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运动跟踪的陌生人脸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7734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运动跟踪的陌生人脸检测系统,包括基座、单片机、检测室、升降室和摄像头,所述基座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升降室,且升降室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双轴电机,并且双轴电机的两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有导轴,且导轴远离转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并且第一齿轮远离导轴一侧的升降室顶部铰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底端的中心位置处皆固定有螺旋杆,且螺旋杆表面的一端皆螺纹连接有螺旋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检测系统使用时的便捷性,延长了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检测系统使用时检测室内部元件受到侵蚀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运动跟踪的陌生人脸检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人脸检测
,具体为一种基于运动跟踪的陌生人脸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陌生人检测方法是从获取到的图像数据中检测出人脸,然后和预训练的人脸特征库中进行比对,如果在某个置信度下没有匹配的,则判定是陌生人,这种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检测结果十分依赖采集到的人脸数据,而人脸数据会因为外部环境、摄像机拍摄的角度等而变得非常不可靠,因而需使用到基于运动跟踪的陌生人脸检测系统。现今市场上的此类检测系统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1)现有的此类检测系统不便于进行滑移处理,导致其输送时有所不便,还需加以改善;(2)现有的此类检测系统不便于进行高效散热处理,导致检测室内部的元件易因高温出现烧毁的现象,使用寿命较短;(3)现有的此类检测系统不便于进行防尘处理,导致外界空气中的粉尘等物质易由通气口流入检测室的内部,进而对其内部元件造成侵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运动跟踪的陌生人脸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检测系统不便于进行滑移处理、不便于进行高效散热处理以及不便于进行防尘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运动跟踪的陌生人脸检测系统,包括基座、单片机、检测室、升降室和摄像头,所述基座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升降室,且升降室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双轴电机,并且双轴电机的两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双轴电机的一端固定有导轴,且导轴远离转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并且第一齿轮远离导轴一侧的升降室顶部铰接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底端的中心位置处皆固定有螺旋杆,且螺旋杆表面的一端皆螺纹连接有螺旋帽,并且相邻螺旋帽之间的双轴电机下方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底端的两侧皆设有T型架,且T型架底端的两侧皆安装有万向轮,所述基座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检测室,且检测室的两内侧壁上皆设有通气口,通气口的一端延伸至检测室的外部,并且通气口位置处的检测室内壁上设有防尘结构,所述检测室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散热结构,且散热结构下方的检测室内壁上安装有单片机,并且单片机一侧的检测室内壁上安装有对比模块,对比模块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单片机远离对比模块一侧的检测室内壁上安装有采集模块,采集模块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检测室表面的一端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显示屏上方的检测室表面安装有摄像头,摄像头的输入端与单片机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防尘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扇型安置框、防尘网板以及扇型契合槽,所述通气口位置处的检测室内壁上安装有防尘网板,且防尘网板的两端皆设有扇型安置框,扇型安置框一侧的外壁与检测室的内壁固定连接,并且相邻扇型安置框之间的防尘网板外壁上皆设有扇型契合槽,以降低外界粉尘等物质由通气口流入至检测室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防尘结构设有两组,且相邻防尘结构关于检测室的中心线对称,以便对两组通气口进行高效防尘处理。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的内部依次设有支撑柱、散热翅柱、散热翅环以及集热板,所述单片机上方的检测室内部设有集热板,且集热板顶端的两侧皆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与检测室的顶部相连接,以便将集热板安装于检测室的内部进行热能集合处理。优选的,所述集热板的顶端固定有等间距的散热翅柱,散热翅柱的顶端延伸至检测室的外部,且散热翅柱的表面皆套装有两组散热翅环,以便将集热板所集合的热能导入至检测室的外部。优选的,所述升降室的两内侧壁上皆固定有限位框,且限位框内部的一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框的外部并与螺旋帽的外壁固定连接,以便对螺旋帽的移动幅度进行限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运动跟踪的陌生人脸检测系统不仅提高了检测系统使用时的便捷性,延长了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而且降低了检测系统使用时检测室内部元件受到侵蚀的现象;(1)通过设置有双轴电机、转轴、导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螺旋杆、螺旋帽、连接杆、T型架、万向轮、限位框以及限位块,通过操作单片机控制双轴电机,使其由转轴带动导轴旋转,并由导轴带动第一齿轮旋转,因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使得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进行旋转,进而由第二齿轮带动螺旋杆进行旋转,此时螺旋帽则会在螺旋杆的表面下移,进而由螺旋帽带动连接杆同步下移,同时限位块则会在限位框的