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F卡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87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TF卡座,包括TF卡、绝缘本体、金属端子、外罩壳、滑移件以及锁卡机构。金属端子与绝缘本体固定连接,且可与TF弹性地顶靠。滑移件夹设于绝缘本体和外罩壳之间,且在上述锁卡机构的作用下与TF卡相顶靠,且通过其上的钩挂凸起实现对TF的位置锁定。锁卡机构包括弹簧件以及钩针。在滑移件的上平面开设有变位滑槽。在绝缘本体上开设有限位槽。钩针的左端部可自由转动地插设于该限位槽内,其右端部可自由滑动地内置于变位滑槽内。由钩针的右端部向外进行侧向弯折以形成限位段,相对应地,在该限位段的正上方、由限位槽的侧壁向内延伸出有限位凸起。这样一来,从而有效地防止钩针由变位滑槽内脱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F卡座
本技术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制造
,尤其是一种TF卡座。
技术介绍
随着数码相机、手机、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记忆卡(例如TF卡、SIM卡等)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TF卡座是与TF卡相匹配的插接件,其通过其上的金属端子实现TF卡的接触。在现有技术中,TF卡座主要由TF卡、绝缘本体、金属端子、外罩壳以及滑移件等几部分构成,且出于TF卡锁定以及解锁的便利性方面考虑,大都设置有锁卡机构。一般来说,锁卡机构主要由弹簧件以及钩针构成,其中,弹簧件顶靠于绝缘本体和滑移件之间,以驱使滑移件带动TF卡在上述绝缘本体和外罩可之间进行平移、滑动。在滑移件的上平面开设有变位滑槽。钩针的一端可自由转动地插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其另一端可自由滑动地内置于变位滑槽内。然而,在TF卡座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当TF卡在绝缘本体内进行定向滑动的过程中,钩针极易从变位滑槽内脱出,导致锁卡机构功能失效,从而影响TF卡锁定以及解锁进程的顺利执行,进而影响客户的体验感。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防止钩针由变位滑槽内脱出,确保TF卡锁定以及解锁操作顺利执行的具有防钩针脱出结构的TF卡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TF卡座,包括TF卡、绝缘本体、金属端子、外罩壳、滑移件以及锁卡机构。在绝缘本体的上平面设置有容纳凹槽,以供上述TF卡置入。外罩壳盖合于容纳凹槽的正上方,且与绝缘本体固定连接。在绝缘本体的底壁上开设有避让孔。金属端子与绝缘本体固定连接,且其自由端可透过避让孔以实现与TF卡的弹性顶靠。滑移件夹设于绝缘本体和外罩壳之间,且在锁卡机构的作用下弹性地顶靠于TF卡的后侧壁上。在滑移件的的右端部设置有钩挂凸起,相对应地,在TF卡的后侧壁上开设有与该钩挂凸起相适配的限位缺口。锁卡机构包括弹簧件以及钩针。弹簧件顶靠于绝缘本体和滑移件之间,以驱使滑移件带动TF卡在容纳凹槽内沿左右方向进行平移、滑动。在滑移件的上平面开设有变位滑槽。在绝缘本体上开设有限位槽。钩针的左端部可自由转动地插设于该限位槽内,其右端部可自由滑动地内置于变位滑槽内。钩针包括有限位段。限位段由钩针的左端部进行侧向弯折而成,相对应地,在限位段的正上方、由限位槽的侧壁向内延伸出有限位凸起。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上述外罩壳上设置有弹性压靠臂,其始终弹性地顶压于钩针上。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上述弹性压靠臂直接由外罩壳的顶壁直接冲裁而成。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绝缘本体优选为塑胶件。在对绝缘本体进行注塑制造的过程中,上述限位槽直接成型。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绝缘本体包括有卡接凸起。卡接凸起由其前、后侧壁继续向外延伸而成,相对应地,在外罩壳的前、后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述卡接凸起相适配的卡接孔。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由卡接凸起的外侧壁向内斜切以形成导向斜面。相较于传统设计结构的TF卡座,在本技术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钩针的插入端设置有限位段,且在与之相适配的限位槽内设置有限位凸起。当执行TF卡的锁定、解锁操作时,限位凸起可靠地将限位段锁定于限位槽内,从而有效地杜绝钩针脱出限位槽现象的发生,使得钩针始终内置于变位滑槽内,且在TF卡进行滑动的过程中,其沿着变位滑槽进行适应性滑动,进而确保了TF卡锁定以及解锁操作的顺利执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中TF卡座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TF卡座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TF卡座的装配示意图(隐去外罩壳)。图4是本技术中TF卡座的装配示意图(隐去外罩壳和TF卡)。图5是本技术TF卡座中钩针的立体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TF卡座中绝缘本体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TF卡座中绝缘本体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的I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TF卡座中外罩壳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是图9的正视图。