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释肥的开沟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08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释肥的开沟施肥装置,涉及果园行间施肥设备技术领域。所述装置的基座平台上活动铰接有牵引架,牵引架连接有驱动装置;基座平台一侧设置设置有开沟刀,另一侧设置有覆土装置;基座平台上靠近覆土装置的位置开设有肥料出料口,肥料出料口上固定有肥料箱;肥料箱由储料斗、下料通道、引导板和调节轮构成,储料斗与下料通道连通,下料通道底部内侧壁上铰接有引导板,调节轮由转轴与限位板构成,限位板沿转轴径向均匀分布,限位板沿转轴径向的高度逐渐增大;转轴两端连接在下料通道内侧壁上,引导板自由端顶压在限位板上。通过调整限位板的高度,调节引导板与出料通道间的间隙大小,根据肥料颗粒大小或者撒肥浓度调整出料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释肥的开沟施肥装置
本技术涉及果园行间施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控释肥的开沟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控释肥料,是缓释肥料的高级形式,主要通过包膜、包裹、添加抑制剂等方式来控制养分的分解,延迟释放时间,达到安全、长效、高效等目的,大大提高肥料养分的利用率,促进增产,是现代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适合机械化生产特别是满足种肥同播的需要等。控释肥料根据其包装材料不同,有颗粒状的、袋装的甚至还有桶装的。在桃树种植过程中颗粒状与袋装的使用较多。专利CN203136502U中公开了一种微型果业穴播开沟施肥覆土机,其通过输肥管将肥料送至开沟刀后补的下肥孔中进行施肥操作,施肥结构复杂,肥料需经过很长的管道才能撒入土里,存在余料残留在管道的风险,影响下次施肥;且管道大小经选定后难以调整,无法满足控释肥多种包装状态下的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释肥的开沟施肥装置,解决现有施肥装置无法根据肥料颗粒大小调节出料通道大小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控释肥的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平台、开沟刀、覆土装置和肥料箱,所述基座平台上活动铰接有牵引架,牵引架连接有驱动装置;基座平台一侧设置有开沟刀,另一侧设置有覆土装置;基座平台上靠近覆土装置的位置开设有肥料出料口,肥料出料口上固定有肥料箱;所述肥料箱由储料斗、下料通道、引导板和调节轮构成,储料斗与下料通道连通,下料通道底部内侧壁上铰接有引导板,调节轮由转轴与限位板构成,限位板沿转轴径向均匀分布,限位板沿转轴径向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转轴两端连接在下料通道内侧壁上,引导板自由端顶压在限位板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调节轮一端连接有手轮,手轮设置于下料通道外侧。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肥料出料口上倾斜设置有引流板,引流板表面向下凹形成引流槽,引流槽沿着肥料出料方向宽度逐渐减小。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覆土装置由活动轴、刮土板和调节轴构成,活动轴设置于刮土板一端且连接在基座平台上,刮土板顶部固定有调节轴,调节轴活动连接在基座平台上。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基座平台向外延伸有支撑架,调节轴上沿轴向均匀分布有定位孔,调节轴穿过支撑架上开设的通孔,调节轴通过插在定位孔中的插销与支撑架固定。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位于支撑架下方的调节轴上套接有压缩弹簧,插销固定在压缩弹簧底部的定位孔内。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牵引架与拖拉机头或者微耕机机头等驱动装置连接,将肥料放置于肥料箱内。在驱动装置带动下,位于施肥装置前方的开沟刀进行开沟,肥料从引导板下流出,掉落在引流板上,顺着引流槽掉落在开好的沟里,后方的刮土板将土覆上,将控释肥埋在土里,便于养分慢慢释放。根据颗粒大小或者需要的撒肥浓度,调整调节轮,当颗粒大或者为袋装时,用高度低的限位板,此时引导板与下料通道中的间隙更大;当颗粒小或者撒肥浓度要求低时,用高度高的限位板,此时引导板与下料通道的间隙更小。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出料通道间隙的调整,方便施肥。当需要调节开沟刀或者覆土装置的高度时,将插销取出,将调节轴位置调好后再插入插销,可以调节开沟深度、覆土厚度等。为减少装置运动中震动对开沟刀和覆土装置的影响,设置有压缩弹簧,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控释肥的开沟施肥装置,通过调整限位板的高度,调节引导板与出料通道间的间隙大小,实现根据肥料颗粒大小或者撒肥浓度进行出料间隙的调整。为方便调整,还在下料通道外加设有调节用的手轮。为方便肥料准确掉入开好的沟内,在出料口设置有引流板。为了方便调节刮土板的高度,在其上设置有调节轴,通过调节轴上下位置的调整,可调节覆土装置的高度和角度。