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雾加湿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393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雾加湿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滤芯、旋转吸水装置、动力单元和风扇,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配合连接,所述下壳体内部安装有滤芯,所述滤芯为圆筒结构,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和电机固定板,所述滤芯顶端与所述电机固定板紧密连接,所述滤芯下端与下壳体紧密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与所述上壳体紧密连接,并设置有中心孔,动力单元为风扇和旋转吸水装置提供动力,外部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壳体内,与旋转吸水装置喷洒在滤芯上的液体充分接触后,继续上行,经出气口排出壳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简单、富有成本效益且使液体与空气充分接触,进而高效净化空气,有效调节湿度的无雾加湿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雾加湿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加湿及净化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无雾加湿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社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在不知不觉间起到了退化的作用,环境问题不断诱发。空气污染、干燥、混浊,室内空气环境所引起的疾病也越来越多,于是加湿净化器应运而生。加湿净化器是具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即在净化空气的功能上,还添加了加湿装置,实现"净化+加湿"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加湿净化器多数采用高效过滤器实现空气净化,此种净化器的高效滤网很容易达到饱和失去净化能力,需要频繁更换滤网;净化器中的滤芯多为棉芯、棉棒、海绵条等,容易变黑、变质以至于需要经常更换滤芯,也容易造成加湿器内水质污染和细菌滋生,另外通过气、液接触达到净化功能的净化器市面较少,结构复杂,制作过程中需要复杂的模具,导致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其次,液体与空气接触时间短,不能充分接触,达不到净化空气的效果。市面上多为超声波加湿器,采用超声波高频振荡的原理,将水雾化为1~5μm的超微粒子,通过风动装置将水雾扩散到空气中,长时间喷发出来的水雾容易在地面上形成水渍。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富有成本效益且使液体例如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进而高效净化空气,实现"净化+加湿"效果的无雾加湿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富有成本效益且使液体例如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进而高效净化空气,有效调节湿度的无雾加湿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雾加湿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滤芯、旋转吸水装置、动力单元和风扇,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配合连接,所述下壳体内部安装有滤芯,所述滤芯将下壳体分成内腔和外腔,所述滤芯为圆筒结构;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和电机固定板,所述滤芯顶端与所述电机固定板紧密连接,所述滤芯下端与下壳体紧密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与所述上壳体紧密连接,并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电机轴下端穿过中心孔与所述旋转吸水装置连接,所述旋转吸水装置伸入至所述下壳体内腔,所述电机轴上端连接有风扇,动力单元为风扇和旋转吸水装置提供动力,外部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壳体内,与旋转吸水装置喷洒在滤芯上的液体充分接触后,继续上行,经出气口排出壳体外。优选的,所述电机固定板与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之间分别设置密封圈。优选的,所述滤芯由多层金属或非金属网布缠绕而成。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上壳体顶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周向均匀分布。更优选的,所述下壳体侧壁上端设置有进气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将旋转吸水装置一体成型而不再分为过盈配合的分体式上吸水管和下吸水管,简化了旋转吸水装置的结构,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2)不需要再设置引流板或消声板等具有引流、消声功能的类似构件,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模具的制作成本,同时延长了水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加大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水与空气充分融合、交换,进而真正实现水洗的目的,大幅提高净化效果;(3)滤芯优选采用不锈钢材质,不易腐蚀、生锈,也不用经常更换滤芯,适于运用在潮湿环境中,经久耐用;(4)滤芯的孔距恰当,即可保证水通过不会瞬间掉落,也不影响上水量;滤芯生产难度低,无需制作模具或无需复杂模具,节约了成本,同时安装简单;(5)能够使液体例如水与空气充分接触,进而高效净化空气,有效调节湿度,并具有无雾化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动力单元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旋转吸水装置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旋转吸水装置圆台状部分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示意为:1.