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98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于地面底下的进水腔和雨水收集腔,进水腔内侧壁通过第一水管连通雨水收集腔内侧壁,进水腔下端连通有初水过滤腔,其特征在于:初水过滤腔内设有可对初水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装置,初水过滤腔下端内侧壁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连通第一水泵,第一水泵远离第一出水管一端连通下水道,第一水管内侧壁设有可对雨水进行再次过滤的第二过滤装置,第一水管内侧壁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水泵做功的第一水流感应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
,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市政工程中的排水系统分为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中的雨水不断排放到河流,沿海城市的雨水排水系统中的雨水排放到大海。这些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浪费。所以设计一种城市雨水收集过滤装置就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有效将雨水进行收集的雨水收集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于地面底下的进水腔和雨水收集腔,进水腔内侧壁通过第一水管连通雨水收集腔内侧壁,进水腔下端连通有初水过滤腔,其特征在于:初水过滤腔内设有可对初水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装置,初水过滤腔下端内侧壁设有第一出水口,第一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连通第一水泵,第一水泵远离第一出水管一端连通下水道,第一水管内侧壁设有可对雨水进行再次过滤的第二过滤装置,第一水管内侧壁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水泵做功的第一水流感应装置。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结构对比具有以下的优点:r>本技术的一种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于地面底下的进水腔(1)和雨水收集腔(2),所述进水腔(1)内侧壁通过第一水管(3)连通雨水收集腔(2)内侧壁,所述进水腔(1)下端连通有初水过滤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水过滤腔(4)内设有可对初水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装置(5),所述初水过滤腔(4)下端内侧壁设有第一出水口(41),所述第一出水口(41)通过第一出水管(42)连通第一水泵(43),所述第一水泵(43)远离第一出水管(42)一端连通下水道,所述第一水管(3)内侧壁设有可对雨水进行再次过滤的第二过滤装置(6),所述第一水管(3)内侧壁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水泵(43)做功的第一水流感应装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设于地面底下的进水腔(1)和雨水收集腔(2),所述进水腔(1)内侧壁通过第一水管(3)连通雨水收集腔(2)内侧壁,所述进水腔(1)下端连通有初水过滤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水过滤腔(4)内设有可对初水进行过滤的第一过滤装置(5),所述初水过滤腔(4)下端内侧壁设有第一出水口(41),所述第一出水口(41)通过第一出水管(42)连通第一水泵(43),所述第一水泵(43)远离第一出水管(42)一端连通下水道,所述第一水管(3)内侧壁设有可对雨水进行再次过滤的第二过滤装置(6),所述第一水管(3)内侧壁还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水泵(43)做功的第一水流感应装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水过滤腔(4)上端设于与进水腔(1)下端连通的第一通孔(44),所述第一过滤装置(5)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初水过滤腔(4)底部的滑动杆(51),所述滑动杆(51)上端伸出初水过滤腔(4)延伸至进水腔(1)中部,所述滑动杆(51)外侧壁滑动连接有轴套(52),所述轴套(52)下端横向设有泡沫底座(53),所述轴套(52)上端外侧壁和泡沫底座(53)上端面远离轴套(52)一侧之间设有方便雨水滑动至第一水管(3)的倾斜导向面板(54),所述滑动杆(51)上端外侧壁设有防止轴套(52)滑出滑动杆(51)的限位挡块(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6)包括设于第一水管(3)靠近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甬梁
申请(专利权)人: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