同时为了减震,在调节轴上设置有压缩弹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开沟施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基座平台与肥料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基座平台与覆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平台,2-开沟刀,3-覆土装置,4-肥料箱,5-压缩弹簧,11-牵引架,12-肥料出料口,13-引流板,14-引流槽,15-支撑架,31-活动轴,32-刮土板,33-调节轴,331-定位孔,41-储料斗,42-下料通道,43-引导板,44-调节轮,441-转轴,442-限位板,443-手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图1示出了一种控释肥的开沟施肥装置,包括基座平台1、开沟刀2、覆土装置3和肥料箱4,所述基座平台1上活动铰接有牵引架11,牵引架11连接有驱动装置;基座平台1一侧设置有开沟刀2,另一侧设置有覆土装置3;基座平台1上靠近覆土装置3的位置开设有肥料出料口12,肥料出料口12上固定有肥料箱4。如图2所示,所述肥料箱4由储料斗41、下料通道42、引导板43和调节轮44构成,储料斗41与下料通道42连通,下料通道42底部内侧壁上铰接有引导板43,调节轮44由转轴441与限位板442构成,限位板442沿转轴441径向均匀分布,限位板442沿转轴441径向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转轴441两端连接在下料通道42内侧壁上,引导板43自由端顶压在限位板442上。所述调节轮44一端连接有手轮443,手轮443设置于下料通道42外侧。使用时将牵引架11与拖拉机头或者微耕机机头等驱动装置连接,将肥料放置于肥料箱4内。在驱动装置带动下,位于施肥装置前方的开沟刀2进行开沟,肥料从引导板43下流出,掉落在开好的沟里,后方的覆土装置3将土覆上,将控释肥埋在土里,便于养分慢慢释放。根据颗粒大小或者需要的撒肥浓度,调整调节轮44,调整出料间隙大小。当颗粒大或者为袋装时,用高度低的限位板442,此时引导板43与下料通道42中的间隙更大;当颗粒小或者撒肥浓度要求低时,用高度高的限位板442,此时引导板43与下料通道42间的间隙更小。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进行出料通道间隙的调整,方便施肥。同时为了方便调节,在转轴441一端设置有便于调节的手轮443,手轮443在肥料箱4外侧,通过调节手轮443就能达到调节出料间隙的目的,简单方便快捷。实施例2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肥料出料口12上倾斜设置有引流板13,引流板13表面向下凹形成引流槽14,引流槽14沿着肥料出料方向宽度逐渐减小。肥料从引导板43上落入引流板13的引流槽14内,且引导板43与引流板13的倾斜方向相反,有效地对肥料颗粒进行缓冲,确保肥料颗粒准确进入开好的沟内。实施例3为进一步优化实施例1中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覆土装置3由活动轴31、刮土板32和调节轴33构成,活动轴31设置于刮土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释肥的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平台(1)、开沟刀(2)、覆土装置(3)和肥料箱(4),所述基座平台(1)上活动铰接有牵引架(11),牵引架(11)连接有驱动装置;基座平台(1)一侧设置有开沟刀(2),另一侧设置有覆土装置(3);基座平台(1)上靠近覆土装置(3)的位置开设有肥料出料口(12),肥料出料口(12)上固定有肥料箱(4);/n所述肥料箱(4)由储料斗(41)、下料通道(42)、引导板(43)和调节轮(44)构成,储料斗(41)与下料通道(42)连通,下料通道(42)底部内侧壁上铰接有引导板(43),调节轮(44)由转轴(441)与限位板(442)构成,限位板(442)沿转轴(441)径向均匀分布,限位板(442)沿转轴(441)径向的高度逐渐增大;/n所述转轴(441)两端连接在下料通道(42)内侧壁上,引导板(43)自由端顶压在限位板(44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释肥的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平台(1)、开沟刀(2)、覆土装置(3)和肥料箱(4),所述基座平台(1)上活动铰接有牵引架(11),牵引架(11)连接有驱动装置;基座平台(1)一侧设置有开沟刀(2),另一侧设置有覆土装置(3);基座平台(1)上靠近覆土装置(3)的位置开设有肥料出料口(12),肥料出料口(12)上固定有肥料箱(4);
所述肥料箱(4)由储料斗(41)、下料通道(42)、引导板(43)和调节轮(44)构成,储料斗(41)与下料通道(42)连通,下料通道(42)底部内侧壁上铰接有引导板(43),调节轮(44)由转轴(441)与限位板(442)构成,限位板(442)沿转轴(441)径向均匀分布,限位板(442)沿转轴(441)径向的高度逐渐增大;
所述转轴(441)两端连接在下料通道(42)内侧壁上,引导板(43)自由端顶压在限位板(44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释肥的开沟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轮(44)一端连接有手轮(443),手轮(443)设置于下料通道(42)外侧。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光业左志李建冲王建华陶映李斌东张幸美孙兴成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正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