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桩孔内取浆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567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孔内取浆桶,包括盛料桶、活动板、套杆和活动杆,活动板设在盛料桶内腔中,套杆底端固定在盛料桶上,活动杆设在套杆内腔中,其底端连接在活动板上;盛料桶为上下端面均封闭的圆柱桶,通过设在内腔中部的分割环分为上部的进出料部和下部的盛料部,进出料部的桶壁上间隔设有进出料孔,活动板位于进出料部并和其内腔壁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盛料桶通过活动板分隔成进出料部和盛料部,取料完成后将盛料部封闭,避免了取得的泥浆与外部泥浆接触混合导致取料质量受到影响;设置套杆和活动杆相对运动来控制活动板的活动,并且与外部泥浆不接触,保证了所取泥浆质量的准确,并且清楚直观的了解取料深度,可控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桩孔内取浆桶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桩孔内取浆桶。
技术介绍
施工过程工法桩在成型后,需要对不同深度的水泥浆取样做试块进行强度检测。并且需要取出不同深度的泥浆,在取料的伸入和取出过程中,所取得样品水泥浆不能与外围的水泥浆混合,不然就不能保证水泥浆样品的准确性。现有的取浆设备一般采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对深度进行确认,结构复杂,深度不直观,影响测量精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桩孔内取浆桶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桩孔内取浆桶,将盛料桶通过活动板分隔成进出料部和盛料部,取料便捷避免了取料与外部泥浆的接触混合。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桩孔内取浆桶,包括盛料桶、活动板、套杆和活动杆,所述活动板设在盛料桶内腔中,所述套杆底端固定在盛料桶上,所述活动杆设在套杆内腔中,其底端连接在活动板上;所述盛料桶为上下端面均封闭的圆柱桶,通过设在内腔中部的分割环分为上部的进出料部和下部的盛料部,所述进出料部的桶壁上间隔设有进出料孔,所述活动板位于进出料部并和其内腔壁贴合;所述套杆为中空管,垂直设在盛料桶上端面,其内腔与盛料桶内腔连通,所述活动杆垂直设在活动板表面上,并在套杆内活动;所述套杆和活动杆的顶端均设有把手。进一步地,所述套杆和活动杆均为组合式结构,包括顶端的把手、底端的连接段和中部的加长段,所述套杆和活动杆的连接段分别固定连接在盛料桶和活动板上,所述加长段间隔设置在把手和连接段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边缘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和分割环贴合时,所述套杆和活动杆顶端的把手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套杆和活动杆上均设有刻度,所述活动杆上的刻度和进出料孔的位置匹配。优选的,所述把手、连接段和加长段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套杆为内径30mm、长度2m的钢管,所述活动杆为内径15mm,长度2m的钢管,所述把手中部的连接位置、连接段的顶端和加长段的两端设有相匹配的螺纹。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将盛料桶通过活动板分隔成进出料部和盛料部,取料完成后将盛料部封闭,避免了取得的泥浆与外部泥浆接触混合导致取料质量受到影响;设置套杆和活动杆相对运动来控制活动板的活动,并且与外部泥浆不接触,保证了所取泥浆质量的准确,并且清楚直观的了解取料深度,可控性强;本技术结构简单,取料深度直观可控,有效避免了所取泥浆在提升过程中被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盛料桶和套杆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活动杆和活动板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盛料桶,11-分隔环,12-进出料孔,2-活动板,21-密封圈,3-套杆,31-把手,4-活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如图1、2所示,一种桩孔内取浆桶,包括盛料桶1、活动板2、套杆3和活动杆4,所述活动板2设在盛料桶1内腔中,所述套杆3底端固定在盛料桶1上,所述活动杆4设在套杆3内腔中,其底端连接在活动板2上。