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薄脱碳层油泵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1873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薄脱碳层油泵轴,包括泵轴本体,所述泵轴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副,所述固定环的表面通过沉头螺栓与泵轴本体上的凸起板固定连接,所述泵轴本体远离螺纹副的一侧设有固定盘,所述润滑油放置槽上靠近其开口处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封堵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等结构的配合,解决了现有油泵轴的表面没有设置耐磨件,导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泵轴的表面会出现较大程度的磨损,导致加快了油泵轴表面的脱碳效率,且油泵轴在转动时,油泵轴上的螺纹副与轴套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摩擦,不易对螺纹副的表面进行润滑,使其容易发生磨损导致其表面发生脱碳现象,从而降低了螺纹副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薄脱碳层油泵轴
本技术涉及泵轴
,具体为基于薄脱碳层油泵轴。
技术介绍
机油泵是用来使机油压力升高并保证一定的油量向各摩擦表面强制供油的装置,油泵轴是机油泵重一个重要的部件,在油泵中作为一种传动零件,油泵轴通常包括连接部和主体,传统的油泵轴产品脱碳较严重,耐疲劳性能较差,且加工过程工序繁琐、制造成本高、能源消耗高。由于现有油泵轴的表面没有设置耐磨件,导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油泵轴的表面会出现较大程度的磨损,导致加快了油泵轴表面的脱碳效率,且油泵轴在转动时,油泵轴上的螺纹副与轴套的连接处容易产生摩擦,不易对螺纹副的表面进行润滑,使其容易发生磨损导致其表面发生脱碳现象,从而降低了螺纹副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薄脱碳层油泵轴,具备通过耐磨筒的设置,增强了泵轴本体的耐磨性,提高了泵轴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简单快速的进行更换耐磨筒,而通过润滑油放置槽、封堵塞和控制件的设置,使得泵轴本体转动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控制件打开,润滑油能够流到螺纹副的表面,对螺纹副的表面进行润滑,从而减小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薄脱碳层油泵轴,包括泵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副(2),所述泵轴本体(1)的周向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板(3),所述泵轴本体(1)的表面套设有耐磨筒(4),所述耐磨筒(4)的周向内壁开设有与凸起板(3)相适配的内陷槽,所述螺纹副(2)的表面套设有固定环(5),所述固定环(5)的表面通过沉头螺栓(6)与泵轴本体(1)上的凸起板(3)固定连接,所述泵轴本体(1)远离螺纹副(2)的一侧设有固定盘(7),所述固定盘(7)的表面也通过沉头螺栓(6)与泵轴本体(1)上的凸起板(3)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副(2)远离固定环(5)的一端开设有润滑油放置槽(8),所述润滑...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薄脱碳层油泵轴,包括泵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本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副(2),所述泵轴本体(1)的周向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起板(3),所述泵轴本体(1)的表面套设有耐磨筒(4),所述耐磨筒(4)的周向内壁开设有与凸起板(3)相适配的内陷槽,所述螺纹副(2)的表面套设有固定环(5),所述固定环(5)的表面通过沉头螺栓(6)与泵轴本体(1)上的凸起板(3)固定连接,所述泵轴本体(1)远离螺纹副(2)的一侧设有固定盘(7),所述固定盘(7)的表面也通过沉头螺栓(6)与泵轴本体(1)上的凸起板(3)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副(2)远离固定环(5)的一端开设有润滑油放置槽(8),所述润滑油放置槽(8)的内壁开设有出油孔,且出油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控制件(9),所述润滑油放置槽(8)上靠近其开口处的内壁可拆卸连接有封堵塞(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薄脱碳层油泵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板(3)的数量为四个,且数量为四个的凸起板(3)等间距分布在泵轴本体(1)的周向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薄脱碳层油泵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放置槽(8)上靠近其开口处的周向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润滑油放置槽(8)的内壁通过内螺纹与封堵塞(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挺潘雨松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万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