内部上下移动对螺旋帽的移动幅度进行限位,此时连接杆则会经T型架带动万向轮同步下移,使得万向轮脱离于升降室的外部并与替代基座的底端进行支撑,因万向轮自身具有良好的滑移作用,以便对检测系统进行输送处理,从而提高了检测系统使用时的便捷性;(2)通过设置有支撑柱、散热翅柱、散热翅环以及集热板,通过两组支撑柱将集热板固定设置于检测室内部的一端,使其由集热板对检测室内部的热能进行集合处理,经散热翅环对散热翅柱的导热性能加以增幅后,使得散热翅柱将集热板所集合的热能导入至检测室的外部,以便对检测室的内部进行高效散热处理,降低检测室内部的元件因高温产生烧毁的现象,从而延长了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3)通过设置有扇型安置框、防尘网板以及扇型契合槽,通过将扇型契合槽校准于扇型安置框位置处,按压并旋转防尘网板,使得防尘网板稳固安装于通气口位置处的检测室内壁上,进而由防尘网板对通气口进行阻隔处理,以避免外界粉尘等物质由通气口流入至检测室的内部,从而降低了检测系统使用时检测室内部元件受到侵蚀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防尘结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散热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限位框;3、限位块;4、第一齿轮;5、防尘结构;501、扇型安置框;502、防尘网板;503、扇型契合槽;6、散热结构;601、支撑柱;602、散热翅柱;603、散热翅环;604、集热板;7、采集模块;8、单片机;9、对比模块;10、检测室;11、通气口;12、第二齿轮;13、导轴;14、连接杆;15、螺旋帽;16、螺旋杆;17、万向轮;18、转轴;19、升降室;20、双轴电机;21、T型架;22、摄像头;23、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基于运动跟踪的陌生人脸检测系统,包括基座1、单片机8、检测室10、升降室19和摄像头22,基座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升降室19,升降室19的两内侧壁上皆固定有限位框2,且限位框2内部的一端设有限位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运动跟踪的陌生人脸检测系统,包括基座(1)、单片机(8)、检测室(10)、升降室(19)和摄像头(2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升降室(19),且升降室(19)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双轴电机(20),并且双轴电机(20)的两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远离双轴电机(20)的一端固定有导轴(13),且导轴(13)远离转轴(18)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4),并且第一齿轮(4)远离导轴(13)一侧的升降室(19)顶部铰接有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4)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2)底端的中心位置处皆固定有螺旋杆(16),且螺旋杆(16)表面的一端皆螺纹连接有螺旋帽(15),并且相邻螺旋帽(15)之间的双轴电机(20)下方固定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底端的两侧皆设有T型架(21),且T型架(21)底端的两侧皆安装有万向轮(17),所述基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检测室(10),且检测室(10)的两内侧壁上皆设有通气口(11),通气口(11)的一端延伸至检测室(10)的外部,并且通气口(11)位置处的检测室(10)内壁上设有防尘结构(5),所述检测室(10)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散热结构(6),且散热结构(6)下方的检测室(10)内壁上安装有单片机(8),并且单片机(8)一侧的检测室(10)内壁上安装有对比模块(9),对比模块(9)的输入端与单片机(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单片机(8)远离对比模块(9)一侧的检测室(10)内壁上安装有采集模块(7),采集模块(7)的输入端与单片机(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检测室(10)表面的一端安装有显示屏(23),显示屏(23)的输入端与单片机(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显示屏(23)上方的检测室(10)表面安装有摄像头(22),摄像头(22)的输入端与单片机(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运动跟踪的陌生人脸检测系统,包括基座(1)、单片机(8)、检测室(10)、升降室(19)和摄像头(2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内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升降室(19),且升降室(19)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双轴电机(20),并且双轴电机(20)的两端皆通过联轴器安装有转轴(18),所述转轴(18)远离双轴电机(20)的一端固定有导轴(13),且导轴(13)远离转轴(18)的一端安装有第一齿轮(4),并且第一齿轮(4)远离导轴(13)一侧的升降室(19)顶部铰接有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与第一齿轮(4)相互啮合,所述第二齿轮(12)底端的中心位置处皆固定有螺旋杆(16),且螺旋杆(16)表面的一端皆螺纹连接有螺旋帽(15),并且相邻螺旋帽(15)之间的双轴电机(20)下方固定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底端的两侧皆设有T型架(21),且T型架(21)底端的两侧皆安装有万向轮(17),所述基座(1)顶端的中心位置处固定有检测室(10),且检测室(10)的两内侧壁上皆设有通气口(11),通气口(11)的一端延伸至检测室(10)的外部,并且通气口(11)位置处的检测室(10)内壁上设有防尘结构(5),所述检测室(10)顶部的中心位置处设有散热结构(6),且散热结构(6)下方的检测室(10)内壁上安装有单片机(8),并且单片机(8)一侧的检测室(10)内壁上安装有对比模块(9),对比模块(9)的输入端与单片机(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单片机(8)远离对比模块(9)一侧的检测室(10)内壁上安装有采集模块(7),采集模块(7)的输入端与单片机(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检测室(10)表面的一端安装有显示屏(23),显示屏(23)的输入端与单片机(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显示屏(23)上方的检测室(10)表面安装有摄像头(22),摄像头(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歆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龙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