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261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包括支架、转体和盖板;所述支架的转体固定部和转体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连接,转体固定部上开设至少两个与第二螺栓轴线方向平行的螺栓固定孔;转体的另一端和盖板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连接,转体和盖板接触之间的中部开设供水管穿过的通槽。本支撑件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固定水管,利用转体与支架配合连接调节水管排水的方向,同时支撑件还可以与阀塔的支座连接,适配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
本技术涉及换流阀配水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
技术介绍
换流阀冷却系统是换流器正常、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是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最重要的辅助系统之一,其冷却方式为水冷,换流阀阀塔上遍布大量的多种规格及类型的水管。阀冷却系统水管漏水是导致换流器停运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换流设备正常运行。目前运行中现有的采用西门子技术路线的±500kV常规直流工程换流阀中阳极电抗器进出水管支撑处存在支撑件设计缺陷,一是支撑部位无法准确地顺应水管走向,水流突进时支撑件起不到有效支撑作用,且排水动力容易改变水管的排水方向,同时支撑件支撑卡口存在尖端,尖端部位容易摩擦刺穿水管;二是水管与支撑件之间的固定为绑扎带固定方式,绑扎带在水管震动时极易嵌入保护水管的螺旋管的间隙,造成绑扎带与水管直接接触,使螺旋管的保护作用失效;三是绑扎带容易老化断裂,使水管失去固定和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主要解决现有换流阀阀塔排水管支撑件易刺穿水管及不能调节水管排水方向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包括支架、转体和盖板;所述支架的转体固定部和转体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连接,转体固定部上开设至少两个与第二螺栓轴线方向平行的螺栓固定孔;转体的另一端和盖板通过第一螺栓可拆卸连接,转体和盖板接触之间的中部开设供水管穿过的通槽。进一步,所述支架为板条状,与转体固定部相对的一端为阀塔支座固定部,支座固定部的侧面开设直角方形切口,所述直角方形切口与换流阀阀塔支座的直角处配合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架为板条状,与转体固定部相对的一端为阀塔支座固定部,支座固定部的侧面开设长条形斜切口,所述长条形斜切口与换流阀阀塔支座的边线处配合固定连接。进一步,支座固定部的侧面上开设两个与换流阀阀塔支座固定连接的通孔。进一步,所述转体固定部为圆柱体,所述螺栓固定孔均匀开设在以转体固定部的中心线为轴线的同一半径处,螺栓固定孔的数量为10至14个;所述转体一端为圆柱体,与盖板配合一端为方形柱体,转体端面经过中心线的同一直线上开设两个与螺纹固定孔配合作用的通孔,所述转体与盖板配合的方形柱体端面上开设两个螺纹固定孔。进一步,所述盖板为方形柱体,所述通槽在第一螺栓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水管的直径。进一步,所述通槽形状为椭圆形。进一步,所述支架、转体、盖板、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均为绝缘耐高温材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转体固定部和转体可根据实际需固定水管的走向灵活调整固定角度,确保水管不受侧向固定力的影响,且支撑件的水管固定部位光滑,不存在尖端,防止支撑件本身结构损伤水管;2.通过盖板和转体的中部通槽固定水管,有效防止绑扎带断裂或震动时嵌入水管致使水管磨损漏水,排水过程更加安全可靠,水管的使用寿命更长;3.支座固定部的切口与阀塔支座的直角或直线边缘配合卡位,将水管的重量通过支架转移到支座上,降低水流冲击力对支架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四;其中:1、支架;10、转体固定部;11、通孔;2、转体;3、盖板;4、第一螺栓;5、第二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本支撑件通过螺栓连接可拆卸固定水管,利用转体与支架配合连接调节水管排水的方向,同时本支撑件可以与阀塔的支座连接,适配性强。根据图1至图4所示,支撑件包括支架1、转体2和盖板3;所述支架1的转体固定部10和转体2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栓5可拆卸连接,所述转体固定部10为圆柱体,转体固定部10上开设至少两个与第二螺栓5轴线方向平行的螺栓固定孔,所述螺栓固定孔均匀开设在以转体固定部10的中心线为轴线的同一半径处,螺栓固定孔的数量为10至14个;转体固定部10和转体2的作用是为了改变水管的排水方向,当支撑件与阀塔的支座固定时,改变转体2与支架1的转体固定部10的相对位置,通过可拆卸螺栓的连接方式,简易实现排水方向改变;转体2的另一端和盖板3通过第一螺栓4可拆卸连接,所述转体2一端为圆柱体,与盖板3配合一端为方形柱体,转体2端面经过中心线的同一直线上开设两个与螺纹固定孔配合作用的通孔11,所述转体2与盖板3配合的方形柱体端面上开设两个螺纹固定孔;转体2和盖板3均为方形柱体,节省原材料的同时方便调节转体2与转体固定部10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转体2和盖板3接触之间的中部开设供水管穿过的椭圆形通槽,所述盖板3为方形柱体,所述通槽在第一螺栓4方向上的最大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水管的直径;通过螺栓连接压紧转体2和盖板3,进一步压紧置于通槽中的两根并排的冷却水管。如图1和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支架1为板条状,节省支架1的材料,便于与阀塔支座贴合紧密固定,与转体固定部10相对的一端为支座固定部,支座固定部的侧面开设直角方形切口或长条形斜切口,所述直角方形切口或长条形斜切口与换流阀阀塔支座的直角处配合固定连接;支座固定部的侧面上开设两个与换流阀阀塔支座固定连接的通孔11;板条状的支架1与支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架1的支座固定部的切口与支座的直角或直线边缘配合卡位,将水管的重量通过支架1转移到支座上,降低水流冲击对板条状支架1的影响。优选地,所述支架1、转体2、盖板3、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5均为绝缘耐高温材料。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转体(2)和盖板(3);所述支架(1)的转体固定部(10)和转体(2)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栓(5)可拆卸连接,转体固定部(10)上开设至少两个与第二螺栓(5)轴线方向平行的螺栓固定孔;转体(2)的另一端和盖板(3)通过第一螺栓(4)可拆卸连接,转体(2)和盖板(3)接触之间的中部开设供水管穿过的通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转体(2)和盖板(3);所述支架(1)的转体固定部(10)和转体(2)的一端通过第二螺栓(5)可拆卸连接,转体固定部(10)上开设至少两个与第二螺栓(5)轴线方向平行的螺栓固定孔;转体(2)的另一端和盖板(3)通过第一螺栓(4)可拆卸连接,转体(2)和盖板(3)接触之间的中部开设供水管穿过的通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为板条状,与转体固定部(10)相对的一端为阀塔支座固定部,支座固定部的侧面开设直角方形切口,所述直角方形切口与换流阀阀塔支座的直角处配合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为板条状,与转体固定部(10)相对的一端为阀塔支座固定部,支座固定部的侧面开设长条形斜切口,所述长条形斜切口与换流阀阀塔支座的边线处配合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阀阀塔水管固定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支座固定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永兴张朝辉胡忠山林康照苏远鹏王翔宇陈成苏杰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