几种;a方案为移栽期施入,采用拌塘穴施或喷塘施入中的任一种或两种;b方案为掏苗期施入,采用灌根施入或喷淋施入中的任一种或两种;c方案为揭膜培土期施入,采用灌根施入或叶面喷施中的任一种或两种;d方案为团棵期施入,采用灌根施入或叶面喷施中的任一种或两种;C、专项防控:在摆盘期至团棵期,将防控镰刀菌枯萎病的药剂灌根施入或喷淋茎秆基部施入;D、交替防控:从旺长期开始,交替将防控赤星病药剂或防控野火病药剂于叶面喷施,每次施药的时间间隔为7-10天;E、动态调整防控:依据防控风险程度,在同步防控、专项防控与交替防控时调整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依据病害发生种类,在烟株的全生育期调整防控药剂的种类与施用方式。所述同步防控,在每次施药时,防控黑胫病及立枯病药剂与防控根结线虫病药剂可以混匀后施用,也可以在烟塘或烟株的不同区域分别施用。所述依据防控风险程度,在同步防控时调整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其中根结线虫病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可为2-3次,黑胫病及立枯病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可为2-4次;在专项防控时镰刀菌枯萎病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可为2-3次;在交替防控时调整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是在旺长期、现蕾初期、中心花开放期、脚叶采收期或下二棚采收期中的至少两期,交替施用防控赤星病与防控野火病的药剂。所述依据病害发生种类,在烟株的全生育期调整防控药剂的种类与施用方式,是指增加青枯病的防控方案,可供选择的施药时期及相应的施药方式为以下a、b方案中的任一种或两种;a方案为整地理墒时施入,采用生石灰撒施;b方案为移栽期至团棵期施入,采用叶面喷施、灌根施入或喷淋茎杆基部施入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具体而言,所述整地理墒时采用生石灰撒施,生石灰的用量为1500-4500kg/hm2。所述移栽期至团棵期于叶面喷施是将硅酸钠按照1-1.5k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400倍液分2-3次于叶面喷施;所述移栽期至团棵期灌根施入或喷淋茎杆基部施入是将有效活菌数≥10亿个/g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按照5-10k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300倍液、有效活菌数≥5亿个/ml的多粘类芽孢杆菌按照5-10k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300倍液或40%噻唑锌悬浮剂按照300-450mL/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500-800倍液中的任一种灌根施入或喷淋茎秆基部施入。所述青枯病的防控方案中,在移栽期至团棵期进行防控时,优选将硅酸钠按照1-1.5k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400倍液分2-3次于叶面喷施;同时选用有效活菌数≥10亿个/g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按照5-10k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300倍液、有效活菌数≥5亿个/ml的多粘类芽孢杆菌按照5-10k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300倍液或40%噻唑锌悬浮剂按照300-450mL/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500-800倍液中的任一种灌根施入或喷淋茎秆基部施入。所述防控黑胫病及立枯病药剂,于移栽期施入时,为70-90%对二甲基氨基苯重氮磺酸钠按照13.5-22.5kg/hm2的用量与细砂或细土按体积比1:10混匀后拌塘穴施,或者20%噁霉•稻瘟灵微乳剂按照600-1200mL/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0-4000倍液、有效活菌数≥1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按照1875-3000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1000-1500倍液、51%霜霉•乙酸铜可溶液剂按照700-800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1500-2000倍液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拌塘穴施和/或喷塘施入。具体而言,施用对二甲胺基苯重氮磺酸钠时,为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对二甲胺基苯重氮磺酸钠)按照15-22.5kg/hm2的用量与细砂或细土按体积比1:10混匀后拌塘穴施或9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成分同前)按照15-18kg/hm2的用量与细砂或细土按体积比1:10混匀后拌塘穴施中的任一种。于掏苗期施入时,为20%噁霉•稻瘟灵微乳剂按照600-1200mL/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0-4000倍液、722g/L霜霉威水剂按照600-1200mL/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0-4000倍液、51%霜霉•乙酸铜可溶液剂按照700-800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800-1200倍液或25%甲霜•霜霉威可溶性粉剂按照1200-1800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600-800倍液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灌根施入和/或喷淋施入。于揭膜培土期和/或团棵期施入时,为8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按照500-700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1200-1300倍液于叶面喷施。