图11是本技术TF卡座中滑移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TF卡座中TF卡的立体示意图。1-TF卡;11-限位缺口;2-绝缘本体;21-容纳凹槽;22-避让孔;23-限位槽;231-限位凸起;24-卡接凸起;241-导向斜面;3-金属端子;4-外罩壳;41-弹性压靠臂;42-卡接孔;5-滑移件;51-钩挂凸起;52-变位滑槽;6-锁卡机构;61-弹簧件;62-钩针;621-限位段。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图2分别示出了本技术中具有防钩针脱出结构TF卡座的爆炸示意图及其装配图,可知,其主要由TF卡1、绝缘本体2、金属端子3、外罩壳4、滑移件5以及锁卡机构6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在绝缘本体2的上平面设置有容纳凹槽21,以供TF卡1置入(如图6中所示)。外罩壳4盖合于容纳凹槽21的正上方,且与绝缘本体2可拆卸固定连接。在绝缘本体2的底壁上开设有避让孔22(如图6中所示)。金属端子3与绝缘本体2固定连接,且其自由端可透过上述避让孔22以实现与TF卡1的弹性顶靠(如图4中所示)。滑移件5夹设于绝缘本体2和外罩壳4之间,且在上述锁卡机构6的作用下弹性地顶靠于TF卡1的后侧壁上。在滑移件5的的右端部设置有钩挂凸起51,相对应地,在TF卡1的后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述钩挂凸起51相适配的限位缺口11(如图3、11、12中所示)。锁卡机构6包括弹簧件61以及钩针62。弹簧件61顶靠于绝缘本体2和滑移件5之间,以驱使滑移件5带动TF卡1在容纳凹槽21内沿左右方向进行平移、滑动(如图4中所示)。在滑移件5的上平面开设有变位滑槽52(如图11中所示)。在绝缘本体2上开设有限位槽23(如图6、7中所示)。钩针62的左端部可自由转动地插设于上述限位槽23内,其右端部可自由滑动地内置于变位滑槽52内,在此过程中借以完成对TF卡1的锁定或解锁。在此需要着重说明的是,上述钩针62包括有限位段621。限位段621由钩针62的左端部进行侧向弯折而成(如图5中所示),相对应地,在限位段621的正上方、由限位槽23的侧壁向内延伸出有限位凸起231(如图7、8中所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设置,从而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TF卡座,包括TF卡、绝缘本体、金属端子、外罩壳、滑移件以及锁卡机构;在所述绝缘本体的上平面设置有容纳凹槽,以供所述TF卡置入;所述外罩壳盖合于所述容纳凹槽的正上方,且与所述绝缘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底壁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绝缘本体固定连接,且其自由端可透过所述避让孔以实现与所述TF卡的弹性顶靠;所述滑移件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外罩壳之间,且在所述锁卡机构的作用下弹性地顶靠于所述TF卡的后侧壁上;在所述滑移件的右端部设置有钩挂凸起,相对应地,在所述TF卡的后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钩挂凸起相适配的限位缺口;所述锁卡机构包括弹簧件以及钩针;所述弹簧件顶靠于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滑移件之间,以驱使所述滑移件带动所述TF卡在所述容纳凹槽内沿左右方向进行平移、滑动;在所述滑移件的上平面开设有变位滑槽;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钩针的左端部可自由转动地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其右端部可自由滑动地内置于所述变位滑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针包括有限位段;所述限位段由所述钩针的左端部进行侧向弯折而成,相对应地,在所述限位段的正上方、由所述限位槽的侧壁向内延伸出有限位凸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F卡座,包括TF卡、绝缘本体、金属端子、外罩壳、滑移件以及锁卡机构;在所述绝缘本体的上平面设置有容纳凹槽,以供所述TF卡置入;所述外罩壳盖合于所述容纳凹槽的正上方,且与所述绝缘本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底壁上开设有避让孔;所述金属端子与所述绝缘本体固定连接,且其自由端可透过所述避让孔以实现与所述TF卡的弹性顶靠;所述滑移件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外罩壳之间,且在所述锁卡机构的作用下弹性地顶靠于所述TF卡的后侧壁上;在所述滑移件的右端部设置有钩挂凸起,相对应地,在所述TF卡的后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钩挂凸起相适配的限位缺口;所述锁卡机构包括弹簧件以及钩针;所述弹簧件顶靠于所述绝缘本体和所述滑移件之间,以驱使所述滑移件带动所述TF卡在所述容纳凹槽内沿左右方向进行平移、滑动;在所述滑移件的上平面开设有变位滑槽;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钩针的左端部可自由转动地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其右端部可自由滑动地内置于所述变位滑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针包括有限位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惠君陈进嵩李群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