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27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属于建筑消防领域。其技术特征为包括管道本体,管道本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加热装置且在相邻加热装置之间设有保温管,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片和保温套座;电加热片与管道本体的外表面贴合;保温套座套设于管道本体且连接相邻两个保温管,保温套座将电加热片压紧于管道本体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的防冻能力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
本技术涉及建筑消防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
技术介绍
建筑消防系统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系统之一,它是保证建筑物消防安全和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设施,是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申请公布号为CN10724312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消防系统,包括屋顶水箱、消防管道、消防栓与泵,参阅上述申请的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可知部分管道铺设于未封闭的屋顶上。由于上述设置在屋顶上的管道是处于露天状态的,在冬季需要对这一部分管道进行防冻处理。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防冻能力的消防管道,包括管道本体和设置于管道本体外表面的保温管,其中保温管可以采用硬质聚氨酯泡沫。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管道本体外表面设置一层保温管的防冻效果不够理想,在外界温度过低时管道本体内的消防用水仍可能冻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冻效果较好的建筑消防管道。本技术的上述功能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包括管道本体,所述管道本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加热装置且在相邻加热装置之间设有保温管,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片和保温套座;所述电加热片与所述管道本体的外表面贴合;所述保温套座套设于所述管道本体且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保温管,所述保温套座将所述电加热片压紧于所述管道本体的外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装置的保温套座把电加热片压紧在管道本体上,从而使得电加热片可以为管道本体加热,热量传导入管道本体中的消防用水内加热消防用水,避免消防用水温度过低冰冻;间隔距离设置多个加热装置使得管道本体上具有多个热源,从而避免管道本体内的消防用水局部冻结;设置的保温管起到保温作用,减缓管道本体内消防用水的热量损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套座包括上保温座和下保温座,所述上保温座与所述下保温座一侧铰接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上保温座与所述下保温座朝向管道本体的内壁均设置有保温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保温座与下保温座通过一侧铰接另一侧可拆卸连接配合,使得保温套座安装方便;一侧铰接使得上保温座与下保温座配合精度较高,安装时不需要调整上保温座与下保温座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在上保温座与下保温座朝向管道本体的表面均设置保温层,使得管道本体在安装加热装置的位置也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从而减少热量的损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保温座与所述下保温座可拆卸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上安装片,所述下保温座与所述上保温座可拆卸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下安装片,所述下安装片与所述上安装片上均设置有通孔且两个通孔同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依次穿过下安装片与上安装片上的通孔,拧入螺母紧固下安装片与上安装片,从而实现上保温座与下保温座的可拆卸连接;设置下安装片与上安装片使得安装后螺母与保温套座之间具有一定距离,使得拆卸时扳手不会与保温套座干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层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保温管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保温层与保温管之间没有空隙,避免了热量从空隙中流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温套座两端均设有将所述保温管压紧于所述管道本体的翻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保温套座两端的翻边与保温管之间存在摩擦力,避免了保温套座的窜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边在与保温管贴合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路使得翻边与保温管之间的摩擦力更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加热装置中的所述电加热片的数量均为两个,同一所述加热装置中的两个所述电加热片以管道本体的轴线为中心线周向对称布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电加热片并以管道本体的轴线为中心线周向对称布置使得热源有两个,加热效果更好的同时,热源对称设置使热量传导的更加均匀迅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保温座的保温层与所述下保温座的保温层均设有供所述电加热片安装的嵌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加热片可以嵌设在嵌槽里,使得电加热片边沿被嵌槽固定,从而使得电加热片不会相对窜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保温座和所述下保温座均设有第二穿线孔,所述保温层设有与第二穿线孔正对的第一穿线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电加热片的电源线可以依次穿过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与外部电源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还包括蓄电池和太阳能板,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加热片连接,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太阳能板在太阳照射下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有电时为各个电加热片提供所需电能,电力的最终来源为太阳能使得加热装置更加节能环保。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在管道本体上设置多个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里的电加热片为管道本体内的消防用水提供热量,设置保温管用以减缓管道本体内消防用水的热量流失,使得管道本体内的消防用水在室外温度过低时不至于冰冻;2.通过保温套座内设置的保温层使得管道本体在设置加热装置的位置也具有保温效果;3.通过设置太阳能板和蓄电池使得加热装置的电力来源是太阳能更加节能环保。附图说明图1是常用防冻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加热装置和、管道本体和保温管的结构示意图1,未安装完成时;图4是加热装置和、管道本体和保温管的结构示意图2,未安装完成时;图5是保温套座、管道本体和保温层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道本体;2、加热装置;20、保温套座;21、上保温座;211、上安装片;212、第二穿线孔;22、下保温座;221、下安装片;23、翻边;231、防滑纹路;24、保温层;241、第一穿线孔;26、嵌槽;27、电加热片;3、保温管;4、蓄电池;5、太阳能板;6、紧固螺栓;7、紧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2,一种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多个加热装置2和多根保温管3。多个加热装置2沿管道本体1长度方向间隔距离设置,相邻加热装置2之间均设置有保温管3且保温管3包裹管道本体1。参照图3,加热装置2包括保温套座20和电加热片27。参照图3和图4,保温套座20套设于管道本体1外,包括上保温座21和下保温座22。上保温座21和下保温座22均呈半圆弧板状,其中上保温座21和下保温座22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配合(对照图2),另一侧通过可拆卸结构连接。可拆卸结构包括设置于上保温座21的上安装片211、设置于下保温座22的下安装片221、紧固螺栓6和紧固螺母7。上安装片211和下安装片221对应设有供紧固螺栓6穿过的通孔,紧固螺栓6依次穿过下安装片221的通孔和上安装片211的通孔,并将紧固螺母7螺纹安装在紧固螺栓6上,实现上保温座21与下保温座22的螺栓连接。...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加热装置(2)且在相邻加热装置(2)之间设有保温管(3),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电加热片(27)和保温套座(20);所述电加热片(27)与所述管道本体(1)的外表面贴合;所述保温套座(20)套设于所述管道本体(1)且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保温管(3),所述保温套座(20)将所述电加热片(27)压紧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包括管道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本体(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加热装置(2)且在相邻加热装置(2)之间设有保温管(3),所述加热装置(2)包括电加热片(27)和保温套座(20);所述电加热片(27)与所述管道本体(1)的外表面贴合;所述保温套座(20)套设于所述管道本体(1)且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保温管(3),所述保温套座(20)将所述电加热片(27)压紧于所述管道本体(1)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套座(20)包括上保温座(21)和下保温座(22),所述上保温座(21)与所述下保温座(22)一侧铰接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上保温座(21)与所述下保温座(22)朝向管道本体(1)的内壁均设置有保温层(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温座(21)与所述下保温座(22)可拆卸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上安装片(211),所述下保温座(22)与所述上保温座(21)可拆卸连接的一侧设置有下安装片(221),所述下安装片(221)与所述上安装片(211)上均设置有通孔且两个通孔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冻裂的建筑消防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保温管(3)抵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宗斌杨枫林威蔡进军凌启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