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线槽外壳及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93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配电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母线槽外壳及母线槽。母线槽外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卡接件,上壳体与下壳体均有U型槽,上壳体U型槽的两个第一侧壁和下壳体U型槽的两个第二侧壁的端面上均开设有卡接槽,卡接件的两端卡接于卡接槽内,使两个第一侧壁与两个第二侧壁的端面对应接触并卡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通过卡接件卡紧并可拆卸连接,在保证了母线槽外壳的防护性能的前提下,简化了母线槽外壳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又使母线槽外壳易于拆装,便于安装和维修;卡接件独立设置,母线槽的外壳连接处损坏时,只需更换卡接件,进一步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母线槽外壳及母线槽
本技术涉及配电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母线槽外壳及母线槽。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用电场所的用电量持续上升,传统电缆已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母线槽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的配电装置而被广泛应用。目前,母线槽的外壳由上壳体和下壳体铆接或螺钉连接固定,需要预先打孔再使用铆接或螺钉固定,导致母线槽的防水性能降低,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加大,消耗大量铆钉和螺钉导致成本提高,且外壳铆接不易拆装与维修。基于此,亟需一种母线槽外壳及母线槽用来解决如上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线槽外壳及母线槽,以实现母线槽外壳易于拆装,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及维护成本。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母线槽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均有U型槽,所述母线槽外壳还包括卡接件,所述上壳体U型槽的两个第一侧壁和所述下壳体U型槽的两个第二侧壁的端面上均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件的两端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使两个所述第一侧壁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的端面对应接触。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面上设置的所述卡接槽设定为第一卡接槽,所述第二侧壁的端面上设置的所述卡接槽设定为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卡接槽与所述第二卡接槽的槽截面形状相同。优选地,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相接触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优选地,所述上壳体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槽,所述下壳体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槽,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之间形成的腔体内。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部设有向所述第一侧壁外侧凸出设置的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的端面与所述第一侧壁的端面平齐,所述第一卡接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凸块的端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壁的端部设有向所述第二侧壁外侧凸出设置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端面平齐,所述第二卡接槽开设于所述第二凸块的端面上。优选地,所述母线槽外壳还包括扣合件,所述扣合件扣合于所述母线槽外壳同一侧的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的外侧。优选地,所述扣合件的形状为C字型。优选地,所述卡接件的形状为工字型。一种母线槽,包括如上所述的母线槽外壳和多个铜排,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U型槽开口相对设置形成母线腔体,所述铜排置于所述母线腔体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通过卡接件卡紧并可拆卸连接,在保证了母线槽外壳的防护性能的前提下,简化了母线槽外壳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使母线槽外壳易于拆装,便于安装和维修;卡接件独立设置,母线槽的外壳连接处损坏时,只需更换卡接件,进一步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母线槽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母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铜排;100、母线腔体;1、上壳体;11、第一侧壁;111、第一凸块;12、第一槽;2、下壳体;21、第二侧壁;211、第二凸块;22、第二槽;3、卡接件;31、卡接头;32、连杆;4、卡接槽;41、第一卡接槽;411、第一限位块;42、第二卡接槽;421、第二限位块;5、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前,母线槽外壳的上壳体和下壳体需要预先打孔再使用铆接或螺钉固定,导致母线槽的防水性能降低,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加大,消耗大量铆钉和螺钉导致成本提高,且外壳铆接不易拆装与维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母线槽外壳,实现上壳体1与下壳体2通过卡接件3卡接固定。母线槽外壳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卡接件3,上壳体1与下壳体2均有U型槽。具体地,如图1所示,上壳体1的U型槽的两个第一侧壁11和下壳体2的U型槽的两个第二侧壁21的端面上均开设有卡接槽4,卡接件3的两端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接槽4内,且能够使两个第一侧壁11与两个第二侧壁21的端面分别对应接触。第一侧壁11与第二侧壁21之间通过卡接件3卡紧并可拆卸连接,在保证了母线槽外壳的防护性能的前提下,简化了母线槽外壳的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又使母线槽外壳易于拆装,便于安装和维修;卡接件3独立设置,母线槽的外壳连接处损坏时,只需更换卡接件3,进一步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实用性。具体地,将第一侧壁11的端面上设置的卡接槽4设定为第一卡接槽41,将第二侧壁21的端面上设置的卡接槽4设定为第二卡接槽42,即卡接件3的一端卡接于第一卡接槽41,另一端卡接于第二卡接槽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接槽41与第二卡接槽42的槽截面形状相同,且第一卡接槽41与第二卡接槽42开设的位置相对应,简化了卡接件3的加工过程。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卡接槽41的两个槽侧壁在与上壳体1的连接处分别向第一卡接槽41内侧凸出设有第一限位块411,第二卡接槽42的两个槽侧壁在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分别向第二卡接槽42内侧凸出设有第二限位块421,便于卡接件3与上壳体1和下壳体2卡接与限位。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卡接件3的形状为工字型,即卡接件3中间的连杆32两端均连接有截面为长方形的卡接头31,且第一卡接槽41和第二卡接槽42的截面形状与卡接件3的截面形状相配合,长方形的卡接头31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母线槽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均有U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外壳还包括卡接件(3),所述上壳体(1)U型槽的两个第一侧壁(11)和所述下壳体(2)U型槽的两个第二侧壁(21)的端面上均开设有卡接槽(4),所述卡接件(3)的两端卡接于所述卡接槽(4)内,使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1)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21)的端面对应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母线槽外壳,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均有U型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外壳还包括卡接件(3),所述上壳体(1)U型槽的两个第一侧壁(11)和所述下壳体(2)U型槽的两个第二侧壁(21)的端面上均开设有卡接槽(4),所述卡接件(3)的两端卡接于所述卡接槽(4)内,使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1)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侧壁(21)的端面对应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槽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11)的端面上设置的所述卡接槽(4)设定为第一卡接槽(41),所述第二侧壁(21)的端面上设置的所述卡接槽(4)设定为第二卡接槽(42),所述第一卡接槽(41)与所述第二卡接槽(42)的槽截面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槽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相接触的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母线槽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槽(12),所述下壳体(2)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槽(22),所述第一槽(12)与所述第二槽(2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密封圈(5)置于所述第一槽(12)与所述第二槽(22)之间形成的腔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凡刘中陈可夫李斌钟艺洁凡佳冯聪聪樊继兴王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祥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