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自动开关的智能病房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10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自动开关的智能病房门,其结构包括门框、门板、闭门器、连杆、臂杆、电源线、连杆固定座、净化装置和主控板,通过设置净化装置于门板内上端,内置有负离子发生器,由高压连接线通电到树脂内,接着由释放管到碳毛刷释放出大量负离子,由风机进行吹出,对病房内空气进行高效净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对病房内空气进行快速净化的问题,通过设置主控板于门板背面中部,内置有风机,能将病房空气进行抽取,到内置的温湿传感器以及二氧化碳传感器进行感应,并且由微处理器将感应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显示屏上进行显示,无线收发模块能将电信号无线传输至控制室内进行显示,解决了智能监测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自动开关的智能病房门
本技术涉及医院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自动开关的智能病房门。
技术介绍
门是指建筑物的出入口或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门是分割有限空间的一种实体,它的作用是可以连接和关闭两个或多个空间的出入口,在医院也需要用到门,对病房进行各隔开,并且便于自动开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便于自动开关的智能病房门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不能对病房内空气进行快速净化,并且智能监测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便于自动开关的智能病房门,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病房内空气进行快速净化,并且智能监测性差的问题,达到了能快速高效的对病房内空气进行净化,并且能对病房内空气进行监测以及能无线推送至控制室内的有益效果。(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自动开关的智能病房门,包括门框、门板、闭门器、连杆、臂杆、电源线、连杆固定座、净化装置和主控板,所述门框内左端与门板进行铰链连接,所述门板内上端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门板背面上端与闭门器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闭门器顶端中部与臂杆进行垂直插接,所述臂杆顶部左端通过插杆与连杆进行垂直插接,所述连杆背面与连杆固定座进行垂直螺栓连接,并且连杆固定座背面与门框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门框底部左侧设置有电源线,所述门板背面中部设置有主控板,所述净化装置由主体、排气窗、进气窗、第一风机、负离子发生器、树脂、高压连接线、散热块、释放管和碳毛刷组成,所述主体顶部与排气窗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主体底部与进气窗进行垂直焊接,所述主体内右端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左端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内中部与树脂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树脂顶部右后端设置有高压连接线,所述高压连接线左端设置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前端面粘接有释放管,所述释放管顶部与碳毛刷进行垂直粘接,所述主体左右两端设置与门板进行垂直粘接,所述主控板由板体、显示屏、透气窗、控制按钮、温湿传感器、第二风机、二氧化碳传感器、PCB板、微处理器和无线收发模块组成,所述板体前端面上端与显示屏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显示屏底部焊接有透气窗,所述透气窗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板体内中部左端与温湿传感器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温湿传感器右侧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右侧粘接有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板体内下端与PCB板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PCB板前端面左上端焊接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右侧下端焊接有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电源线、第一风机、负离子发生器、显示屏、控制按钮、温湿传感器、第二风机、二氧化碳传感器和无线收发模块均与微处理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窗和进气窗内网格尺寸相同,并且排气窗和进气窗内单个网格尺寸为7*7平方毫米。进一步的,所述散热块均设置有四块,并且四块散热块呈前后分布。进一步的,所述释放管与碳毛刷均设置有两组,并且释放管与碳毛刷均匀分布于树脂顶部前端。进一步的,所述板体内表面粘接有一层导热硅胶层,并且导热硅胶层厚度为4mm。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收发模块最大传输距离为500m,并且无线收发模块最大传输速度为2M/S。进一步的,所述风机采用CY067型号。进一步的,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采用WMT-22001型号。进一步的,所述温湿传感器采用PT100型号。进一步的,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采用SRH-10型号。进一步的,所述无线收发模块采用JF24D型号。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采用S1C17F57F型号。(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对病房内空气进行快速净化的问题,通过设置净化装置于门板内上端,内置有负离子发生器,由高压连接线通电到树脂内,接着由释放管到碳毛刷释放出大量负离子,由风机进行吹出,对病房内空气进行高效净化,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对病房内空气进行快速净化的问题,达到了能快速高效的对病房内空气进行净化的有益效果。