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35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液冷板,其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液冷管;上基板与下基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下基板与上基板的接触面对应凸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凸齿适配的齿槽,和/或,下基板与上基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上基板与下基板的接触面对应凸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凸齿适配的齿槽;齿槽沿上基板或下基板的厚度方向呈20°±5°设置;上基板和下基板通过凸齿和齿槽倒扣铆接,且加持固定液冷管。通过凸齿和齿槽,并将所述齿槽切斜设置20°±5°,进而在上基板和下夹板之间形成铆接固定且相互倒扣,进而保障上基板和下基板劫持固定液冷管时,紧密贴合在一起,保障了热传导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板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液冷板。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器件中发热元件功率越来越高,尺寸越来越大,对散热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出现两个面安装热源的埋管液冷板,现有双面热源的埋管液冷板都是两个基板中间夹/埋放管,但是会在基板和管道结合面就会产生缝隙形成空焊和虚焊,造成整个液冷板热阻增大,降低了热传导性能。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液冷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液冷板会在基板和管道结合面就会产生缝隙形成空焊和虚焊,造成整个液冷板热阻增大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冷板,其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液冷管;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的接触面对应所述凸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所述凸齿适配的齿槽,和/或,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的接触面对应所述凸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所述凸齿适配的齿槽;所述齿槽沿所述上基板或下基板的厚度方向呈20°±5°设置;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通过所述凸齿和齿槽倒扣铆接,且加持固定所述液冷管。进一步的,所述凸齿设置为凸梁,所述齿槽设置为齿沟;所述凸梁沿所述上基板或下基板长度方向连续延伸,所述齿沟沿所述下基板或上基板长度方向连续延伸。进一步的,所述凸梁的顶部设置为圆弧状;所述齿沟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的端面连接处为圆弧状。进一步的,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液冷管的液冷管槽,所述凸梁和齿沟设置于所述液冷管槽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上基板背离所述下基板的端面为第一热源安装面,所述下基板背离所述上基板的端面为第二热源安装面;所述第一热源安装面上设置有第一热源固定槽;所述第二热源安装面上设置有第二热源固定槽。进一步的,两个相邻的齿沟的倾斜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液冷管包括进液口、出液口以及多个U形折弯部,所述U形折弯部裸露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外部。进一步的,所述液冷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同侧设置或异测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凸梁的高度为3.25±0.1cm。进一步的,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还通过锡焊和/或胶黏固定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液冷板,其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液冷管;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的接触面对应所述凸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所述凸齿适配的齿槽,和/或,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的接触面对应所述凸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所述凸齿适配的齿槽;所述齿槽沿所述上基板或下基板的厚度方向呈20°±5°设置;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通过所述凸齿和齿槽倒扣铆接,且加持固定所述液冷管。通过在上基板上设置凸齿,下基板上设置齿槽;和/或,在所述上基板上设置齿槽,在所述下基板上设置凸齿;进而在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加持固定所述液冷管时,所述凸齿和齿槽相互铆接,并且所述齿槽相对所述上基板或下基板的厚度方向呈20°±5°倾斜设置,进而在所述凸齿与所述齿槽铆接时相互倒扣,进而保障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劫持固定所述液冷管时,紧密贴合在一起,保障了所述热传导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液冷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液冷板的立体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液冷板的正式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液冷板;11、上基板;12、下基板;13、液冷管;14、凸齿;15、齿槽;16、凸梁;17、齿沟;18、液冷管槽;111、第一热源安装面;112、第二热源安装面;113、第一热源固定槽;114、第二热源固定槽;131、U形折弯部;132、进液口;133、出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目前,电子器件中发热元件功率越来越高,尺寸越来越大,对散热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出现两个面安装热源的埋管液冷板,现有双面热源的埋管液冷板都是两个基板中间夹/埋放管,但是会在基板和管道结合面就会产生缝隙形成空焊和虚焊,造成整个液冷板热阻增大,降低了热传导性能。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液冷板,通过在上基板上设置凸齿,下基板上设置齿槽;和/或,在所述上基板上设置齿槽,在所述下基板上设置凸齿;进而在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加持固定所述液冷管时,所述凸齿和齿槽相互铆接,并且所述齿槽相对所述上基板或下基板的厚度方向呈20°±5°倾斜设置,进而在所述凸齿与所述齿槽铆接时相互倒扣,进而保障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劫持固定所述液冷管时,紧密贴合在一起,保障了所述热传导效率。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液冷板10,其包括:上基板11、下基板12和液冷管13;所述上基板11与所述下基板12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14,所述下基板12与所述上基板11的接触面对应所述凸齿14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所述凸齿14适配的齿槽15;或者,所述下基板12与所述上基板11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14,所述上基板11与所述下基板12的接触面对应所述凸齿14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所述凸齿14适配的齿槽15;或者,所述上基板11与所述下基板12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14和齿槽15,所述下基板12与所述上基板11的接触面也设置由有齿槽15和凸齿14;所述齿槽15沿所述上基板11或下基板12的厚度方向呈20°±5°设置;所述上基板11和所述下基板12通过所述凸齿14和齿槽15倒扣铆接,且加持固定所述液冷管13。可以理解,所述上基板11和下基板12还通过锡焊和/或胶黏固定连接;并且,通过在上基板11上设置凸齿14,下基板12上设置齿槽15;和/或,在所述上基板11上设置齿槽15,在所述下基板12上设置凸齿14;进而在所述上基板11和下基板12之间加持固定所述液冷管13时,所述凸齿14和齿槽15相互铆接,并且所述齿槽15相对所述上基板11或下基板12的厚度方向呈20°±5°倾斜设置,进而在所述凸齿14与所述齿槽15铆接时相互倒扣,进而保障所述上基板11和下基板12劫持固定所述液冷管13时,紧密贴合在一起,保障了所述热传导效率。在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凸齿14设置为凸梁16,所述齿槽15设置为齿沟17;所述凸梁16沿所述上基板11或下基板12长度方向连续延伸,所述齿沟17沿所述下基板12或上基板11长度方向连续延伸。可以理解,通过在所述上基板11和/或下基板12的长度方向设置,连续延伸的凸梁16和齿沟17,进而显著增强了上基板11和下基板12之间的铆接面积,提升上基板11和下基板12的倒扣强度,提升了液冷板10的热传导效率。在一些较佳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基板、下基板和液冷管;/n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的接触面对应所述凸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所述凸齿适配的齿槽,和/或,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的接触面对应所述凸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所述凸齿适配的齿槽;/n所述齿槽沿所述上基板或下基板的厚度方向呈20°±5°设置;/n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通过所述凸齿和齿槽倒扣铆接,且加持固定所述液冷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基板、下基板和液冷管;
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的接触面对应所述凸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所述凸齿适配的齿槽,和/或,所述下基板与所述上基板的接触面设置有凸齿,所述上基板与所述下基板的接触面对应所述凸齿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所述凸齿适配的齿槽;
所述齿槽沿所述上基板或下基板的厚度方向呈20°±5°设置;
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通过所述凸齿和齿槽倒扣铆接,且加持固定所述液冷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齿设置为凸梁,所述齿槽设置为齿沟;
所述凸梁沿所述上基板或下基板长度方向连续延伸,所述齿沟沿所述下基板或上基板长度方向连续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梁的顶部设置为圆弧状;
所述齿沟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的端面连接处为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先苍李向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文轩热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