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328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灯具,包括轴线纵向设置的中心固定盘、纵向套设且转动连接于所述中心固定盘外周的灯罩以及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的外转动机构;所述中心固定盘设有第一卡嵌端,所述外转动机构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卡嵌端凸凹相嵌以实现转动配合的第二卡嵌端,所述第一卡嵌端的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卡嵌端的端面。该可旋转灯具的第一卡嵌端和第二卡嵌端端面贴合,二者实现面面接触,避免了二者同时在卡嵌区域的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因间隙而晃动,合理控制上下和左右二者之一的间隙就能够保证灯罩顺畅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旋转灯具
本技术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灯具。
技术介绍
部分氛围灯或音响氛围灯采用旋转传动机构,例如通过灯罩的旋转来实现氛围灯调光调音的功能。可参考图1,现有技术的氛围灯包括原外转动机构02和原中心固定盘01,原中心固定盘01上设置有凹槽,外转动机构02上设置有凸筋条,凸筋条在凹槽内滑动,仅凸筋条的顶端与凹槽的内壁接触,凸筋条和凹槽在上下及左右方向均存在间隙,故灯罩在转动过程中会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旋转灯具,可以防止灯罩在转动过程中晃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旋转灯具,包括轴线纵向设置的中心固定盘、纵向套设且转动连接于所述中心固定盘外周的灯罩以及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的外转动机构;所述中心固定盘设有第一卡嵌端,所述外转动机构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卡嵌端凸凹相嵌以实现转动配合的第二卡嵌端,所述第一卡嵌端的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卡嵌端的端面。优选地,所述外转动机构与所述中心固定盘之间连接有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卡嵌端与第二卡嵌端的过盈量的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沿所述第一卡嵌端和所述第二卡嵌端的嵌合方向延伸。优选地,所述调节螺钉的螺帽裸露于所述灯罩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嵌端固定于所述中心固定盘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卡嵌端固定于所述外转动机构的上端面。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嵌端为环状凹槽,所述第二卡嵌端为环状凸台。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嵌端与所述第二卡嵌端端面贴合且至少一者的材质为自润滑材料。优选地,所述中心固定盘固定有紧邻所述外转动机构设置、用以获取所述外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的旋转编码器;所述旋转编码器连接有用以根据所述转动角度调节所述可旋转灯具的亮度和/或音量的PCB组件。优选地,所述外转动机构包括同轴安装于所述灯罩的外齿轮和设置于所述外齿轮内以实现内啮合的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套设所述旋转编码器。优选地,所述外齿轮具体为POM齿轮;所述第二卡嵌端具体为POM转动圈。优选地,所述外齿轮的上端与所述灯罩的下端之间还设有外转动环;所述外转动环的外壁与所述灯罩的内壁固定连接、内壁套设所述第一卡嵌端和所述第二卡嵌端,且所述外转动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卡嵌端。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可旋转灯具包括中心固定盘、套设于中心固定盘的灯罩和设置于灯罩与中心固定盘之间的外转动机构。中心固定盘的轴线纵向设置,换言之中心固定盘的盘面水平设置。中心固定盘用于连接该可旋转灯具的底座、灯芯等零部件,起到支撑固定作用。灯罩纵向套设于中心固定盘的外周,且相对于中心固定盘转动连接。灯罩与外转动机构固定连接,也即外转动机构与中心固定盘转动连接,旋转灯罩时,灯罩带动外转动机构绕中心固定盘的轴线旋转,由此调节该可旋转灯具的某一或某些参数,例如,通过顺时针旋转调高音量而逆时针旋转调低音量。本技术所采用的中心固定盘设有第一卡嵌端,而外转动机构设有用以与第一卡嵌端凸凹相嵌以实现转动配合的第二卡嵌端;其中,第一卡嵌端的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卡嵌端的端面。旋转灯罩时,灯罩带动外转动机构旋转,此时第二卡嵌端绕灯罩的旋转轴旋转,相应地,第一卡嵌端在第二卡嵌端内相对滑动。