2)、为解决智能监测性差的问题,通过设置主控板于门板背面中部,内置有风机,能将病房空气进行抽取,到内置的温湿传感器以及二氧化碳传感器进行感应,并且由微处理器将感应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显示屏上进行显示,无线收发模块能将电信号无线传输至控制室内进行显示,解决了智能监测性差的问题,达到了能对病房内空气进行监测以及能无线推送至控制室内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净化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主控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主控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门框-1、门板-2、净化装置-3、闭门器-4、连杆-5、臂杆-6、电源线-7、连杆固定座-8、主控板-9、主体-31、排气窗-32、进气窗-33、第一风机-34、负离子发生器-35、树脂-36、高压连接线-37、散热块-38、释放管-39、碳毛刷-310、板体-91、显示屏-92、透气窗-93、控制按钮-94、温湿传感器-95、第二风机-96、二氧化碳传感器-97、PCB板-98、微处理器-99、无线收发模块-910。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方案中:净化装置3、主控板9、主体31、排气窗32、进气窗33、第一风机34、负离子发生器35、树脂36、高压连接线37、散热块38、释放管39、碳毛刷310、板体91、显示屏92、透气窗93、控制按钮94、温湿传感器95、第二风机96、二氧化碳传感器97、PCB板98、微处理器99和无线收发模块910为本技术含有实质创新性构件。门框1、门板2、闭门器4、连杆5、臂杆6、电源线7和连杆固定座8为实现本技术技术方案必不可少的连接性构件。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与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自动开关的智能病房门:包括门框1、门板2、闭门器4、连杆5、臂杆6、电源线7、连杆固定座8、净化装置3和主控板9,门框1内左端与门板2进行铰链连接,门板2内上端设置有净化装置3,门板2背面上端与闭门器4进行垂直螺栓连接,闭门器4顶端中部与臂杆6进行垂直插接,臂杆6顶部左端通过插杆与连杆5进行垂直插接,连杆5背面与连杆固定座8进行垂直螺栓连接,并且连杆固定座8背面与门框1进行垂直螺栓连接,门框1底部左侧设置有电源线7,门板2背面中部设置有主控板9,净化装置3由主体31、排气窗32、进气窗33、第一风机34、负离子发生器35、树脂36、高压连接线37、散热块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自动开关的智能病房门,包括门框(1)、门板(2)、闭门器(4)、连杆(5)、臂杆(6)、电源线(7)和连杆固定座(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装置(3)和主控板(9),所述门框(1)内左端与门板(2)进行铰链连接,所述门板(2)内上端设置有净化装置(3),所述门板(2)背面上端与闭门器(4)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闭门器(4)顶端中部与臂杆(6)进行垂直插接,所述臂杆(6)顶部左端通过插杆与连杆(5)进行垂直插接,所述连杆(5)背面与连杆固定座(8)进行垂直螺栓连接,并且连杆固定座(8)背面与门框(1)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门框(1)底部左侧设置有电源线(7),所述门板(2)背面中部设置有主控板(9),所述净化装置(3)由主体(31)、排气窗(32)、进气窗(33)、第一风机(34)、负离子发生器(35)、树脂(36)、高压连接线(37)、散热块(38)、释放管(39)和碳毛刷(310)组成,所述主体(31)顶部与排气窗(32)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主体(31)底部与进气窗(33)进行垂直焊接,所述主体(31)内右端设置有第一风机(34),所述第一风机(34)左端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35),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5)内中部与树脂(36)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树脂(36)顶部右后端设置有高压连接线(37),所述高压连接线(37)左端设置有散热块(38),所述散热块(38)前端面粘接有释放管(39),所述释放管(39)顶部与碳毛刷(310)进行垂直粘接,所述主体(31)左右两端设置与门板(2)进行垂直粘接,所述主控板(9)由板体(91)、显示屏(92)、透气窗(93)、控制按钮(94)、温湿传感器(95)、第二风机(96)、二氧化碳传感器(97)、PCB板(98)、微处理器(99)和无线收发模块(910)组成,所述板体(91)前端面上端与显示屏(92)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显示屏(92)底部焊接有透气窗(93),所述透气窗(93)底部设置有控制按钮(94),所述板体(91)内中部左端与温湿传感器(95)进行垂直焊接,所述温湿传感器(95)右侧设置有第二风机(96),所述第二风机(96)右侧粘接有二氧化碳传感器(97),所述板体(91)内下端与PCB板(98)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PCB板(98)前端面左上端焊接有微处理器(99),所述微处理器(99)右侧下端焊接有无线收发模块(910),所述电源线(7)、第一风机(34)、负离子发生器(35)、显示屏(92)、控制按钮(94)、温湿传感器(95)、第二风机(96)、二氧化碳传感器(97)和无线收发模块(910)均与微处理器(99)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自动开关的智能病房门,包括门框(1)、门板(2)、闭门器(4)、连杆(5)、臂杆(6)、电源线(7)和连杆固定座(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净化装置(3)和主控板(9),所述门框(1)内左端与门板(2)进行铰链连接,所述门板(2)内上端设置有净化装置(3),所述门板(2)背面上端与闭门器(4)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闭门器(4)顶端中部与臂杆(6)进行垂直插接,所述臂杆(6)顶部左端通过插杆与连杆(5)进行垂直插接,所述连杆(5)背面与连杆固定座(8)进行垂直螺栓连接,并且连杆固定座(8)背面与门框(1)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门框(1)底部左侧设置有电源线(7),所述门板(2)背面中部设置有主控板(9),所述净化装置(3)由主体(31)、排气窗(32)、进气窗(33)、第一风机(34)、负离子发生器(35)、树脂(36)、高压连接线(37)、散热块(38)、释放管(39)和碳毛刷(310)组成,所述主体(31)顶部与排气窗(32)进行垂直螺栓连接,所述主体(31)底部与进气窗(33)进行垂直焊接,所述主体(31)内右端设置有第一风机(34),所述第一风机(34)左端设置有负离子发生器(35),所述负离子发生器(35)内中部与树脂(36)进行垂直粘接,所述树脂(36)顶部右后端设置有高压连接线(37),所述高压连接线(37)左端设置有散热块(38),所述散热块(38)前端面粘接有释放管(39),所述释放管(39)顶部与碳毛刷(310)进行垂直粘接,所述主体(31)左右两端设置与门板(2)进行垂直粘接,所述主控板(9)由板体(91)、显示屏(92)、透气窗(93)、控制按钮(94)、温湿传感器(95)、第二风机(96)、二氧化碳传感器(97)、PCB板(98)、微处理器(99)和无线收发模块(910)组成,所述板体(91)前端面上端与显示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丽红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高谦机械产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