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途防撞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防撞灯结构。
技术介绍
防撞灯主要用于在夜间和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远距离给它机提供位置信息防止碰撞。传统防撞灯为单模式氙灯光源,需要控制盒控制实现防撞灯的频闪功能。由于氙灯光源的可塑性差,其形状尺不易于控制,且加工难度较大,然而LED作为新型光源,其具有高效能、易控性、尺寸小、寿命长等优点,因此,LED光源在防撞灯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LED防撞灯可以实现单模式和双模式设计,为了保证LED光源的散热性能,防撞灯的外形尺寸较大,并且其控制电路多由控制盒实现,无法实现与小尺寸氙灯防撞灯的原位替换。因此,本技术专利设计了一种多用途小尺寸LED防撞灯,频闪控制电路位于防撞灯内部,避免控制盒的应用,减少防撞灯系统重量,可以实现与小尺寸氙灯防撞灯的原位替换,并且防撞灯采用具有双模式设计,可以满足不同的使用环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现阶段LED防撞灯无法满足与氙灯防撞灯原位替换及机载设备小型化、轻量化要求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多用途防撞灯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途防撞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灯罩本体,其具有灯罩侧壁,所述灯罩侧壁的内部界定出灯罩内置空间,所述灯罩内置空间相上下贯通,所述灯罩内置空间内置有可见光源部件、红外光源部件、上反光座、下反光座及红外反光座,所述可见光源部件具有可见光源印制板、布置于所述可见光源印制板的顶面的上可见光源LED及布置于所述可见光源印制板的底面的下可见光源LED,所述上可见光源LED的出光方向向上,所述上反光座布置于所述可见光源印制板的顶面且所述上反光座环绕于所述上可见光源LED的内侧,所述上可见光源LED产生的光束先经过所述上反光座,再透过所述灯罩侧壁向外出射,所述下可见光源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防撞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灯罩本体,其具有灯罩侧壁,所述灯罩侧壁的内部界定出灯罩内置空间,所述灯罩内置空间相上下贯通,所述灯罩内置空间内置有可见光源部件、红外光源部件、上反光座、下反光座及红外反光座,所述可见光源部件具有可见光源印制板、布置于所述可见光源印制板的顶面的上可见光源LED及布置于所述可见光源印制板的底面的下可见光源LED,所述上可见光源LED的出光方向向上,所述上反光座布置于所述可见光源印制板的顶面且所述上反光座环绕于所述上可见光源LED的内侧,所述上可见光源LED产生的光束先经过所述上反光座,再透过所述灯罩侧壁向外出射,所述下可见光源LED的出光方向向下,所述下反光座布置于所述可见光源印制板的底面且所述下反光座环绕于所述下可见光源LED的内侧,所述下可见光源LED产生的光束先经过所述下反光座,再透过所述灯罩侧壁向外出射,所述红外光源部件布置于所述下反光座的下方,所述红外光源部件具有红外光源印制板及布置于所述红外光源印制板的底面的红外光源LED,所述红外光源LED的出光方向向下,所述红外反光座布置于所述红外光源印制板的底面且所述红外反光座环绕于所述红外光源LED的内侧,所述红外光源LED产生的光束先经过所述红外反光座,再透过所述灯罩侧壁向外出射;
灯罩顶板,其覆盖所述灯罩内置空间的上部开口;
灯座本体,其具有灯座顶壁、灯座侧壁及灯座隔板,所述灯座侧壁的内部界定有灯座内置空间,所述灯座内置空间内容置有所述灯座隔板、所述灯座隔板下方的驱动印制板部件及电源处理印制板部件,所述灯座隔板上形成有隔板穿孔,所述隔板穿孔的内部具有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向上依次穿过所述红外反光座、所述红外光源印制板、所述下反光座、所述可见光源印制板、所述上反光座到达所述灯罩顶板;以及,
灯座底板,其覆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文强,路建华,周海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