由于第一卡嵌端和第二卡嵌端端面贴合,二者实现面面接触,避免了二者同时在卡嵌区域的内外和嵌入方向两端,或者说是图1的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因间隙而晃动,保证了灯罩顺畅转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可旋转灯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旋转灯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外齿轮、内齿轮和旋转编码器的装配示意图。其中,01-原中心固定盘、02-原外转动机构、1-中心固定盘、2-灯罩、31-外齿轮、32-内齿轮、4-调节螺钉、5-旋转编码器、6-外转动环、7-POM转动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可旋转灯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可旋转灯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外齿轮、内齿轮和旋转编码器的装配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旋转灯具,包括轴线纵向设置的中心固定盘1、纵向套设且转动连接于中心固定盘1外周的灯罩2以及与灯罩2固定连接的外转动机构。中心固定盘1用于连接该可旋转灯具的底座、灯芯等零部件,起到支撑固定作用。例如,灯芯可固定于中心固定盘1的上端面中部,而底座可固定于中心固定盘1的下方。中心固定盘1的轴线纵向设置,换言之中心固定盘1的盘面水平设置;灯罩2套设于中心固定盘1的外周,因此,中心固定盘1的轴线方向也即灯罩2的轴线方向。中心固定盘1设有第一卡嵌端,外转动机构设有用以与第一卡嵌端凸凹相嵌以实现转动配合的第二卡嵌端;第一卡嵌端的端面贴合于第二卡嵌端的端面。旋转灯罩2时,灯罩2带动外转动机构旋转,此时第二卡嵌端绕灯罩2的旋转轴旋转,相应地,第一卡嵌端在第二卡嵌端内相对滑动。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凸筋条和凹槽装配中心固定盘1和外转动机构而言,本技术所提供的可旋转灯具的第一卡嵌端和第二卡嵌端端面贴合,二者实现面面接触,避免了二者同时在卡嵌区域的内外和嵌入方向两端,或者说是图1的上下和左右两个方向,因间隙而晃动。例如,当第一卡嵌端和第二卡嵌端在上下方向端面贴合时,通过合理控制左右方向的间隙就能够保证灯罩2顺畅转动;反之,当第一卡嵌端和第二卡嵌端在左右方向端面贴合时时,通过合理控制上下方向的间隙就能够保证灯罩2顺畅转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提供的可旋转灯具做更进一步的说明。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方便调节外转动机构与中心固定盘1之间的间隙,保障灯罩2的顺畅转动,外转动机构与中心固定盘1之间设有调节螺钉4。调节螺钉4用于调节第一卡嵌端与第二卡嵌端的过盈量,例如通过增大第一卡嵌端与第二卡嵌端的过盈量来缩小外转动机构与中心固定盘1之间的间隙,反之,减小第一卡嵌端与第二卡嵌端的过盈量来扩大外转动机构与中心固定盘1之间的间隙。显然,外转动机构与中心固定盘1之间的间隙越小,则灯罩2相对于中心固定盘1的晃动越不明显。此外,调节螺钉4对第一卡嵌端与第二卡嵌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旋转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线纵向设置的中心固定盘(1)、纵向套设且转动连接于所述中心固定盘(1)外周的灯罩(2)以及与所述灯罩(2)固定连接的外转动机构;/n所述中心固定盘(1)设有第一卡嵌端,所述外转动机构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卡嵌端凸凹相嵌以实现转动配合的第二卡嵌端,所述第一卡嵌端的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卡嵌端的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旋转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轴线纵向设置的中心固定盘(1)、纵向套设且转动连接于所述中心固定盘(1)外周的灯罩(2)以及与所述灯罩(2)固定连接的外转动机构;
所述中心固定盘(1)设有第一卡嵌端,所述外转动机构设有用以与所述第一卡嵌端凸凹相嵌以实现转动配合的第二卡嵌端,所述第一卡嵌端的端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卡嵌端的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动机构与所述中心固定盘(1)之间连接有用以调节所述第一卡嵌端与第二卡嵌端的过盈量的调节螺钉(4);所述调节螺钉(4)沿所述第一卡嵌端和所述第二卡嵌端的嵌合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钉(4)的螺帽裸露于所述灯罩(2)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嵌端固定于所述中心固定盘(1)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卡嵌端固定于所述外转动机构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旋转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嵌端为环状凹槽,所述第二卡嵌端为环状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亿联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