如图3所示,所述盛料桶1为上下端面均封闭的圆柱桶,通过设在内腔中部的分割环11分为上部的进出料部和下部的盛料部,所述进出料部的桶壁上间隔设有进出料孔12,所述活动板2位于进出料部并和其内腔壁贴合。优选的,所述进出料孔12上下间隔设置,对称设在盛料桶1进出料部的两侧。用于泥浆进出和倾倒。通过活动板2的活动将盛料桶1的盛料部打开进出料或封闭进行取料,取料完成后的取出过程中避免与外界泥浆接触,保证取料泥浆的准确性。如图3、4所示,所述套杆3为中空管,垂直设在盛料桶1上端面,其内腔与盛料桶1内腔连通,所述活动杆4垂直设在活动板2表面上,并在套杆3内活动;所述套杆3和活动杆4顶端均设有把手31。进一步地,所述套杆3和活动杆4均为组合式结构,包括顶端的把手31、底端的连接段和中间的加长段,所述套杆3和活动杆4的连接段分别固定连接在盛料桶1和活动板2上,所述加长段间隔设置在把手31和连接段之间。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板2边缘设有密封圈21。优选的,所述密封圈21材质为橡胶。优选的,所述活动板2和分割环11贴合时,所述套杆3和活动杆4顶端的把手31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分割环11为沿桶壁间隔设置的扇形片,均匀间隔设置四片。所述分割环11用于阻碍和支撑活动板2,对其进行限位;间隔设置便于浆液的倾倒取出。优选的,所述套杆3和活动杆4上均设有刻度,所述活动杆4上的刻度和进出料孔12的位置匹配。套杆3上的刻度用于确认盛料桶的深度,活动杆4上的刻度用于确认活动板2在盛料桶1中的位置,并和进出料孔12的位置相对应,便于确认活动板2是否移动到位。优选的,所述把手31、连接段和加长段之间均通过螺纹连接。在盛料桶1下降和提升过程中,根据深度增加或减少加长段,采用螺纹连接具有密封效果好和连接快捷的优点。优选的,所述套杆3为内径30mm、长度2m的钢管,所述活动杆4为内径15mm,长度2m的钢管,所述把手31中部的连接位置,连接段的顶端和加长段的两端设有相匹配的螺纹。优选的,所述套杆3上的把手31为内径30mm的钢管,所述活动杆4上的把手31为外径15mm的钢管。优选的,所述活动板2为3mm厚钢板。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一,下压活动杆4,使得活动板2与分割环11贴合,使得盛料桶1的盛料部密闭;二,控制套杆3和活动杆4保持稳定,持续稳定的将盛料桶1下降至取料位置;下降过程中,逐步增加套杆3和活动杆4的中间段;三,向上拉动活动杆4,使得取料位置的泥浆从进出料孔12中进入盛料桶1中,待盛料桶1中泥浆装满后,下压活动杆4,多余的泥浆从进出料孔12挤出,待活动杆4下压到位封闭盛料部;四,控制套杆3和活动杆4保持稳定,持续稳定的将盛料桶1提升取出;提升过程中,逐步去除套杆3和活动杆4中露出泥浆面的中间段;五,盛料桶1完全脱离取出后,在连接段上安装好把手31,然后上拉活动杆4,带动活动板2至盛料桶1顶部,将盛料部与外界连通,然后将盛料桶1抬起并倾斜,通过进出料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桩孔内取浆桶,其特征是,包括盛料桶(1)、活动板(2)、套杆(3)和活动杆(4),所述活动板(2)设在盛料桶(1)内腔中,所述套杆(3)底端固定在盛料桶(1)上,所述活动杆(4)设在套杆(3)内腔中,其底端连接在活动板(2)上;/n所述盛料桶(1)为上下端面均封闭的圆柱桶,通过设在内腔中部的分割环(11)分为上部的进出料部和下部的盛料部,所述进出料部的桶壁上间隔设有进出料孔(12),所述活动板(2)位于进出料部并和其内腔壁贴合;/n所述套杆(3)为中空管,垂直设在盛料桶(1)上端面,其内腔与盛料桶(1)内腔连通,所述活动杆(4)垂直设在活动板(2)表面上,并在套杆(3)内活动;所述套杆(3)和活动杆(4)的顶端均设有把手(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桩孔内取浆桶,其特征是,包括盛料桶(1)、活动板(2)、套杆(3)和活动杆(4),所述活动板(2)设在盛料桶(1)内腔中,所述套杆(3)底端固定在盛料桶(1)上,所述活动杆(4)设在套杆(3)内腔中,其底端连接在活动板(2)上;
所述盛料桶(1)为上下端面均封闭的圆柱桶,通过设在内腔中部的分割环(11)分为上部的进出料部和下部的盛料部,所述进出料部的桶壁上间隔设有进出料孔(12),所述活动板(2)位于进出料部并和其内腔壁贴合;
所述套杆(3)为中空管,垂直设在盛料桶(1)上端面,其内腔与盛料桶(1)内腔连通,所述活动杆(4)垂直设在活动板(2)表面上,并在套杆(3)内活动;所述套杆(3)和活动杆(4)的顶端均设有把手(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孔内取浆桶,其特征是:所述套杆(3)和活动杆(4)均为组合式结构,包括顶端的把手(31)、底端的连接段和中部的加长段,所述套杆(3)和活动杆(4)的连接段分别固定连接在盛料桶(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河滨申伟科邵焕朋牛黎明郑艳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