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及道路养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91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及道路养护设备,包括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和可相对转动的内筒和外筒;外筒套设在内筒外,与内筒外壁形成一夹层空间;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布置在内筒与外筒之间的夹层中,且分别位于内筒两侧,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与内筒的中心轴相互平行;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上分别设置有搅拌轴叶片;内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烘干加热叶片,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排列的内筒搅拌叶片;第一侧搅拌轴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筒的旋转方向相同,第二侧搅拌轴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筒的旋转方向相反。搅拌轴和内筒间的差动搅拌,增强了滚筒的搅拌能力,使混合料拌制更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及道路养护设备
本技术属于道路养护设备
,涉及一种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及道路养护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各行各业都在寻求解决之道,而作为国家发展重要行业之一的工程机械行业,尤其是道路修建和养护行业,解决的办法是研发新型设备~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连续式双滚筒沥青搅拌设备在国外已得到广泛运用,但在我国,对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研究较晚,又因原材料等问题迟迟未能投入市场。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严重化,学者们再次将目光投入了自身条件优越的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因连续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的搅拌时长得不到保证,导致混合料的质量问题,因此设备的搅拌性能并不是最好。
技术实现思路
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及道路养护设备,以提高其拌和能力。在建筑材料的混合搅拌设备中,“双卧轴”搅拌比之“单卧轴”搅拌更为优秀是公知的事实。所以国内外工程界使用的多数为“双卧轴”搅拌,这是由于双卧轴搅拌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其搅拌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好,那么相比“双卧轴”搅拌,“三卧轴”搅拌性能更好。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包括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和可相对转动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外筒套设在内筒外,与内筒外壁形成一夹层空间;所述内筒的中心轴倾斜布置,使内筒和外筒的两端形成一高端和一低端;所述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布置在内筒与外筒之间的夹层中,且分别位于内筒两侧,所述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与内筒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上分别设置有搅拌轴叶片;所述夹层包括环形区域以及用于设置第一侧搅拌轴的第一区域,用于设置第二侧搅拌轴的第二区域;内筒的高端为敞开的骨料入口,内筒的低端筒壁上设置有贯通内筒内部与外部夹层空间的卸料口;内筒的内壁上设置有烘干加热叶片,内筒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排列的内筒搅拌叶片;外筒筒壁上设置有与夹层空间形成贯通的进料口和成品料出口,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侧搅拌轴上方,且靠近外筒的低端;所述成品料出口位于外筒的高端,且靠近第二侧搅拌轴旁;在与所述成品料出口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内筒外壁上设置有出料叶片;所述第一侧搅拌轴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筒的旋转方向相同,第二侧搅拌轴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筒的旋转方向相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的直径相近,所述内筒的外径与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的直径比为2~9;内筒上内筒搅拌叶片的排数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上搅拌轴叶片的排数之比定义为“差动比”,所述的差动比为非整数,且内筒和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的转速比等于差动比。进一步的,内筒上内筒搅拌叶片的排数为十五,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上搅拌轴叶片的排数为四,差动比等于3.7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的轴心与内筒轴心的连线的夹角α在100°~140°,优选1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上的内筒搅拌叶片由低端向高端方向螺旋排列;内筒搅拌叶片与内筒的轴向夹角在10°~45°;所述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上的搅拌轴叶片由低端向高端方向螺旋排列,且螺旋的旋向相反;搅拌轴叶片的轴向夹角在20°~4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轴叶片布置在内筒搅拌叶片相应两排的中间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筒中心轴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10°。