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903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包括箱体和检测报警装置,箱体正面箱门设置有可视观察窗,箱体底部设置有取电出线口和电缆进线口,检测报警装置设置在箱体内,箱体内还设置有插座和开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移动,可智能报警,规范连接进、出线,可实现检修、试验等现场作业灵活、便捷、安全接取电源,解决检修、试验等现场作业连接电源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时监测和智能报警用电情况,电源箱使用中将箱身闭锁,规范电缆接线,进一步保障了现场设备、人身安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细节处理巧妙,结构合理,各部分元件可升级更新、可拆卸、可替换,且组装快捷、坚固耐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源箱,属于电力系统变电站检修、试验等现场作业临时使用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采用过流报警装置、实时监测装置和在箱体下方接入进、出线的方式实现安全、稳定和便捷使用电源,从而满足检修、试验作业现场实际用电需求。
技术介绍
变电站现场检修、试验作业使用仪器仪表经常需要连接电源,保障安全、便捷使用电源进行现场作业对维护电力系统设备稳定和保障人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变电站内固定式配电箱数量少,例如,220千伏变电站分别在一次侧、二次侧各设置一个固定式配电箱,通常放置于变电站中间位置;《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3.5.4.13明确规定:“移动开关箱至固定式配电箱之间的引线长度不得大于40m,且只能用绝缘护套软电缆。”由于变电站场地面积较大,引线长度很难控制在规定值内。现有固定式配电箱体积较大、过于沉重,不能满足站内作业灵活、便于移动的取电需求;配电箱内缺少电流监测装置和过流报警装置,在使用电焊机等电流要求较大的仪器作业时,易产生过流导致跳闸的情况;此外,电缆接入不规范且摆放散乱,连接部位固定不牢,加上使用中配电箱箱门不能完好闭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综上所述,为了确保设备、电网稳定运行和检修、试验等现场作业过程中人员安全,根据规程要求和变电站实际情况,技术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该装置携带方便,移动灵活,操作简单,具备智能报警、实时监测功能,能够最大程度保障电源使用中的安全性,并可根据作业人员需要快速、稳定连接电源,工作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可适用于现场作业实际需求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包括箱体和检测报警装置,箱体正面箱门设置有可视观察窗,箱体底部设置有取电出线口和电缆进线口,检测报警装置设置在箱体内,箱体内还设置有插座和开关。取电出线口和电缆进线口开口处使用橡胶保护膜包裹,橡胶保护膜有一定伸缩性,可适用于不同粗细接入线,同时避免接入线与金属口径的刮蹭、摩擦,造成线体破损。箱体底部设置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上设置有带磁性金属片和防尘保护盖,使得接线过程中更加稳定、方便连接端子,配合防尘保护盖,实现对接线端子和电缆头的隔离和保护检测报警装置为带有显示屏的可报警电流实时监测器,配合箱体外部可视观察窗,可在电源箱闭锁使用状态下,直接观察箱内可报警电流实时监测器显示数据,及时、准确掌握电流情况。箱体内设置有漏电保护装置和空气断路器,对电源箱进行“双保险”,进一步确保使用中设备及人身安全。插座和开关包括三孔插座、双孔插座、出线2P开关和出线3P开关,满足检修、试验等现场作业取电需求。箱体底部通过不锈钢箱体支架与可停滞万向轮活动连接,移动方便,放置稳定。箱体上设置有辅助便携提手,便于携带搬运。箱体侧面设置有双孔接地线夹。箱体设置有带挂锁箱门把手,在使用中对箱体闭锁,确保设备、人身安全。箱体材质为不锈钢材质,轻便、坚固、耐腐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便于移动,可智能报警,规范连接进、出线,可实现检修、试验等现场作业灵活、便捷、安全接取电源,解决检修、试验等现场作业连接电源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报警用电情况,电源箱使用中将箱身闭锁,规范电缆接线,进一步保障了现场设备、人身安全,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本技术设计新颖,细节处理巧妙,结构合理,各部分元件可升级更新、可拆卸、可替换,且组装快捷、坚固耐用,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主视图;图2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左视图;图3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内部结构图;图4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电缆接线端子细节图;图中:1、电源箱箱盖,2、可视观察窗,3、带挂锁箱门把手,4、不锈钢箱体外壳,5、不锈钢箱体支架,6、可停滞万向轮,7、辅助便携提手,8、双孔接地线夹,9、防尘保护盖,10、三孔插座,11、双孔插座,12、固定螺钉,13、取电出线口,14、可报警电流实时监测器,15、出线2P开关,16、接线端子,17、出线3P开关,18、漏电保护装置,19、电缆进线口,20、空气断路器,21、箱内接地引线,22、带磁性金属片,23、橡胶保护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具体实施步骤及使用方法如下:根据现场需要人工使用辅助便携提手7配合可停滞万向轮6将电源箱移动到合适位置,确定位置后将可停滞万向轮6锁住,固定电源箱;将接地线与箱体侧面双孔接地线夹8可靠连接,先接接地端,后接线夹端;打开箱门,检查空气断路器20是否正常工作,检查出线3P开关17、出线2P开关15能否处于关闭状态,确认无误后,取下防尘保护盖9,将准备好的电缆接入线穿过橡胶保护膜22和箱底电缆进线口19,对应相别连接接线端子16,确定无误后,盖好防尘保护盖9;启动可报警电流实时监测器14;将取电接线穿过橡胶保护膜22和箱底取电出线口13,根据需要将插头连接三孔插座10或双孔插座11,然后对应打开出线3P开关17或出线2P开关15;关闭箱门,用带挂锁箱门把手3将箱门锁好,通过可视观察窗2确定无误后,完成接取电源流程,可进行后续生产作业。实施例2箱体底部设置的取电出线口13和电缆进线口19使取电线和电缆线从箱体底部接入,解决电源箱不能闭锁的问题,提高了使用中的安全性。本技术设计科学、构造简单合理,实用性强,效果明显,能保障检修、试验等现场作业安全、稳定和便捷使用电源,使用中电源箱门闭锁,可智能报警和实时监测电流,在电力系统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空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包括箱体和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正面箱门设置有可视观察窗(2),箱体底部设置有取电出线口(13)和电缆进线口(19),检测报警装置设置在箱体内,箱体内还设置有插座和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包括箱体和检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箱体正面箱门设置有可视观察窗(2),箱体底部设置有取电出线口(13)和电缆进线口(19),检测报警装置设置在箱体内,箱体内还设置有插座和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其特征在于取电出线口(13)和电缆进线口(19)开口处使用橡胶保护膜(23)包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其特征在于箱体底部设置有接线端子(16),接线端子(16)上设置有带磁性金属片(22)和防尘保护盖(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电源箱,其特征在于检测报警装置为带有显示屏的可报警电流实时监测器(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报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佳李成隋巍张顺德陆斌曲龙丹赫明锐张平董修峰赵盈贺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