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转注塑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58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转注塑盘,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并向上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呈合围状,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底板后形成所述中转注塑盘的盘体,所述盘体内侧凹陷形成空槽,所述空槽为用于盛放待中转产品的型腔,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上方设有防静电垫片,所述待中转产品置于所述防静电垫片上,所述底板设有用于将所述型腔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孔,所述侧板的上端设有凸出于所述侧板的外侧面的台阶位,所述中转注塑盘朝上的一侧为敞口端,所述中转注塑盘的盘体表面抛光处理。此种中转注塑盘能够满足不同的中转工序,操作简便,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转注塑盘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产品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中转注塑盘。
技术介绍
在触控液晶显示模组生产过程的每一道工序,生产线生产出的半成品或成品需要中转运输,再者LCM与TP通过OCA全贴合后贴合面容易留下气泡,需要将贴合后的半成品进行脱泡作业。在进行脱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用到一种盛放待中转产品的中转注塑盘,现有的中转注塑盘由于功用不齐,在不同的工序中总需要调换不同种类的中转注塑盘,操作繁琐,影响效率,降低产能,且在转换的过程中易把产品二次污染,影响产品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的中转注塑盘。一种中转注塑盘,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并向上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呈合围状,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底板后形成所述中转注塑盘的盘体,所述盘体内侧凹陷形成空槽,所述空槽为用于盛放待中转产品的型腔,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上方设有防静电垫片,所述待中转产品置于所述防静电垫片上,所述底板设有用于将所述型腔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孔,所述侧板的上端设有凸出于所述侧板的外侧面的台阶位,所述中转注塑盘朝上的一侧为敞口端,所述中转注塑盘的盘体表面抛光处理。上述方案中,中转注塑盘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连接的侧板,可以理解的,底板与侧板连接合围之后内部形成空腔,即为用于置放待中转产品的型腔,这种中转注塑盘的表面抛光处理,那么在运转过程中,盘体本身不会产生各种杂物污染待中转产品,网格板上设有防静电垫片,待中转产品置于防静电垫片上,能够有效避免待中转产品在被中转过程中受到静电影响,中转注塑盘底部的网格板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防静电垫片直接接触中转注塑盘底板,同时,底板上设有排气孔,使得型腔与外界是连通的,避免了中转过程中盘内淤积液体起泡影响中转效果的问题,相对来说,这种中转注塑盘各种功用齐全,能够满足不同的中转工序,操作简便,效率高。此外,中转注塑盘上还设有凸出于所述侧板的外侧面的台阶位,中转注塑盘朝上的一侧为敞口端,所述台阶位位于所述敞口端,台阶位的设置使得多个中转注塑盘之间可以相互堆叠,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方便了盘体与外部设备之间的安装。进一步的,所述中转注塑盘为矩形体,所述台阶位包括与所述中转注塑盘侧板连接并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阶位,以及与所述第一阶位连接并向上延伸的第二阶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阶位与所述侧板垂直,所述第二阶位与所述第一阶位垂直。进一步的,所述网格板上整齐排列有若干个菱形格,任意两个相邻的菱形格之间皆设有加强筋。进一步的,若干个所述菱形格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设有使相邻的菱形格之间相通的通孔,所述排气孔避开所述隔板与所述底板相接触的位置设置。进一步的,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隔板底部,当所述网格板置入所述中转注塑盘中时,所述通孔与所述底板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型腔的高度高于所述网格板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型腔尺寸为:长520mm,宽370mm,高24mm,所述网格板的厚度为15mm。进一步的,所述防静电垫片的厚度为1.5mm。进一步的,所述中转注塑盘由ABS+PC材料制成,所述防静电垫片设于所述网格板的上方并铺满所述网格板,所述防静电垫片由PC材料制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中转注塑盘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中转注塑盘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中转注塑盘堆叠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中转注塑盘的盘体内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网格板的隔板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中转注塑盘10网格板20防静电垫片30底板11侧板12台阶位13隔板21菱形格22排气孔111第一阶位131第二阶位132通孔21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一种中转注塑盘10,包括底板11,以及与所述底板11连接并向上延伸的侧板12,所述侧板12呈合围状连接所述底板11后形成所述中转注塑盘10的盘体,所述盘体内侧凹陷形成空槽,所述空槽为用于盛放待中转产品的型腔,所述底板11的内侧面上设有网格板20,所述网格板20上方设有防静电垫片30,所述待中转产品置于所述防静电垫片30上,所述底板11设有用于将所述型腔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孔111,所述侧板12的上端设有凸出于所述侧板12的外侧面的台阶位13,所述中转注塑盘朝10上的一侧为敞口端,所述中转注塑盘10的盘体表面抛光处理。上述方案中,中转注塑盘10包括底板11以及与底板11连接的侧板12,可以理解的,底板11与侧板12连接合围之后内部形成空腔,即为用于置放待中转产品的型腔,这种中转注塑盘10的表面抛光处理,那么在运转过程中,盘体本身不会产生各种杂物污染待中转产品,网格板20上设有防静电垫片30,待中转产品置于防静电垫片30上,能够有效避免待中转产品在被中转过程中受到静电影响,中转注塑盘10底部的网格板20起到缓冲作用,避免防静电垫片30直接接触中转注塑盘10底板11,同时,底板11上设有排气孔111,使得型腔与外界是连通的,避免了中转过程中盘内淤积液体起泡影响中转效果的问题,相对来说,这种中转注塑盘10各种功用齐全,能够满足不同的中转工序,操作简便,效率高。此外,中转注塑盘10上还设有凸出于所述侧板12的外侧面的台阶位13,中转注塑盘10朝上的一侧为敞口端,所述台阶位13位于所述敞口端,台阶位13的设置使得多个中转注塑盘10之间可以相互堆叠,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方便了盘体与外部设备之间的安装。具体的,所述中转注塑盘10为矩形体,所述台阶位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转注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并向上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呈合围状,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底板后形成所述中转注塑盘的盘体,所述盘体内侧凹陷形成空槽,所述空槽为用于盛放待中转产品的型腔,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上方设有防静电垫片,所述待中转产品置于所述防静电垫片上,所述底板设有用于将所述型腔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孔,所述侧板的上端设有凸出于所述侧板的外侧面的台阶位,所述中转注塑盘朝上的一侧为敞口端,所述中转注塑盘的盘体表面抛光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转注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连接并向上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呈合围状,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底板后形成所述中转注塑盘的盘体,所述盘体内侧凹陷形成空槽,所述空槽为用于盛放待中转产品的型腔,所述底板的内侧面上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上方设有防静电垫片,所述待中转产品置于所述防静电垫片上,所述底板设有用于将所述型腔与外界相通的排气孔,所述侧板的上端设有凸出于所述侧板的外侧面的台阶位,所述中转注塑盘朝上的一侧为敞口端,所述中转注塑盘的盘体表面抛光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注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注塑盘为矩形体,所述台阶位包括与所述侧板连接并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阶位,以及与所述第一阶位连接并向上延伸的第二阶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转注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位与所述侧板垂直,所述第二阶位与所述第一阶位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注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上整齐排列有若干个菱形格,任意两个相邻的菱形格之间皆设有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两江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