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料口有多个,包括RAP料入口、沥青入口、粉料入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还包括滚圈,所述内筒的两端露于外筒外部的区域分别设置滚圈,所述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露于外筒外部的区域分别设置滚圈,通过滚圈转动使内筒、第一侧搅拌轴、第二侧搅拌轴相对于外筒转动。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道路养护设备,包括所述的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及道路养护设备,内筒对搅拌轴的速比等于“差动比”的值,在驱动系统作用下,靠近旧料入口的搅拌轴沿料进入夹层的方向转动,对RAP料、沥青和粉料起到预搅拌的作用,内筒的转向与第一侧搅拌轴相同,另外第二侧搅拌轴的转向与它们相反。这样的结构组合,可以承担沥青混合料加工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的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的去掉外筒后的视图;图3为实施例的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的去掉外筒后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的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的剖视图;图中:外筒1、滚圈2、骨料入口3、成品料出口4、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RAP料入口7、沥青入口8、粉料入口9;搅拌轴叶片10、内筒搅拌叶片11、内筒12、烘干加热叶片13、出料叶片14、卸料口15、夹层16:第一区域16-1、第二区域16-2、环形区域16-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包括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和可相对转动的内筒12和外筒1;如图1、图4所示,所述外筒1套设在内筒12外,与内筒12外壁形成一夹层16空间;所述内筒12的中心轴倾斜布置,使内筒和外筒的两端形成一高端和一低端;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布置在内筒12与外筒1之间的夹层16中,且分别位于内筒12两侧,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和可相对转动的内筒(12)和外筒(1);/n所述外筒(1)套设在内筒(12)外,与内筒(12)外壁形成一夹层(16)空间;所述内筒(12)的中心轴倾斜布置,使内筒和外筒的两端形成一高端和一低端; 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布置在内筒(12)与外筒(1)之间的夹层(16)中,且分别位于内筒(12)两侧,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与内筒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上分别设置有搅拌轴叶片(10);/n所述夹层(16)包括环形区域(16-3)以及用于设置第一侧搅拌轴(5)的第一区域(16-1),用于设置第二侧搅拌轴(6)的第二区域(16-2);/n内筒(12)的高端为敞开的骨料入口(3),内筒(12)的低端筒壁上设置有贯通内筒内部与外部夹层空间的卸料口(15);内筒(12)的内壁上设置有烘干加热叶片(13),内筒(12)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排列的内筒搅拌叶片(11);/n外筒(1)筒壁上设置有与夹层空间形成贯通的进料口和成品料出口(4),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上方,且靠近外筒(1)的低端;所述成品料出口(4)位于外筒(1)的高端,且靠近第二侧搅拌轴(6)旁;/n在与所述成品料出口(4)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内筒(12)外壁上设置有出料叶片(14);/n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筒(12)的旋转方向相同,第二侧搅拌轴(6)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筒(12)的旋转方向相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和可相对转动的内筒(12)和外筒(1);
所述外筒(1)套设在内筒(12)外,与内筒(12)外壁形成一夹层(16)空间;所述内筒(12)的中心轴倾斜布置,使内筒和外筒的两端形成一高端和一低端;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布置在内筒(12)与外筒(1)之间的夹层(16)中,且分别位于内筒(12)两侧,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与内筒的中心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上分别设置有搅拌轴叶片(10);
所述夹层(16)包括环形区域(16-3)以及用于设置第一侧搅拌轴(5)的第一区域(16-1),用于设置第二侧搅拌轴(6)的第二区域(16-2);
内筒(12)的高端为敞开的骨料入口(3),内筒(12)的低端筒壁上设置有贯通内筒内部与外部夹层空间的卸料口(15);内筒(12)的内壁上设置有烘干加热叶片(13),内筒(12)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排列的内筒搅拌叶片(11);
外筒(1)筒壁上设置有与夹层空间形成贯通的进料口和成品料出口(4),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上方,且靠近外筒(1)的低端;所述成品料出口(4)位于外筒(1)的高端,且靠近第二侧搅拌轴(6)旁;
在与所述成品料出口(4)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内筒(12)外壁上设置有出料叶片(14);
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筒(12)的旋转方向相同,第二侧搅拌轴(6)的旋转方向与所述内筒(12)的旋转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差动三卧轴式沥青混合料搅拌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2)的外径与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的直径比为2~9,所述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的直径相近;
和/或,内筒(12)上内筒搅拌叶片(11)的排数第一侧搅拌轴(5)、第二侧搅拌轴(6)上搅拌轴叶片(10)的排数之比定义为“差动比”,所述的差动比为非整数,且内筒(12)和第一侧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化杰赵玲瑛焦生杰仙凯李家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