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体温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927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红外线体温计,其包括一个探测部,该探测部包括一个探测头、一个传感器壳体和一个红外线传感器,其中,该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该传感器壳体中,该传感器壳体收容在该探测头中,该红外线体温计进一步包括一个夹置在该探测头与该传感器壳体之间的第一防水件和一个设置在该红外线传感器壳体与红外线传感器之间第二防水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红外线体温计具有较佳的防水性能。(*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体温测量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红外线原理制作的红外线体温计
技术介绍
传统中通常是使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人体体温,由于水银温度计是利用非接触式热平衡原理实现测温的,因而使用者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获得测量结果。近年来出现的红外线体温计可在短短的一秒钟时间内获得测温结果,显著提高测温速度,因这种测温计克服传统水银温度计测温慢的不足,正逐渐被人们广泛采用。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红外线体温计存在如下的不足一方面,目前市面上的红外线体温计在使用时出于卫生目的的考虑,一般需要采用一个护套来保护探头,避免交叉感染。所采用的护套多为一次性用具,用同一红外线测温计分别对多个不同对象进行测温时,需要更换多个护套。且目前市场上该护套价格为1至2元人民币,且各家厂商生产针对不同红外线测温计的护套无互换性。这种采用一次性护套的使用方式,不利于环保且增加测温计的使用成本,使用上不够经济。为克服这个弊端,采用每次使用后用酒精擦拭探测头的方法取代使用一次性护套来保持卫生。然而,现有的红外线体温计中,密封状态并不充分,防水性能较差,用酒精消毒时水份容易侵入到体温测量计内部,从而大大降低红外线探测的准确性,影响红外线体温计测温结果的可靠性。为解决红外线测温计现存的防水性能较差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性能较佳的红外线体温测温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红外线体温计,其包括一个探测部,该探测部包括一个探测头、一个传感器壳体和一个红外线传感器,其中,该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该传感器壳体中,该传感器壳体收容在该探测头中,该红外线体温计进一步包括一个夹置在该探测头与该传感器壳体之间的第一防水件和一个设置在该红外线传感器壳体与红外线传感器之间第二防水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红外线体温计将两个防水件分别设置在不同层次,该双层的防水结构增强了探测部的防水性能,提高红外线线体温测量计的性能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红外线体温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探测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放大图。图4为图2中所示的探测头的立体图。图5为图4所示的探测头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探测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红外线体温计与外盖和底座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红外线体温计1的结构示意图。红外线体温计1包括一探测部10和与探测部10相连的主体部20。其中该探测部10用来接触测温对象的耳部或额头部,主体部20由人手握持。该主体部20固定在探测部10的下方,具有适于握持的外形,其包括一液晶显示屏21,用来显示体温测量计1的测温结果。参照图2及图3所示,该探测部10包括一个探测头19、一第一防水件18、一个传感器壳体17、一第二防水件15、一个红外线传感参照图2及图3所示,该探测部10包括一个探测头19、一第一防水件18、一个传感器壳体17、一第二防水件15、一个红外线传感器16、一个传感器支撑架14及一固定片13。一并参照图4和图5,该探测头19包括一前端孔191、一圆锥状的前部192和一柱状后部193。其中,后部193有向外延伸的凸沿194,在凸沿194上设置有两个螺孔195,该螺孔195分别位于后部193的两侧。另有两个定位脚196设置在该凸沿194下表面上。该探测头19可选用ABS工程塑料来制备,其为一中空的壳体结构,该探测头19内部空间分为三个部分靠近前端孔191的一个柱状的中空上部(未标示)、与后部193相应的一个柱状的中空下部(未标示)和一个圆台状的中间部(未标示)。传感器壳体17的外形与探测头19内部空间的形状大致匹配,包括一前端开口171、一柱状前部172、一圆锥状的中部173和柱状的后部174。该前端开口171越靠近前端的部分开口的直径越大,该结构利于接受从外部入射的红外线。后部173有向外延伸的不规则形状的凸沿175,凸沿175两侧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贯穿的第一螺孔176和一个贯穿的第一定位孔177。该传感器壳体17可由铜、铝或锌等高导热性金属制备。该红外线传感器16包括一盖体161,一堵头162和多个导杆163。该盖体161中设置有红外线敏感元件(图未示)。该传感器架14包括一个十字形的头部141和一支撑杆142。该第一及第二防水件18、15构造相似,均呈圆环状,由硅胶制备。该第一防水件18的圆环尺寸的特点为其外圆周与探测头19前端部192的内壁直径大致相同,内圆周与传感器壳体17的前端开口171尺寸大致相当。该第二防水件15内圆周尺寸稍大于红外线传感器16的盖体161,其外圆周与传感器壳体17的柱状前部172的内壁尺寸相当。该固定片13由金属材料制备,其上有多个贯穿孔,包括两个第二螺孔131,两个第二定位孔132和一个引线孔133。该固定片13边沿有一向后的凸耳134,该凸耳134有一个螺孔135。下文结合图6说明探测部10的安装方式。该红外线传感器16安装在该传感器壳体17中,该传感器壳体17收容在该探测头19中。该第一防水件18夹置在该探测头19与该传感器壳体17之间,该第二防水件15设置在该红外线传感器壳体17与红外线传感器16之间。传感器支撑架14使得红外线传感器16紧抵该红外线传感器壳体17的前端开口171,并使得第二防水件15相对固定在传感器壳体17中。探测头19的定位脚196与定位孔177、132配合,便于各元件之间的定位,螺丝12穿过固定片13,传感器壳体17和探测头19上的螺孔131、176、195,进而固定探测部10中各元件的相对位置。探测部10与主体部20的连接关系如下探测部10中,红外线传感器16的信号引线(图未示)从固定片13的引线孔133中引出,并被引入到主体部20中。利用一螺丝(图未示),通过固定片13凸耳134和其上的螺孔135可实现探测部10和主体部20间的相对固定。如图7所示,本技术红外线体温计1进一步包括一个外盖30和一个底座40。外盖30套设在探测部10上,在不使用的状态下时,可以对探测部10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红外线体温计1套上外盖30后可以倒插在底座40上,便于摆放。本技术红外线体温计1中两个防水件15、18分别设置在探测部10中的不同层次,该双层的防水结构增强了探测部10的防水性能,提高红外线体温计测量的可靠性。权利要求1.一种红外线体温计,其包括一个探测部,该探测部包括一个探测头、一个传感器壳体和一个红外线传感器,其中,该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该传感器壳体中,该传感器壳体收容在该探测头中,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防水件,其夹置在该探测头与该传感器壳体之间,一第二防水件,其设置在该红外线传感器壳体与红外线传感器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件为圆环状,由硅胶制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线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防水件套设在红外线传感器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个和探测部相连的主体部,所述的主体部包括一显示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体温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探测头包括一圆锥状的前部和一柱状后部,该探测头是中空的,且其内部构造与传感器壳体的外形相匹配。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外线体温计,其包括一个探测部,该探测部包括一个探测头、一个传感器壳体和一个红外线传感器,其中,该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该传感器壳体中,该传感器壳体收容在该探测头中,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一第一防水件,其夹置在该探测头与该传感器壳体之间,一第二防水件,其设置在该红外线传感器壳体与红外线传感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重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