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正伟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514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手推车,包括车轮、承台框、PLC控制器、支撑杆、蓄电池和料斗,所述承台框底端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柱,且承台框远离支撑柱一侧的两侧壁均通过铰接轴铰接有车轮,所述承台框顶端靠近支撑柱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内部的底端竖直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顶端竖直安装有贯穿连接杆顶端的套筒,且套筒的顶端设置有料斗,所述料斗底端靠近支撑柱的一端水平安装有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推动过程中由于地面颠簸造成料斗晃动从而产生冲击力时,该冲击力经料斗分别传递给支撑框和套筒,从而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消除该冲击力,从而便于缓冲减震,避免因地面颠簸造成料斗内部的建筑材料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手推车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机械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手推车。
技术介绍
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利用手推车将砂石或混泥土运输到指定位置,传统的手推车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1、传统的此类手推车在卸料时需要工人推动手推车纵向竖起,此过程十分费力并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2、传统的此类手推车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工作时会有极大的晃动,容易造成手推车内部存放的建筑用料泄漏;3、传统的此类手推车在夜间工作缺少照明工具,且在夏季气温较高时工人工作缺少乘凉装置,舒适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手推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卸料费力且危险、运输途中剧烈晃动和缺少照明工具以及乘凉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手推车,包括车轮、承台框、PLC控制器、支撑杆、蓄电池和料斗,所述承台框底端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柱,且承台框远离支撑柱一侧的两侧壁均通过铰接轴铰接有车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手推车,包括车轮(4)、承台框(6)、PLC控制器(15)、支撑杆(19)、蓄电池(23)和料斗(24),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框(6)底端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柱(9),且承台框(6)远离支撑柱(9)一侧的两侧壁均通过铰接轴铰接有车轮(4),所述承台框(6)顶端靠近支撑柱(9)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内部的底端竖直安装有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顶端竖直安装有贯穿连接杆(11)顶端的套筒(12),且套筒(12)的顶端设置有料斗(24),所述料斗(24)底端靠近支撑柱(9)的一端水平安装有滑槽(13),且料斗(24)靠近车轮(4)一侧侧壁的中间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手推车,包括车轮(4)、承台框(6)、PLC控制器(15)、支撑杆(19)、蓄电池(23)和料斗(24),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框(6)底端的一端固定有支撑柱(9),且承台框(6)远离支撑柱(9)一侧的两侧壁均通过铰接轴铰接有车轮(4),所述承台框(6)顶端靠近支撑柱(9)的一端安装有连接杆(11),且连接杆(11)内部的底端竖直安装有第二弹簧(10),所述第二弹簧(10)顶端竖直安装有贯穿连接杆(11)顶端的套筒(12),且套筒(12)的顶端设置有料斗(24),所述料斗(24)底端靠近支撑柱(9)的一端水平安装有滑槽(13),且料斗(24)靠近车轮(4)一侧侧壁的中间位置处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支撑框(2),所述支撑框(2)内部底端竖直安装有第一弹簧(3),且第一弹簧(3)底端安装有贯穿支撑框(2)底端并通过铰接轴与车轮(4)相铰接的支撑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框(6)正面侧壁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通孔(25),且通孔(25)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框(6)内部顶端靠近支撑柱(9)的一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有支撑杆(19),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昌琴
申请(专利权)人:陈正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