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加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79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加药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药装置技术领域,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加药装置包括加药箱、连接管、立板以及出液球,连接管水平固定于加药箱底部,且立板设有两块并垂直贯穿于加药箱与连接管相接处右侧,两块立板上方均位于加药箱内壁右侧,且出液球垂直固定于连接管内部中间靠左侧;加药箱左右两面上方以及加药箱上表面均开设有边槽,且边槽内卡入有避光板,避光板覆盖于加药箱外表面中上方,且加药箱内部右上方固定有向左下方倾斜的斜管,斜管左面开设有贯穿于其右面的半圆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强药与自来水之间的充分融合/提高加药箱的隔热和避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加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药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加药装置。
技术介绍
加药装置开发生产的一款自动加药产品,主要用于电厂的锅炉给水、循环水、加联氨、磷酸盐等处理,也可用于石油、化工、环保、供水系统等行业。现有专利(申请号:CN201721376129.8)提出了一种自来水水处理加药装置,包括输水管、固定块和箱体,所述输水管与固定块的中部穿插连接,所述输水管的两端均设有法兰,所述输水管的内部穿插安装有加药管,所述加药管的底端固定设有加药头,所述加药头的一侧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开孔,所述加药管的顶端穿过固定块和箱体的箱壁置于第二内腔的内部,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与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计量泵,所述计量泵的进口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一内腔的底端连通,所述计量泵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与加药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设有开关面板,所述开关面板的表面设有计量泵旋钮开关,所述箱体的顶端穿插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顶端设有盖帽,所述计量泵通过计量泵旋钮开关与电源电性连接。这种结构虽然可以通过圆孔和凹面,再根据自来水的水流速度来实现将次氯酸钠充分融入到自来水内,这样不仅导致自来水中容易出现次氯酸钠过量或者量不足的现象,不够稳定,并且次氯酸钠化学性能不稳定,加药箱长期暴露在外,温度升高,导致次氯酸钠容易产生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加药箱加药不均匀和隔热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加药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加药装置,包括加药箱、连接管、立板以及出液球,所述连接管水平固定于加药箱底部,且所述立板设有两块并垂直贯穿于加药箱与连接管相接处右侧,两块所述立板上方均位于加药箱内壁右侧,且所述出液球垂直固定于连接管内部中间靠左侧;所述加药箱左右两面上方以及加药箱上表面均开设有边槽,且所述边槽内卡入有避光板,所述避光板覆盖于加药箱外表面中上方,且所述加药箱内部右上方固定有向左下方倾斜的斜管,所述斜管左面开设有贯穿于其右面的半圆槽,且所述半圆槽内壁粘结有隔热垫;所述出液球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出液孔,且所述出液球上方垂直插接有末端贯穿加药箱底部并与其相通的立管,所述立管顶部固定有与其相通的储液泵,且所述储液泵上方插接有与其相通的输液管,所述立管和输液管左面均螺纹连接有末端穿过加药箱左面的阀门,两个所述阀门均平行于加药箱左面;所述立板,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末端水平焊接有连杆,且所述连杆外部套入有套环,所述套环外壁四周中间均熔接有搅拌叶,且每片所述搅拌叶内部均嵌入有网格,两块所述立板左面上方均开设有圆孔。进一步的,所述加药箱内壁右侧中间位置水平固定有横杆,且所述圆孔直径大于横杆直径,两块所述立板均通过圆孔穿过横杆并套入于横杆外部中间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立板末端嵌入于连接管内部靠右侧,所述套环和搅拌叶均嵌入于连接管内部并平行于出液球右侧,且每片所述搅拌叶末端与连接管内壁间距为0.3cm。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内壁底部中部靠左侧固定有上表面中心开设有卡槽的卡块,且所述出液球末端中心固定有立块,所述立块与卡槽处于同一垂直水平线上,且所述立块末端卡入卡槽内并使得所述出液球加固于连接管内。进一步的,所述加药箱内部上方靠右侧垂直插接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液管,且所述进液管管口上方塞入有将其封闭的密封塞,所述进液管末端平行于斜管上方靠右侧并与其相通。进一步的,所述加药箱内部左侧中上方水平固定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右面与输液管管口固定,所述输液管夹于隔板与斜管之间,且所述输液管管口与斜管相通。