动力单元;2.旋转吸水装置;3.滤芯;4.上壳体;5.出气口;6.下壳体;7.风扇;8.进气口;11.电机;111.电机轴;12.电机固定板;121.中心孔;122.出气孔;123.除沫器;21.圆台状部分;211.挡片;212.轴孔;22.管状部分;221.喷水孔;222.筋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是指本技术提供的加湿净化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定义的,并与附图中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零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中,当零部件被称为“固定”在另一个零部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零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零部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当一个零部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零部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零部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零部件。实施例1如图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雾加湿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包括上壳体4、下壳体6、滤芯3、旋转吸水装置2、动力单元1和风扇7,所述一种无雾加湿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整体呈圆柱形,所述上壳体4与所述下壳体6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所述下壳体6内部安装有滤芯3,所述滤芯3将下壳体6分成内腔和外腔,所述滤芯3为圆筒结构,由多层金属或非金属网布缠绕而成,优选采用不锈钢材质的网布,其中,网孔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多边形等,网层可以是2层、3层、4层、5层、6层等;所述动力单元1包括电机11和电机固定板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11为双轴电机,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机11也可以为多轴电机,所述滤芯3顶端与所述电机固定板12紧密连接,所述滤芯3下端与下壳体6紧密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12与所述上壳体4紧密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12与所述上壳体4、下壳体6之间分别设置密封圈,保证壳体内形成密闭空间。所述电机11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板12内,所述电机固定板12上设置有中心孔121,所述电机轴111下端穿过中心孔121与所述旋转吸水装置2连接,所述旋转吸水装置2伸入至所述下壳体6内腔,所述电机轴111上端连接有风扇7,动力单元1为风扇7和旋转吸水装置2提供动力;所述电机固定板12安装在所述滤芯3上端,与下壳体6螺纹连接或卡合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12上设置有出气孔122,为了调节经清洗后空气的湿度,在电机固定板12上还设置有由一层或数层上述网布制成的除沫器123。除沫器123可过滤空气中的水分,从而调节室内湿度,并进一步提高空气净化效果。在图1中,为了显示电机固定板12上设置的出气孔122,仅示出了部分除沫器123。本技术基本实施方案的旋转吸水装置可以为现有吸水单元,例如中国专利201910950113.0公开的吸水单元。所述旋转吸水装置2包括圆台状部分21和管状部分22,圆台状部分21内部设置有轴孔2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雾加湿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滤芯、旋转吸水装置、动力单元和风扇,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配合连接,所述下壳体内部安装有滤芯,所述滤芯将下壳体分成内腔和外腔,所述滤芯为圆筒结构;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和电机固定板,所述滤芯顶端与所述电机固定板紧密连接,所述滤芯下端与下壳体紧密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与所述上壳体紧密连接,并设置有中心孔,电机轴下端穿过中心孔与所述旋转吸水装置连接,所述旋转吸水装置伸入至所述下壳体内腔,所述电机轴上端连接有风扇,动力单元为风扇和旋转吸水装置提供动力,外部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壳体内,与旋转吸水装置喷洒在滤芯上的液体充分接触后,继续上行,经出气口排出壳体外;所述电机固定板与所述上壳体、下壳体之间分别设置密封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雾加湿的多功能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滤芯、旋转吸水装置、动力单元和风扇,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配合连接,所述下壳体内部安装有滤芯,所述滤芯将下壳体分成内腔和外腔,所述滤芯为圆筒结构;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电机和电机固定板,所述滤芯顶端与所述电机固定板紧密连接,所述滤芯下端与下壳体紧密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与所述上壳体紧密连接,并设置有中心孔,电机轴下端穿过中心孔与所述旋转吸水装置连接,所述旋转吸水装置伸入至所述下壳体内腔,所述电机轴上端连接有风扇,动力单元为风扇和旋转吸水装置提供动力,外部空气从进气口进入壳体内,与旋转吸水装置喷洒在滤芯上的液体充分接触后,继续上行,经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恺亓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享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