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管支撑的可周转组装式泵管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7052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立管支撑的可周转组装式泵管体系,包括基本装配单元、组装在基本装配单元底部的底部装配单元和组装在基本装配单元顶部的顶部装配单元;基本装配单元包括泵管(1)、立管(2)、环管(3)、紧固索(4)、紧固件(6)和固定环(7);底部装配单元包括底座立管(9)、泵管弯管(12)和水平泵管(13);顶部装配单元包括对应安装在若干根立管(2)顶部的若干个顶环(10),吊装用的固定绳(11)能通过顶环(10)与泵管体系连接后固定于现场固定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快速组装并便捷有效的辅助现场混凝土施工,缩短混凝土工期,并起到成品保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立管支撑的可周转组装式泵管体系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输送泵管体系,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立管支撑的可周转组装式泵管体系。
技术介绍
在大面积厂房屋面、楼面、机械间和高层建筑屋面、楼面混凝土工程等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受限,无法直接使用汽车泵施工,往往需要在楼内布置泵管,再使用车载泵施工混凝土。由于泵管立管需进行固定,一般需在楼内使用钢管脚手架作为支撑体系,将泵管固定在脚手架内,而如果层高过高,还需要进行抱柱顶梁等加固措施,施工速度慢,且转换浇筑位置时还需重新搭设架体,造成了大量的用工浪费,如有跑浆等问题,还会污染周围成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立管支撑的可周转组装式泵管体系,能快速组装并便捷有效的辅助现场混凝土施工,缩短混凝土工期,并起到成品保护的作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立管支撑的可周转组装式泵管体系,包括基本装配单元、组装在基本装配单元底部的底部装配单元和组装在基本装配单元顶部的顶部装配单元;基本装配单元包括泵管、立管、环管、紧固索、紧固件和固定环;若干根立管间隔分布在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立管支撑的可周转组装式泵管体系,其特征是:包括基本装配单元、组装在基本装配单元底部的底部装配单元和组装在基本装配单元顶部的顶部装配单元;基本装配单元包括泵管(1)、立管(2)、环管(3)、紧固索(4)、紧固件(6)和固定环(7);若干根立管(2)间隔分布在环管(3)的内壁上,若干根环管(3)沿立管(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形成管笼组件;若干个固定环(7)分别间隔设置在泵管(1)的外壁上,紧固索(4)贯穿固定环(7)并绕过立管(2),紧固索(4)的两端通过紧固件(6)连接固定,使泵管(1)能通过若干根紧固索(4)设置在管笼组件内;底部装配单元包括底座立管(9)、泵管弯管(12)和水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立管支撑的可周转组装式泵管体系,其特征是:包括基本装配单元、组装在基本装配单元底部的底部装配单元和组装在基本装配单元顶部的顶部装配单元;基本装配单元包括泵管(1)、立管(2)、环管(3)、紧固索(4)、紧固件(6)和固定环(7);若干根立管(2)间隔分布在环管(3)的内壁上,若干根环管(3)沿立管(2)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形成管笼组件;若干个固定环(7)分别间隔设置在泵管(1)的外壁上,紧固索(4)贯穿固定环(7)并绕过立管(2),紧固索(4)的两端通过紧固件(6)连接固定,使泵管(1)能通过若干根紧固索(4)设置在管笼组件内;底部装配单元包括底座立管(9)、泵管弯管(12)和水平泵管(13);若干根底座立管(9)分别对应连接在若干根立管(2)的底部,若干根底座立管(9)向管笼组件外下方倾斜设置,形成锥形底部支撑结构;水平泵管(13)的一端通过泵管弯管(12)连接在泵管(1)的下端,水平泵管(13)的另一端延伸到锥形底部支撑结构的外部;顶部装配单元包括对应安装在若干根立管(2)顶部的若干个顶环(10),吊装用的固定绳(11)能通过顶环(10)与泵管体系连接后固定于现场固定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宸乔立华韩明玉林群山霍立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