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培养装置及其收集根际土壤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08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培养装置,涉及植物培养设备技术领域,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盒体、隔根网和若干个取样插片,盒体包括装填区,装填区内有卡接结构,隔根网将装填区分隔为根室和非根室,隔根网上设置有若干个微孔,若干个取样插片均设置在非根室内,若干取样插片上均设置有一取样孔,若干个取样插片之间均为面贴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如上的植物培养装置的收集方法,先安装隔根网和取样插片,然后装土、施肥、灌溉和种植植物,取样时将隔根网、取样插片和封堵插片一同从装填区内取出,然后对取样孔内的土壤进行分层取样,能够实现根际土壤的精准取样,减少试验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物培养装置及其收集根际土壤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培养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及其收集根际土壤方法。
技术介绍
根际是指植物根系周围受根系生长活动影响的土壤区域,一般是距根系表面几毫米的微区,是根系与外界土壤进行营养物质交换与传递的必经场所;大量的研究表明,受根毛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根际范围内微生物数量增多,其活动显著增强,使根际土壤的理化和生物特性明显区别于非根际土壤,形成独特的土壤微生态;根际微生态一直是土壤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土壤污染物对植物根际区域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对预测污染物的环境归趋有重要意义。分离和收集根际土壤的传统方法主要有抖根法和根袋法,这两种方法的重现性不佳,既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如操作力度影响,也易受到外界因素如植物种类、土壤类型、田间湿度等因素影响,且极易导致根毛残留或混入非根际土壤,无法精确采集根际土壤,导致取样结果无法反映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的真实差异,为了研究或获取距离根系表面不同距离根际区域的土壤,人们设计了方形或圆形根箱培养装置,然而这些装置的隔根网缺乏固定,在进行干湿交替培养或取样过程中,容易产生位移,造成非根际土壤混入根际土壤区,试验误差较大;此外,一些培养装置的底部往往密闭,使使用者无法根据培养装置内部的水位高低,而合理进行灌、排水操作,当装置水位过高或排水不畅时,易导致培养的植物烂根死亡,使试验被迫终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及其收集根际土壤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根际土壤的精准取样,减少试验误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包括盒体、隔根网和若干个取样插片,所述盒体上端开口,所述盒体包括装填区,所述装填区内壁面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隔根网和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均设置在所述隔根网卡接结构内,若干所述取样插片均能从所述卡接结构内抽出,所述隔根网将所述装填区分隔为根室和非根室,所述隔根网上设置有若干个微孔,所述隔根网用于防止所述根室内的植物根系进入所述非根室,且不影响所述根室内的植物根系与所述非根室内土壤进行营养传递与交换,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均设置在所述非根室内,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上均设置有一取样孔,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之间均为面贴合,相邻所述取样孔之间连通,最靠近所述隔根网的所述取样插片与所述隔根网面贴合。优选的,还包括封堵插片,所述封堵插片设置在所述卡接结构内,且位于所述非根室内,所述封堵插片能够从所述卡接结构内抽出,所述封堵插片与距离所述隔根网最远的所述取样插片面贴合。优选的,所述盒体还包括水位观测区,所述水位观测区与所述装填区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有透水结构,所述透水结构用于连通所述装填区和所述水位观测区,所述水位观测区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装填区等高度的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区域上设置有水位刻度线。优选的,所述水位观测区包括滤水区和刻度区,所述滤水区设置在所述装填区的下部,所述透明区域在所述刻度区的外壁上,所述分隔板包括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所述滤水区与所述装填区之间设置有水平隔板,所述滤水区和所述装填区与所述刻度区之间设置有所述竖直隔板,所述水平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竖直隔板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透水结构位于所述水平隔板上,所述透水结构用于连通所述装填区和所述滤水区,所述透水结构能够防止所述装填区的大颗粒土壤进入所述滤水区,所述水平隔板与所述滤水区底面之间的所述竖直隔板上设置有若干通水孔,若干所述通水孔用于连通所述滤水区和所述刻度区,所述滤水区用于填充石英砂。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隔根网卡槽和若干对相对设置的插片卡槽,所述隔根网卡装在相对设置的所述隔根网卡槽内,一对相对设置的所述插片卡槽卡装一个所述取样插片或一个所述封堵插片。优选的,所述水平隔板包括支撑板和筛网,所述筛网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方,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透水孔,若干所述透水孔和所述筛网形成所述透水结构,所述刻度区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阀门。优选的,所述取样插片和所述封堵插片为环氧树脂纤维板,所述隔根网的网孔直径为20~50um。