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炉用的料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85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炉用的料框,包括框体,框体包括边框、框底、框顶;边框、框底、框顶均设若干减重孔。该热处理炉用的料框设置多个减重孔,减轻了料框的重量,有效降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无价值能耗,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处理炉用的料框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料框。
技术介绍
低压缸盖铸件浇注完成后,需对铸件进行固溶、淬火、时效热处理以达到相应的机械性能,采用隧道式热处理炉进行热处理需将铸件装入料框内,料框与铸件同时在炉内进行固溶、淬火、时效,料框会消耗掉一部分热能。目前,随着制造也竞争愈演愈烈,如何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成为各个企业的重点研究课题。以往T6隧道式热处理炉的料框为减少在高低温处理过程中变形开裂,料框采用矩形管材进行焊接制作以减少开裂风险,从而导致料框重量达到所装铸件重量的3/4左右,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无价值能耗约占2/5,造成能耗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处理炉用的料框,其通过在料框上开设多个减重孔的方式有效解决因料框过重而导致的无价值能耗过多的问题,达到降低生产线能耗成本的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热处理炉用的料框,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边框、框底、框顶;所述边框、框底、框顶均设若干减重孔,所述边框包括主立柱,上部连接横梁,以及下部连接横梁;所述上部连接横梁与所述下部连接横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上部连接横梁、下部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主立柱连接;所述上部连接横梁与所述下部连接横梁之间设有副立柱;所述副立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部连接横梁、下部连接横梁连接,以减轻料框重量,有效降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无价值能耗。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部连接横梁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立柱连接。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横梁下部设有若干第一横梁凹槽;所述第二横梁上部设有若干第二横梁凹槽;所述第一横梁凹槽与所述第二横梁凹槽之间焊接有叉车卡槽;所述第二横梁下部设有输送线导向槽。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底设有若干托板和若干托板连接梁,所述托板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所述托板连接于相邻两根托板连接梁之间。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板底部设有托板支撑梁,所述托板支撑梁与所述叉车卡槽上部焊接。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顶设有若干相互交叉的隔条。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通过在料框上设置多个减重孔,减轻了料框的重量,有效降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无价值能耗,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部连接横梁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横梁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横梁结构示意图;图5为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配合形成的叉车孔结构示意图;图6为主立柱结构示意图;图7为副立柱结构示意图图8为托板结构示意图;图9为托板连接梁结构示意图;图10为隔条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部连接横梁;2—主立柱;3—副立柱;4—第一横梁;5—第二横梁;6—托板连接梁;7—托板;8—隔条;11—上部连接横梁减重孔;12—隔条安装孔;31—副立柱减重孔;41—第一横梁减重孔;42—第一横梁凹槽;45—叉车卡槽;51—输送线导向槽;52—第二横梁减重孔;53—第二横梁凹槽;61—托板连接梁减重孔;62—托板连接梁通孔;71—托板减重槽;72—第一连接板;73—第二连接板;74—托板支撑梁;81—隔条减重孔;82—隔条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中的主立柱2的壁厚I采用5mm,其余的管材的壁厚W均采用2mm。如图1、图3、图4、图5、图8所示,一种热处理炉用的料框,包括框体,框体包括边框、框底、框顶;边框、框底、框顶均设若干减重孔,边框包括主立柱2,上部连接横梁1,以及下部连接横梁;上部连接横梁1与下部连接横梁相互平行设置,上部连接横梁1、下部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主立柱2连接;上部连接横梁1与下部连接横梁之间设有副立柱3;副立柱3的两端分别与上部连接横梁1、下部连接横梁连接,以减轻料框重量,有效降低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无价值能耗。