所述防控根结线虫病药剂,于移栽期施入时,为1-3%阿维菌素颗粒剂按照15000-30000g/hm2的用量与细砂或细土按体积比1:9混匀后拌塘穴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酸性土壤条件下红花大金元易感病害的施药防控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防控法依据防控风险程度与病害发生种类,在整地备耕阶段改良土壤,在大田不同生育期采取动态的同步防控、专项防控与交替防控施药方案,具体包括:/nA、整地备耕阶段改良土壤:在植烟土壤碎垡前0-3天,将生石灰按照1500-4500kg/h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性土壤条件下红花大金元易感病害的施药防控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防控法依据防控风险程度与病害发生种类,在整地备耕阶段改良土壤,在大田不同生育期采取动态的同步防控、专项防控与交替防控施药方案,具体包括:
A、整地备耕阶段改良土壤:在植烟土壤碎垡前0-3天,将生石灰按照1500-4500kg/hm2的用量均匀撒施在土壤表层,再进行碎垡和理墒,使土壤pH值<6.5;
B、同步防控:将防控黑胫病及立枯病药剂与防控根结线虫病药剂在不同生育期同步施入大田,可供选择的施药时期及相应的施药方式为以下a、b、c、d方案中的任两种或几种;
a方案为移栽期施入,采用拌塘穴施或喷塘施入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b方案为掏苗期施入,采用灌根施入或喷淋施入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c方案为揭膜培土期施入,采用灌根施入或叶面喷施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d方案为团棵期施入,采用灌根施入或叶面喷施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C、专项防控:在摆盘期至团棵期,将防控镰刀菌枯萎病的药剂灌根施入或喷淋茎秆基部施入;
D、交替防控:从旺长期开始,交替将防控赤星病药剂或防控野火病药剂于叶面喷施,每次施药的时间间隔为7-10天;
E、动态调整防控:依据防控风险程度,在同步防控、专项防控与交替防控时调整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依据病害发生种类,在烟株的全生育期调整防控药剂的种类与施用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药防控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防控风险程度,在同步防控时调整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其中根结线虫病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可为2-3次,黑胫病及立枯病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可为2-4次;在专项防控时镰刀菌枯萎病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可为2-3次;在交替防控时调整防控药剂的施用次数,是在旺长期、现蕾初期、中心花开放期、脚叶采收期或下二棚采收期中的至少两期,交替施用防控赤星病与防控野火病的药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药防控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病害发生种类,在烟株的全生育期调整防控药剂的种类与施用方式,是指增加青枯病的防控方案,可供选择的施药时期及相应的施药方式为以下a、b方案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a方案为整地理墒时施入,采用生石灰撒施;
b方案为移栽期至团棵期施入,采用叶面喷施、灌根施入或喷淋茎杆基部施入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药防控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地理墒时采用生石灰撒施,生石灰的用量为1500-4500kg/hm2;
所述移栽期至团棵期于叶面喷施是将硅酸钠按照1-1.5k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400倍液分2-3次于叶面喷施;
所述移栽期至团棵期灌根施入或喷淋茎杆基部施入是将有效活菌数≥10亿个/g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按照5-10k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300倍液、有效活菌数≥5亿个/ml的多粘类芽孢杆菌按照5-10k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300倍液或40%噻唑锌悬浮剂按照300-450mL/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500-800倍液中的任一种灌根施入或喷淋茎秆基部施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施药防控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控黑胫病及立枯病药剂,于移栽期施入时,为70-90%对二甲胺基苯重氮磺酸钠按照13.5-22.5kg/hm2的用量与细砂或细土按体积比1:10混匀后拌塘穴施,或者20%噁霉•稻瘟灵微乳剂按照600-1200mL/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2000-4000倍液、有效活菌数≥1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按照1875-3000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1000-1500倍液、51%霜霉•乙酸铜可溶液剂按照700-800g/hm2的用量加水稀释成1500-2000倍液中的任一种或几种拌塘穴施和/或喷塘施入;
于掏苗期施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兴阳刘海李杰陈雅琼谢永辉詹莜国王保兴高锐徐济仓端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烟草公司昆明市公司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