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56812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五个方格,五个方格分别为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第一主体单元、第二主体单元和集水池;所述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在第一主体单元和第二主体单元的上部设有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对的一端位于集水池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湿地建成后维护方便,当发生堵塞时可将填料单元单独取出,简单清洗后即可放回,无需将湿地模块取出维修,不影响人工湿地的正常使用;并且,通过将较易堵塞的区域处于轮休状态,湿地整体的运行效率没有受到影响,在保证湿地正常运行的同时易堵塞区域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的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的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属于湿地领域。
技术介绍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利用基质、微生物、植物形成整体,多方面协同作用处理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同时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景观价值,可提高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是一种新型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分为下行池和上行池两部分。污水先经过下行池顶部的配水管均匀的从上至下流经下行池,再由底部连通孔进入上行池,然后由下至上穿过上行池,污水经过下行池和上行池表面植物和内部填料净化后,最后由上行池表面集水管收集后排放。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因脱氮除磷能力好,目前成为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研究的热点。但是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堵塞,成为了制约其发展应用的主要问题,因此堵塞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人工湿地的填料主要建于地面以下,建成后一旦堵塞,就需重新将填料挖出、清洗、分类、再填埋,维护十分困难,耗时长,并且在维护期间,整个污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会导致废水直排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的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五个方格,五个方格分别为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第一主体单元、第二主体单元和集水池,其中,第一处理池、第一主体单元和第二处理池、第二主体单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内从上往下依次放有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三框体和第四框体,在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三框体和第四框体内分别装有第三海蛎壳过滤层、第二海蛎壳过滤层、第一海蛎壳过滤层、天然砂石过滤层,第一主体单元、第二主体单元从上往下依次放有第五框体、第六框体和第七框体,在第五框体、第六框体和第七框体内分别放有粒径从小到大的陶粒、沸石和鹅卵石;所述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的防堵塞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五个方格,五个方格分别为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第一主体单元、第二主体单元和集水池,其中,第一处理池、第一主体单元和第二处理池、第二主体单元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处理池、第二处理池内从上往下依次放有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三框体和第四框体,在第一框体、第二框体、第三框体和第四框体内分别装有第三海蛎壳过滤层、第二海蛎壳过滤层、第一海蛎壳过滤层、天然砂石过滤层,第一主体单元、第二主体单元从上往下依次放有第五框体、第六框体和第七框体,在第五框体、第六框体和第七框体内分别放有粒径从小到大的陶粒、沸石和鹅卵石;所述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在第一主体单元和第二主体单元的上部设有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的一端位于集水池中,集水池内的第一集水管和第二集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处理池和第二处理池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上分别设有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少南徐波张学军郭玉祥张建国蒋成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