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9983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包括降标高梁体、结构楼板和楼板面筋,所述楼板面筋水平浇筑于结构楼板的内部,且结构楼板遇所述降标高梁体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结构楼板内的楼板面筋铺设于降标高梁体的上端面或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为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体提出了明确的构造做法,另一方面该构造通过拉通结构楼板内楼板面筋提高了各功能房间结构楼板与降标高梁体的连接可靠性,保证了结构楼板与降标高梁体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和稳定牢固性,且该连接构造结构简单,实施可行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结构楼板铺设于梁体框架的顶部,为了满足不同房间的功能需求,往往需要将结构楼板板面设计成不同的高度。为了满足不同房间对建筑楼面降板的要求,往往将不同房间梁体的顶部预先设计为不同程度的降标高结构,这就导致不同房间的结构楼板铺设时会遇到梁体顶部低于楼板上端面的情况。现有技术中,关于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体的铺设方式并没有明确做法,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系列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系列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一方面为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体提出了明确的构造做法,另一方面该构造通过拉通结构楼板内楼板面筋提高了各功能房间结构楼板与降标高梁体的连接可靠性,保证了结构楼板与降标高梁体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和稳定牢固性,且该连接构造结构简单,实施可行性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包括降标高梁体、结构楼板和楼板面筋,所述楼板面筋水平浇筑于结构楼板的内部,且结构楼板遇所述降标高梁体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结构楼板内的楼板面筋铺设于降标高梁体的上端面或上方。本技术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一方面为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体提出了明确的构造做法,另一方面该构造通过拉通结构楼板内楼板面筋提高了各功能房间结构楼板与降标高梁体的连接可靠性,保证了结构楼板与降标高梁体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和稳定牢固性,且该连接构造结构简单,实施可行性高。为了保证该连接构造的顺利应用实施,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降标高梁体包括凸角中梁、平直中梁或外侧梁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结构楼板上端面与所述降标高梁体上端面的间距为30mm以下时,所述结构楼板遇所述凸角中梁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结构楼板内的楼板面筋设为异型“Z”字形结构,且该楼板面筋的高位平直段位于所述结构楼板内部、该楼板面筋的倾斜段和低位平直段均位于所述凸角中梁内部;所述结构楼板遇所述平直中梁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结构楼板内的楼板面筋垂直平铺于所述平直中梁的上端面;所述结构楼板遇所述外侧梁体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结构楼板内的楼板面筋一端垂直平铺于所述外侧梁体的上端面,且楼板面筋的端部设有向外侧梁体内部延伸的第一竖直折弯段。结构楼板上端面与降标高梁体上端面的间距为30mm以下时,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通过拉通结构楼板内楼板面筋的做法即可,且该连接构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保证了该连接构造的顺利应用实施。为了保证该连接构造的顺利应用实施,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降标高梁体包括凸角中梁、平直中梁或外侧梁体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结构楼板上端面与所述降标高梁体上端面的间距范围为30~100mm时,还包括若干第一水平加强筋,所述结构楼板遇所述凸角中梁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沿凸角中梁的长度方向平铺于凸角中梁的上端面,所述结构楼板内的楼板面筋的一端垂直平铺于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的上方,且楼板面筋的端部设有向凸角中梁内部延伸的第二竖直折弯段;所述结构楼板遇所述平直中梁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沿平直中梁的长度方向平铺于平直中梁的上端面,所述结构楼板内的楼板面筋垂直平铺于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的上方;所述结构楼板遇所述外侧梁体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沿外侧梁体的长度方向平铺于所述外侧梁体的上端面,所述结构楼板内的楼板面筋一端垂直平铺于所述第一水平加强筋的上方,且楼板面筋的端部设有向外侧梁体内部延伸的第一竖直折弯段。结构楼板上端面与降标高梁体上端面的间距范围为30~100mm时,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通过拉通结构楼板内楼板面筋,同时在降标高梁体顶部铺设第一水平加强筋,该连接构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保证了该连接构造的顺利应用实施。为了进一步保证结构楼板与降标高梁体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结构楼板遇所述凸角中梁连接处的构造还包括位于所述凸角中梁上端的第二水平加强筋,所述第二水平加强筋的末端垂直贯穿凸角中梁并延伸至结构楼板的内部。