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灸进针练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7777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灸进针练习装置,包括盒体和毫针,在摇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从动转轴、指针、刻度尺、转盘、固定块、活动块、限位杆、安装块、螺柱和轴承座的设置下,使得毫针能进行直刺、斜刺和横刺的全面进针练习,一次进针完成后将第一抽屉向外抽出一点,可进行第二刺进针练习,反复练习形成肌肉记忆,第一衬垫被反复使用后可抽出第一抽屉进行更换,毫针通过螺柱与安装块的可拆卸连接,便于毫针的更换,进而方便切换短针和长针进行全面的进针练习,第一抽屉和第二抽屉的可拆卸安装使得装置适应各阶段的进行练习,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临床前的进针练习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灸进针练习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灸练习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针灸进针练习装置。
技术介绍
针刺的手法必须通过不断练习才能熟练。手法操作熟练者,进针快,透皮时不痛或略感微痛,行针时手法运用自如,病人乐于接受。操作不熟练者,常难以控制针体,进针困难,并容易引起痛感,行针时往往动作不协调,给病人带来不舒服的感觉,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临诊之前,必须进行进针练习。现有的进针练习装置结构简单,一般采用手持纸垫或棉花球进行进针练习,不方便,同时由于无法控制进针角度,容易让学生在错误的角度进针形成肌肉记忆,因此对于针刺角度的练习效果不佳,进而影响临诊后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灸进针练习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针灸进针练习装置,包括盒体和毫针,所述盒体的顶部和一个侧面开口,盒体内自上而下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抽屉和第二抽屉,第一抽屉和第二抽屉顶部均开口,所述第一抽屉内设置有第一衬垫,第二抽屉内设置有第二衬垫,盒体背向开口侧设置有底板,底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灸进针练习装置,包括盒体(1)和毫针(2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顶部和一个侧面开口,盒体(1)内自上而下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抽屉(2)和第二抽屉(4),第一抽屉(2)和第二抽屉(4)顶部均开口,所述第一抽屉(2)内设置有第一衬垫(3),第二抽屉(4)内设置有第二衬垫(5),盒体(1)背向开口侧设置有底板(6),底板(6)顶部设置有支撑柱(7)和支撑板(9),支撑柱(7)位于盒体(1)和支撑板(9)之间,所述支撑柱(7)顶部设置有轴套(8),轴套(8)内安装有从动转轴(10),从动转轴(10)靠近盒体(1)一端固连有转盘(11),从动转轴(10)远离盒体(1)一端穿过支撑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灸进针练习装置,包括盒体(1)和毫针(22),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的顶部和一个侧面开口,盒体(1)内自上而下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抽屉(2)和第二抽屉(4),第一抽屉(2)和第二抽屉(4)顶部均开口,所述第一抽屉(2)内设置有第一衬垫(3),第二抽屉(4)内设置有第二衬垫(5),盒体(1)背向开口侧设置有底板(6),底板(6)顶部设置有支撑柱(7)和支撑板(9),支撑柱(7)位于盒体(1)和支撑板(9)之间,所述支撑柱(7)顶部设置有轴套(8),轴套(8)内安装有从动转轴(10),从动转轴(10)靠近盒体(1)一端固连有转盘(11),从动转轴(10)远离盒体(1)一端穿过支撑板(9)且安装有指针(13),所述从动转轴(10)上安装有从动齿轮(12),所述支撑板(9)上转动连接有主动转轴(14),主动转轴(14)靠近盒体(1)一端安装有主动齿轮(15),主动转轴(14)远离盒体(1)一端安装有摇柄(16),所述从动齿轮(12)和主动齿轮(15)啮合,所述转盘(11)靠近盒体(1)一侧固连有固定块(18),固定块(18)下方设置有活动块(19),活动块(19)顶部设置有若干限位杆(20),限位杆(20)与固定块(18)滑动连接,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太品刘自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