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管右端管口外侧固定有与其相通的圆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通过半圆槽内壁的隔热垫能够起到隔热的效果,降低次氯酸钠的整体温度,保持其稳定性,再通过加药箱外表面边槽中的避光板,避光板能够有效外界的光进行减弱,避免加药箱长期处于户外而导致热量增加和光能增加,使其处于阴凉处;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两个阀门来分别控制输液管和立管的启闭,将输液管打开,再将立管关闭,输液管内的次氯酸钠将会流入储液泵内并存储在其中,而使用者需要将次氯酸钠加入自来水中时,便可以将立管通过阀门打开,储液泵中的次氯酸钠通过立管流入出液球中,而通过出液球表面的出液孔流出,通过储液泵能够避免次氯酸钠长时间储存在加热箱内部上方的斜管中,进一步避免其温度的上升;套环和搅拌叶均平行在出液球的右侧,所以出液球中的次氯酸钠流出时,根据自来水的流动,将会通过套环外壁四周的搅拌叶进行充分的搅拌混合,使其能够融入自来水中,提高其均匀度,避免自来水中的次氯酸钠出现过量或者量不足的现象,通过其中的网格能够减少搅拌叶在自来水中转动时的阻力。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斜管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加药箱;101-边槽;102-避光板;103-进液管;104-密封塞;105-阀门;106-隔板;107-斜管;108-半圆槽;109-隔热垫;110-横杆;2-连接管;201-圆盘;202-卡块;203-卡槽;3-立板;301-圆孔;302-套环;303-搅拌叶;304-网格;4-出液球;401-出液孔;402-立管;403-储液泵;404-输液管;405-立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以及“右”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加药装置,包括加药箱1、连接管2、立板3以及出液球4,连接管2水平固定于加药箱1底部,且立板3设有两块并垂直贯穿于加药箱1与连接管2相接处右侧,两块立板3上方均位于加药箱1内壁右侧,且出液球4垂直固定于连接管2内部中间靠左侧,加药箱1内部上方靠右侧垂直插接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液管103,且进液管103管口上方塞入有将其封闭的密封塞104,连接管2右端管口外侧固定有与其相通的圆盘201;具体的,通过连接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加药装置,包括加药箱(1)、连接管(2)、立板(3)以及出液球(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水平固定于加药箱(1)底部,且所述立板(3)设有两块并垂直贯穿于加药箱(1)与连接管(2)相接处右侧,两块所述立板(3)上方均位于加药箱(1)内壁右侧,且所述出液球(4)垂直固定于连接管(2)内部中间靠左侧;/n所述加药箱(1)左右两面上方以及加药箱(1)上表面均开设有边槽(101),且所述边槽(101)内卡入有避光板(102),所述避光板(102)覆盖于加药箱(1)外表面中上方,且所述加药箱(1)内部右上方固定有向左下方倾斜的斜管(107),所述斜管(107)左面开设有贯穿于其右面的半圆槽(108),且所述半圆槽(108)内壁粘结有隔热垫(109);/n所述出液球(4)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出液孔(401),且所述出液球(4)上方垂直插接有末端贯穿加药箱(1)底部并与其相通的立管(402),所述立管(402)顶部固定有与其相通的储液泵(403),且所述储液泵(403)上方插接有与其相通的输液管(404),所述立管(402)和输液管(404)左面均螺纹连接有末端穿过加药箱(1)左面的阀门(105),两个所述阀门(105)均平行于加药箱(1)左面;/n所述立板(3),两个所述立板(3)之间末端水平焊接有连杆,且所述连杆外部套入有套环(302),所述套环(302)外壁四周中间均熔接有搅拌叶(303),且每片所述搅拌叶(303)内部均嵌入有网格(304),两块所述立板(3)左面上方均开设有圆孔(3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加药装置,包括加药箱(1)、连接管(2)、立板(3)以及出液球(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2)水平固定于加药箱(1)底部,且所述立板(3)设有两块并垂直贯穿于加药箱(1)与连接管(2)相接处右侧,两块所述立板(3)上方均位于加药箱(1)内壁右侧,且所述出液球(4)垂直固定于连接管(2)内部中间靠左侧;
所述加药箱(1)左右两面上方以及加药箱(1)上表面均开设有边槽(101),且所述边槽(101)内卡入有避光板(102),所述避光板(102)覆盖于加药箱(1)外表面中上方,且所述加药箱(1)内部右上方固定有向左下方倾斜的斜管(107),所述斜管(107)左面开设有贯穿于其右面的半圆槽(108),且所述半圆槽(108)内壁粘结有隔热垫(109);
所述出液球(4)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出液孔(401),且所述出液球(4)上方垂直插接有末端贯穿加药箱(1)底部并与其相通的立管(402),所述立管(402)顶部固定有与其相通的储液泵(403),且所述储液泵(403)上方插接有与其相通的输液管(404),所述立管(402)和输液管(404)左面均螺纹连接有末端穿过加药箱(1)左面的阀门(105),两个所述阀门(105)均平行于加药箱(1)左面;
所述立板(3),两个所述立板(3)之间末端水平焊接有连杆,且所述连杆外部套入有套环(302),所述套环(302)外壁四周中间均熔接有搅拌叶(303),且每片所述搅拌叶(303)内部均嵌入有网格(304),两块所述立板(3)左面上方均开设有圆孔(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自来水处理的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箱(1)内壁右侧中间位置水平固定有横杆(110),且所述圆孔(301)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友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