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95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用电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电保护器。包括下壳和上盖构成的“凸”字型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燕尾槽形状的安装槽,所述的上盖凸起部分设置显示器、指示灯窗和功能按键,所述上盖上设置若干连接端口,所述外壳内设置主板和工作电源,所述主板上设置控制器、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和指示灯,所述各模块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显示器,外壳上设置与各模块对应电连接的电压监测端口、电流监测端口、温度监测端口、漏电监测端口、故障电弧监测端口、通讯功能端口。其体积小巧,可实现对电气线路的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电保护器
本技术属于用电安全监测
,具体涉及用电保护器。
技术介绍
电气火灾一般是指由于电气线路、用电设备、器具以及供配电设备出现故障性释放的热能;如高温、电弧、电火花以及非故障性释放的能量;如电热器具的炽热表面,在具备燃烧条件下引燃本体或其他可燃物而造成的火灾,也包括由雷电和静电引起的火灾。实际生产生活中,出现较多的火灾类型包括:漏电火灾、短路火灾、过负荷火灾、接触电阻过大火灾。根据公安部消防局2015年全国火灾情况分析报告,电气仍是引发火灾的最主要原因。从已查明原因的火灾看,有10.5万起火灾是由于违反电气安装使用规定引发的,占全年总数的30.2%,尤其是较大火灾中有55.9%是由于电气原因引发。在现有技术中,电气设备在进行电气火灾防护时,主要采用人工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测,以及设置各种电气使用规范进行限制防火,效率较低,需要大量人力,且当工作人员出现漏检或错检时,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所有的检测到的数据都是静态的,无法进行电气设备后期发展情况的预测。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电气火灾的远程监控,加强电气火灾防控管理及日常检查是预防和减少电气火灾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体积小巧、实时监控电气线路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准确捕捉电气火灾隐患,确保电气线路用电安全的用电保护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用电保护器,其包括下壳和上盖构成的“凸”字型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燕尾槽形状的安装槽,所述的上盖凸起部分设置显示器、指示灯窗和功能按键,所述上盖上设置若干连接端口,所述外壳内设置主板和工作电源,所述主板上设置控制器、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和指示灯,所述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显示器,所述工作电源的输入端连接上盖上的电源端口,所述工作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和主板,所述外壳上设置与所述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电连接的电压监测端口、电流监测端口、温度监测端口、漏电监测端口、故障电弧监测端口、通讯功能端口。上述的用电保护器,其所述通讯功能模块包括RS485通讯和无线通讯,所述无线通讯采用NB+GPRS。上述的用电保护器,其所述主板上的指示灯包括运行指示灯、报警指示灯和通讯指示灯,所述运行指示灯、报警指示灯和通讯指示灯设置于所述指示灯窗下对应的主板位置。上述的用电保护器,其所述功能按键包括呈十字形排布的设置按键、确认按键、测试按键和消音按键,所述设置按键、确认按键、测试按键和消音按键对应电连接于所属主板。上述的用电保护器,其所述主板上设置自检模块、查询模块、电量测量模块和或远程操控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充分利用无线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的高科技技术,通过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实时监控电气线路的过电压、欠电压、剩余电流、线缆温度、漏电、接触不良触发电弧等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因素,准确捕捉电气火灾隐患,实现对异常信息的预警处理、综合分析及记录查询等,确保电气火灾防患于未“燃”。其体积小巧,应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实施例:参照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包括下壳和上盖构成的“凸”字型外壳1,外壳1的底部设置燕尾槽形状的安装槽2,上盖凸起部分设置显示器3、指示灯窗4和功能按键5,功能按键包括呈十字型排布的设置按键、确认按键、测试按键和消音按键,设置按键、确认按键、测试按键和消音按键对应电连接于主板6。上盖上设置若干连接端口,外壳1内设置主板6和工作电源7,主板6上设置控制器8、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和指示灯9,主板6上的指示灯9包括运行指示灯、报警指示灯和通讯指示灯,运行指示灯、报警指示灯和通讯指示灯设置于指示灯窗4下对应的主板位置。通讯功能模块包括RS485通讯和无线通讯,所述无线通讯采用NB+GPRS。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8,控制器8的输出端连接显示器3,工作电源7的输入端连接上盖上的电源端口10,工作电源7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8和主板6。外壳1上设置与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电连接的电压监测端口11、电流监测端口12、温度监测端口13、漏电监测端口14、故障电弧监测端口15、通讯功能端口16。作为进一步的改进,主板6上还可以增设自检模块、查询模块、电量测量模块和或远程操控模块。本技术充分利用无线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的高科技技术,通过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实时监控电气线路的过电压、欠电压、剩余电流、线缆温度、漏电、接触不良触发电弧等引发电气火灾的主要因素,准确捕捉电气火灾隐患,实现对异常信息的预警处理、综合分析及记录查询等,确保电气火灾防患于未“燃”。其体积小巧,应用范围广。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用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和上盖构成的“凸”字型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燕尾槽形状的安装槽,所述的上盖凸起部分设置显示器、指示灯窗和功能按键,所述上盖上设置若干连接端口,所述外壳内设置主板和工作电源,所述主板上设置控制器、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和指示灯,所述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显示器,所述工作电源的输入端连接上盖上的电源端口,所述工作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和主板,所述外壳上设置与所述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电连接的电压监测端口、电流监测端口、温度监测端口、漏电监测端口、故障电弧监测端口、通讯功能端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电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和上盖构成的“凸”字型外壳,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燕尾槽形状的安装槽,所述的上盖凸起部分设置显示器、指示灯窗和功能按键,所述上盖上设置若干连接端口,所述外壳内设置主板和工作电源,所述主板上设置控制器、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和指示灯,所述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分别通过导线连接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显示器,所述工作电源的输入端连接上盖上的电源端口,所述工作电源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和主板,所述外壳上设置与所述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漏电监测模块、故障电弧监测模块、通讯功能模块电连接的电压监测端口、电流监测端口、温度监测端口、漏电监测端口、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家炳
申请(专利权)人:家辉电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