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800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音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音箱,包括箱体以及装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发音机构,所述箱体的背部设置有反射锥,所述反射锥设置有用于吸收高频段谐振峰值的吸收件,所述吸收件位于所述反射锥和所述箱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反射锥上设置有吸收件,由吸收件来吸收中高频段的谐振峰值,从而避免了谐振而影响了所发出的声音质量,具有优化声学特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音箱
本技术涉及音频装置
,尤其是指一种音箱。
技术介绍
目前的音箱,部分会设置有反射部件来实现声音音量和清晰度的提升。然而,正是由于反射部件的存在,使得音箱发出的声音中,频响曲线的中高频部分容易产生较高的谐振峰,反而会影响中高音部分的声学特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音箱,能够通过吸收谐振峰来优化声学特性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音箱,包括箱体以及装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发音机构,所述箱体的背部设置有反射锥,所述反射锥设置有用于吸收高频段谐振峰值的吸收件,所述吸收件位于所述反射锥和所述箱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吸收件包括安装部和吸收部,所述吸收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装设于所述反射锥,所述吸收部的表面为弧面,所述吸收部正对所述箱体。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收部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吸音孔。更进一步的,所述吸收部的形状为锥体或球体或柱体。进一步的,所述吸收件由多孔类材质制成。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安装于所述后壳形成容腔,所述发音机构安装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反射锥安装于所述后壳。更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锥包括安装板和锥体,所述锥体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所述吸收件设置于所述锥体,所述后壳设置有通孔,所述发音机构显露于所述通孔,所述吸收件正对所述通孔。优选的,所述后壳设置有多根装配柱,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多个装配孔,多根装配柱与多个装配孔一一对应装配。更优选的,装配柱的侧壁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还用于与安装板抵触以防止装配柱插入装配孔过深。进一步的,所述吸收件由多孔材质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反射锥上设置有吸收件,由吸收件来吸收中高频段的谐振峰值,从而避免了谐振而影响了所发出的声音质量,具有优化声学特性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2-发音机构,3-反射锥,4-吸收件,11-前壳,12-后壳,31-安装板,32-锥体,41-安装部,42-吸收部,121-通孔,122-装配柱,123-加强筋,311-装配孔,321-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音箱,包括箱体1以及装设于所述箱体1内的发音机构2,所述箱体1的背部设置有反射锥3,所述反射锥3设置有用于吸收高频段谐振峰值的吸收件4,所述吸收件4位于所述反射锥3和所述箱体1之间。该吸收件4主要为多孔的结构,效果更佳,即采用诸如吸音绵材质、金属吸声材质、火矿物质吸声材质等多孔材质制成也可;此外,还可以直接在吸收件4上设置有多而密集的吸音孔(图中未示出)也可实现效果,即通过声波进入孔内并与孔内壁进行碰撞实现声音的消散,以此来达到降低中高频段的音频因反射锥3反射而与后发出的中高频段音频进行接触而导致的谐振现象发生,从而达到了优化声学特性的效果。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收件4包括安装部41和吸收部42,所述吸收部42设置于所述安装部41,所述安装部41装设于所述反射锥3,所述吸收部42的表面为弧面,所述吸收部42正对所述箱体1。具体的,安装部41安装在反射锥3上,吸收部42正对箱体1背部能透出声音的位置,从而实现了吸收中高段谐振峰值的效果;而吸收部42的表面为弧面,吸音孔设置在弧面上,则是能够最大程度地进行吸音,达到了更优的优化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收部42的形状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圆锥体,或球体、柱体等其他具备弧面的几何或者非几何形状也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体1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所述前壳11安装于所述后壳12形成容腔,所述发音机构2安装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反射锥3安装于所述后壳12。如图2和图3所示,具体的,所述反射锥3包括安装板31和锥体32,所述锥体32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1,所述后壳12设置有通孔121,所述发音机构2显露于所述通孔121,所述吸收件4正对所述通孔121;具体的,所述锥体32正对所述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321,所述吸收件安装于所述安装孔321内。锥体32的形状为大致的圆台形,该安装孔321则是设置在锥体32面积小的一端,让吸收件4的安装部41装入安装孔321后,能够对着经发音机构2后端所发出的声音来进行吸收。优选的,所述后壳12设置有多根装配柱122,所述安装板31设置有多个装配孔311,多根装配柱122与多个装配孔311一一对应装配,从而实现了安装板31与后壳12的安装效果。更优选的,装配柱122的侧壁设置有加强筋123,加强筋123还用于与安装板31抵触以防止装配柱122插入装配孔311过深。即该加强筋123除了能够提升装配柱122的强度以外,还用于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装配柱122插入装配孔311过深而导致吸收件4与发音机构2接触,使得吸收件4与发音机构2保持一定距离从而保证了吸音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箱,包括箱体以及装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发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背部设置有反射锥,所述反射锥设置有用于吸收高频段谐振峰值的吸收件,所述吸收件位于所述反射锥和所述箱体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箱,包括箱体以及装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发音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背部设置有反射锥,所述反射锥设置有用于吸收高频段谐振峰值的吸收件,所述吸收件位于所述反射锥和所述箱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件包括安装部和吸收部,所述吸收部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装设于所述反射锥,所述吸收部的表面为弧面,所述吸收部正对所述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部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吸音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部的形状为锥体或球体或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件由多孔类材质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箱,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鲁建莫焕秋曾桂芳徐毅朱小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天籁之音电声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