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如上所述的植物培养装置的收集根际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所述装填区的所述卡接结构内分别安装所述隔根网和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然后向所述根室和所述非根室内填充土壤,并确保所述取样孔内均充满土壤;S2、在所述装填区内灌水、施肥,并在所述根室内种植实验植物;S3、待到所述实验植物成熟后,将所述隔根网、所述取样插片和所述取样插片内的土壤一同从所述装填区内取出;S4、逐层分离各所述取样孔内的土壤。优选的,所述盒体还包括水位观测区,所述水位观测区与所述装填区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有透水结构,所述水位观测区包括滤水区和刻度区,所述滤水区设置在所述装填区的下部,透明区域在所述刻度区的外壁上,所述分隔板包括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所述滤水区与所述装填区之间设置有水平隔板,所述滤水区和所述装填区与所述刻度区之间设置有所述竖直隔板,所述水平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竖直隔板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透水结构位于所述水平隔板上,所述透水结构用于连通所述装填区和所述滤水区,所述透水结构能够防止所述装填区的大颗粒土壤进入所述滤水区,所述水平隔板与所述滤水区底面之间的所述竖直隔板上设置有若干通水孔,若干所述通水孔用于连通所述滤水区和所述刻度区,所述滤水区内充满石英砂,且所述石英砂的颗粒直径为1~3mm。优选的,所述根室和所述非根室内填充的土壤需要研磨过筛,所述筛子的孔径为1~3mm,且所述土壤向所述根室和所述非根室内填装时,需要分层填装并保持所述根室内土壤高度和所述非根室内土壤高度相同。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及其收集根际土壤的方法,采用在根室与非根室之间设置隔根网,能够防止根室内植物的根系进入非根室;还采用多个取样插片,取样插片之间面接触,最靠近隔根网的取样插片与隔根网面接触,取样插片上均设置有取样孔,取样孔内充满土壤,在植物生长期间,植物根系通过隔根网与取样孔内土壤进行营养物质传递与交换,从而使取样孔内的土壤形成根际土壤;在进行根际土壤取样时,将隔根网、多个取样插片和取样孔内的土壤一同从装填区内取出,最后将各个取样插片上取样孔的土壤依次进行分层分离,从而实现了根际土壤的精准取样,减少了试验误差。进一步的,在实验人员在将隔根网和取样插片从装填区内取出前插入封堵插片,封堵插片对距离隔根网最远的取样插片上的取样孔进行封堵,从而能够防止取样孔内的土壤发生位移或从取样孔内滑出,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根际土壤取样的精准度。进一步的,水位观测区的设置,方便直接观察植物的灌溉情况,防止水位过高,避免植物出现泡根、烂根现象的发生。进一步的,滤水区用于填充石英砂,能够对装填区进入刻度区的水进行过滤,使水清澈,便于观测水位,防止细微泥土颗粒粘在水位刻度线处。进一步的,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隔根网和若干个取样插片,所述盒体上端开口,所述盒体包括装填区,所述装填区内壁面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隔根网和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均设置在所述隔根网卡接结构内,若干所述取样插片均能从所述卡接结构内抽出,所述隔根网将所述装填区分隔为根室和非根室,所述隔根网上设置有若干个微孔,所述隔根网用于防止所述根室内的植物根系进入所述非根室,且不影响所述根室内的植物根系与所述非根室内土壤进行营养传递与交换,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均设置在所述非根室内,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上均设置有一取样孔,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之间均为面贴合,相邻所述取样孔之间连通,最靠近所述隔根网的所述取样插片与所述隔根网面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隔根网和若干个取样插片,所述盒体上端开口,所述盒体包括装填区,所述装填区内壁面上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隔根网和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均设置在所述隔根网卡接结构内,若干所述取样插片均能从所述卡接结构内抽出,所述隔根网将所述装填区分隔为根室和非根室,所述隔根网上设置有若干个微孔,所述隔根网用于防止所述根室内的植物根系进入所述非根室,且不影响所述根室内的植物根系与所述非根室内土壤进行营养传递与交换,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均设置在所述非根室内,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上均设置有一取样孔,若干个所述取样插片之间均为面贴合,相邻所述取样孔之间连通,最靠近所述隔根网的所述取样插片与所述隔根网面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插片,所述封堵插片设置在所述卡接结构内,且位于所述非根室内,所述封堵插片能够从所述卡接结构内抽出,所述封堵插片与距离所述隔根网最远的所述取样插片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还包括水位观测区,所述水位观测区与所述装填区之间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有透水结构,所述透水结构用于连通所述装填区和所述水位观测区,所述水位观测区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装填区等高度的透明区域,所述透明区域上设置有水位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位观测区包括滤水区和刻度区,所述滤水区设置在所述装填区的下部,所述透明区域在所述刻度区的外壁上,所述分隔板包括水平隔板和竖直隔板,所述滤水区与所述装填区之间设置有水平隔板,所述滤水区和所述装填区与所述刻度区之间设置有所述竖直隔板,所述水平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竖直隔板的中下部固定连接,所述透水结构位于所述水平隔板上,所述透水结构用于连通所述装填区和所述滤水区,所述透水结构能够防止所述装填区的大颗粒土壤进入所述滤水区,所述水平隔板与所述滤水区底面之间的所述竖直隔板上设置有若干通水孔,若干所述通水孔用于连通所述滤水区和所述刻度区,所述滤水区用于填充石英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一对相对设置的隔根网卡槽和若干对相对设置的插片卡槽,所述隔根网卡装在相对设置的所述隔根网卡槽内,一对相对设置的所述插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贤瑾刘秀梅刘益仁黄杨吕真真冀建华侯红乾亓立莹冯兆滨王子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