在本实施例中,下部连接横梁包括第一横梁4、第二横梁5,第一横梁4与第二横梁5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横梁4、第二横梁5的两端分别与主立柱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梁4下部设有若干第一横梁凹槽42;第二横梁5上部设有若干第二横梁凹槽53;第一横梁凹槽42与第二横梁凹槽53之间焊接有叉车卡槽45;第二横梁5下部设有输送线导向槽51。在本实施例中,框底设有若干托板7和若干托板连接梁6,托板连接梁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4连接;托板7连接于相邻两根托板连接梁6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托板7底部设有托板支撑梁74,托板支撑梁74与叉车卡槽45上部焊接。在本实施例中,框顶设有若干相互交叉的隔条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相邻的两个上部连接横梁1相互垂直,上部连接横梁1与主立柱2垂直,下部连接横梁与主立柱2垂直,相邻的两个下部连接横梁相互垂直;上部连接横梁1通过设置在主立柱2上的上部连接横梁焊接孔21,然后焊接;另一上部连接横梁1通过设置在主立柱2上的另一上部连接横梁焊接孔24与主立柱2进行焊接;第一横梁4通过设置在主立柱2上的第一横梁焊接孔22与主立柱2进行焊接;第二横梁5通过设置在主立柱2上的第二横梁焊接孔23与主立柱2进行焊接;在主立柱2的上端设导向板,导向板主要用于叉车叉取料框堆垛导向。如图3、图4、图5所示,叉车卡槽45焊接于第一横梁凹槽42与第二横梁凹槽53之间,在第二横梁5的下部设输送线导向槽51,输送线导向槽51用于料框在热处理炉滚筒输送线上运转导向,防止料框撞炉;叉车卡槽45用于固定及导向叉车叉脚,防止叉车作业过程料框倾倒。如图8和图9,托板连接梁6焊接于叉车卡槽45之上,两个相邻托板7之间设托板连接梁6,托板7上还设有托板减重槽71,若干第一连接板72、第二连接板73,在托板7的底部还设有托板支撑梁74,托板7之间的连接通过螺栓完成,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72、第二连接板73、托板连接梁通孔,并用螺帽拧紧,方便后期更换托板7;托板支撑梁74用于支撑铸件重量,防止托板7变形;减重槽71主要是用于料框沉水淬火后快速排除水,减少水气进入时效炉内,同时降低料框重量。如图1、图7所示,副立柱3分别焊接在上部连接横梁1与下部连接横梁之间、隔条8与托板连接梁6之间,另外,在隔条8与托板连接梁6之间连接有副立柱3。如图1、图2、图10所示,在隔条8上设有隔条通孔82,隔条8的两个端部分别与设于上部连接横梁1上的隔条安装孔12连接。另外,在上部连接横梁1上设上部连接横梁减重孔11、在副立柱3上设副立柱减重孔31,在第一横梁4上设第一横梁减重孔41,在第二横梁5上设第二横梁减重孔52,在托板连接梁6上设托板连接梁减重孔61,在隔条8上设隔条减重孔81。将主立柱2的壁厚I设为5mm,其余的管材的壁厚W均设为2mm并另设若干减重孔,既能保证料框的强度,同时料框的整体重量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处理炉用的料框,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边框、框底、框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框底、框顶均设若干减重孔,所述边框包括主立柱(2),上部连接横梁(1),以及下部连接横梁;所述上部连接横梁(1)与所述下部连接横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上部连接横梁(1)、下部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主立柱(2)连接;所述上部连接横梁(1)与所述下部连接横梁之间设有副立柱(3);所述副立柱(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部连接横梁(1)、下部连接横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处理炉用的料框,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边框、框底、框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框底、框顶均设若干减重孔,所述边框包括主立柱(2),上部连接横梁(1),以及下部连接横梁;所述上部连接横梁(1)与所述下部连接横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上部连接横梁(1)、下部连接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主立柱(2)连接;所述上部连接横梁(1)与所述下部连接横梁之间设有副立柱(3);所述副立柱(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部连接横梁(1)、下部连接横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炉用的料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连接横梁包括第一横梁(4)、第二横梁(5),所述第一横梁(4)与所述第二横梁(5)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横梁(4)、第二横梁(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主立柱(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处理炉用的料框,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加亮唐晓亮舒杨谭江李浩张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