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压输出的移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一种降压输出的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的日益广泛,锂离子电池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便携式产品,如手机、PDA、电子书、蓝牙耳机等众多产品,这类产品的通常采用单节锂离子电池供电,电池标称电压为3.7V或3.8V,充电电压为4.2V或4.3V左右。随着技术发展,手机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屏幕也越来越大,耗电量也随着增加,手机自身携带的电池电量有时会不够用,用户常会携带一个可以给手机电池充电的移动电源,手机所用的移动电源输出电压为5V,此类移动电源内部的输出电路采用BOOST的电路拓朴架构进行升压,将3.7V的锂离子电池升压到5V电压后输出,输出电流为1A~2.5A之间。市场上现有给手机充电用移动电源在增加储存电量时,内部电池多数只有并联而没有串联,因此并联后的电池电压还是3.7V,为了使输出电压达到5V以上,要通过BOOST升压电路来升压到5V输出,BOOST的电路架构如图1所示,该电路有2个明显的缺点,第1个缺点就是当移动电源的BOOST升压电路中的功率开关管由于某种原因短路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压输出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USB输入5V的正极、USB输入5V的负极、BUCK降压电路A、场效应管V1、场效应管V2、充电控制电路、功率开关管VD1、功率开关管VD2、电池GB1、电池GB2、BUCK降压电路B、输出端正极、输出端负极,所述USB输入5V的正极连接BUCK降压电路A的正极输入端IN1+,所述USB输入5V的负极连接BUCK降压电路A的负极输入端IN1-,所述BUCK降压电路A的正极输出端OUT1+连接场效应管V1的D极,所述BUCK降压电路A的负极输出端OUT1-连接场效应管V2的S极,所述场效应管V1的G极与充电控制电路的DTRL1控制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压输出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USB输入5V的正极、USB输入5V的负极、BUCK降压电路A、场效应管V1、场效应管V2、充电控制电路、功率开关管VD1、功率开关管VD2、电池GB1、电池GB2、BUCK降压电路B、输出端正极、输出端负极,所述USB输入5V的正极连接BUCK降压电路A的正极输入端IN1+,所述USB输入5V的负极连接BUCK降压电路A的负极输入端IN1-,所述BUCK降压电路A的正极输出端OUT1+连接场效应管V1的D极,所述BUCK降压电路A的负极输出端OUT1-连接场效应管V2的S极,所述场效应管V1的G极与充电控制电路的DTRL1控制端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2的G极与充电控制电路的DTRL2控制端相连接,所述场效应管V1的S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D极,所述BUCK降压电路A的正极输出端OUT1+通过功率开关管VD1连接电池GB2的正极,所述BUCK降压电路A的负极输出端OUT1-通过功率开关管VD2连接电池GB1的负极,所述电池GB2的负极连接电池GB1的正极,所述场效应管V2的D极连接电池GB1的正极,所述电池GB2的正极连接BUCK降压电路B的正极输入端IN2+,所述电池GB1的负极连接BUCK降压电路B的负极输入端IN2-,所述BUCK降压电路B的正极输出端OUT2+为输出端正极,所述BUCK降压电路的负极输出端OUT2-为输出端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压输出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管VD1为二极管或场效应管VD1,所述功率开关管VD2为二极管或场效应管VD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降压输出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管VD1为场效应管VD1,功率开关管VD2为场效应管VD2,所述场效应管VD1、场效应管VD2都连接充电控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降压输出的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峰,杨麒麟,张凤敏,刘斌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