第二水平加强筋保证了结构楼板与凸角中梁的整体连接性,进一步提高了结构楼板与凸角中梁连接处的结构强度。为了保证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体连接处的牢固稳定性,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竖直折弯段和第二竖直折弯段的长度均为所在楼板面筋直径的15倍以上。第一竖直折弯段或第二竖直折弯段保证了楼板面筋与降标高梁体的整体连接牢固性,保证了结构楼板与降标高梁体连接处的牢固稳定性。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一方面为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体提出了明确的构造做法,另一方面该构造通过拉通结构楼板内楼板面筋提高了各功能房间结构楼板与降标高梁体的连接可靠性,保证了结构楼板与降标高梁体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和稳定牢固性,且该连接构造结构简单,实施可行性高。2、结构楼板上端面与降标高梁体上端面的间距为30mm以下时,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通过拉通结构楼板内楼板面筋的做法即可,且该连接构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保证了该连接构造的顺利应用实施。3、结构楼板上端面与降标高梁体上端面的间距范围为30~100mm时,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通过拉通结构楼板内楼板面筋,同时在降标高梁体顶部铺设第一水平加强筋,该连接构造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保证了该连接构造的顺利应用实施。4、第二水平加强筋保证了结构楼板与凸角中梁的整体连接性,进一步提高了结构楼板与凸角中梁连接处的结构强度。5、第一竖直折弯段或第二竖直折弯段保证了楼板面筋与降标高梁体的整体连接牢固性,保证了结构楼板与降标高梁体连接处的牢固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结构楼板遇凸角中梁的连接构造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结构楼板遇平直中梁的连接构造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结构楼板遇外侧梁体的连接构造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结构楼板遇凸角中梁的连接构造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结构楼板遇平直中梁的连接构造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中结构楼板遇外侧梁体的连接构造示意图。图中:1、降标高梁体;2、结构楼板;3、楼板面筋;4、第一水平加强筋;5、第二水平加强筋;1-1、凸角中梁;1-2、平直中梁;1-3、外侧梁体;3-1、第一竖直折弯段;3-2、第二竖直折弯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技术是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包括降标高梁体1、结构楼板2和楼板面筋3,所述楼板面筋3水平浇筑于结构楼板2的内部,且结构楼板2遇所述降标高梁体1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结构楼板2内的楼板面筋3铺设于降标高梁体1的上端面或上方。所述降标高梁体1包括凸角中梁1-1、平直中梁1-2或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标高梁体(1)、结构楼板(2)和楼板面筋(3),所述楼板面筋(3)水平浇筑于结构楼板(2)的内部,且结构楼板(2)遇所述降标高梁体(1)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结构楼板(2)内的楼板面筋(3)铺设于降标高梁体(1)的上端面或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标高梁体(1)、结构楼板(2)和楼板面筋(3),所述楼板面筋(3)水平浇筑于结构楼板(2)的内部,且结构楼板(2)遇所述降标高梁体(1)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结构楼板(2)内的楼板面筋(3)铺设于降标高梁体(1)的上端面或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标高梁体(1)包括凸角中梁(1-1)、平直中梁(1-2)或外侧梁体(1-3)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结构楼板(2)上端面与所述降标高梁体(1)上端面的间距为30mm以下时,
所述结构楼板(2)遇所述凸角中梁(1-1)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结构楼板(2)内的楼板面筋(3)设为异型“Z”字形结构,且该楼板面筋(3)的高位平直段位于所述结构楼板(2)内部、该楼板面筋(3)的倾斜段和低位平直段均位于所述凸角中梁(1-1)内部;
所述结构楼板(2)遇所述平直中梁(1-2)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结构楼板(2)内的楼板面筋(3)垂直平铺于所述平直中梁(1-2)的上端面;
所述结构楼板(2)遇所述外侧梁体(1-3)连接处的构造为所述结构楼板(2)内的楼板面筋(3)一端垂直平铺于所述外侧梁体(1-3)的上端面,且楼板面筋(3)的端部设有向外侧梁体(1-3)内部延伸的第一竖直折弯段(3-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楼板遇降标高梁的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标高梁体(1)包括凸角中梁(1-1)、平直中梁(1-2)或外侧梁体(1-3)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所述结构楼板(2)上端面与所述降标高梁体(1)上端面的间距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效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筑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