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园肥水沟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80752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1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肥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果园肥水沟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肥水供给单元,还包括肥水下渗单元及覆盖在肥水下渗单元上的盖板,肥水下渗单元借助肥水输送单元与肥水供给单元连通,盖板与肥水下渗单元形成密封空间,肥水下渗单元与气体处理单元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量排泄物难以处理造成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挥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园肥水沟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水处理装置
,具体的,涉及一种果园肥水沟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国力日益强盛,各类产业告诉发展,经济增长,带来了城市扩大化,乡村城镇化,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人类排泄物及畜牧业产生的排泄物的处理问题,由于人口、畜牧业的增长,积累的粪便难以处理,同时积累的粪便会出现氨挥发的情况,氨中含有大量氮元素,在大气中电离出阳离子,而工业中产生的是阴离子,大气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结合后会形成悬浮颗粒,从而形成雾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及人类生产生活。现有技术中,对于产生的排泄物处理还没有特别高效的方法,多采用沼气池原料、干肥料还田等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依然还存在氨挥发的情况,推广应用效果也比较局限,肥料消耗量比较小,对于肥料氨及硫化氢挥发引起的雾霾问题难以解决,基于以上问题,亟需一种能够高效生态处理肥料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果园肥水沟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量排泄物难以处理造成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挥发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果园肥水沟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肥水供给单元(1),还包括肥水下渗单元(2)及覆盖在所述肥水下渗单元(2)上的盖板(3),所述肥水下渗单元(2)借助肥水输送单元(4)与所述肥水供给单元(1)连通,所述盖板(3)与所述肥水下渗单元(2)形成密封空间,所述肥水下渗单元(2)与气体处理单元(5)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园肥水沟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肥水供给单元(1),还包括肥水下渗单元(2)及覆盖在所述肥水下渗单元(2)上的盖板(3),所述肥水下渗单元(2)借助肥水输送单元(4)与所述肥水供给单元(1)连通,所述盖板(3)与所述肥水下渗单元(2)形成密封空间,所述肥水下渗单元(2)与气体处理单元(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果园肥水沟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水供给单元(1)包括干湿分离单元(6)及与所述干湿分离单元(6)连通的肥水储存装置(7)连通,所述肥水储存装置(7)输出端与所述肥水输送单元(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果园肥水沟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水输送单元(4)包括与所述肥水储存装置(7)连通的管道(8)、与所述管道(8)连通的过滤器(9)、泵(10)、电磁阀(11)及流量计(12),所述过滤器(9)、所述泵(10)、所述电磁阀(11)及所述流量计(12)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果园肥水沟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肥水下渗单元(2)包括地沟(13)及设置在所述地沟(13)内的防渗板(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果园肥水沟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浮球阀(15),所述浮球阀(15)设置在所述地沟(13)内,所述浮球阀(15)与所述电磁阀(11)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果园肥水沟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阀(15)控制所述地沟(13)内液面高度为4cm~14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文旭王选柏兆海马林胡春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