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压塑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6374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耐压塑料模具,包括安装板、固定杆、冷却仓和第二滑动板,所述冷却仓顶部的四角皆设置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安装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共同安装有第一滑动板,所述第一弹簧外侧的顶部共同设置有第二滑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杆、环形拼接块、第一滑动板、第一弹簧、环形切刀、安装槽、环形固定板和环形拼接槽的配合使用,既可以实现耐压塑料模具在挤压时能够得到缓冲,避免模具造成挤压损伤,延长了新型耐压塑料模具的使用寿命,又能够让第一塑料模具和第二塑料模具能够精确的挤压贴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耐压塑料模具
本技术涉及塑料模具
,具体为一种新型耐压塑料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各种塑料产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塑料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很多情况下都需要用到塑料模具,塑料模具,是塑料加工工业中和塑料成型机配套,赋予塑料制品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寸的工具。当前的耐压塑料模具无法在挤压时进行缓冲,容易使模具造成损伤,不利于后续产品的生产,且当前的耐压塑料模具在挤压过程中无法提高两组模具挤压的精确度,容易导致生产出的塑料产品与标准相差甚大,无法保证产品的合格率,同时当前的耐压塑料模具在生产出产品后无法及时去除产品边缘的毛刺,使得产品需要再进行一步去毛刺步骤,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且当前的耐压塑料模具需要经过新增的一组降温装置对模具内的塑料进行降温定型,其中还需要使用水泵等一些电器产品,使得装置连接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耐压塑料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耐压塑料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耐压塑料模具,包括安装板(1)、固定杆(2)、冷却仓(10)和第二滑动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仓(10)顶部的四角皆设置有安装槽(22),且安装槽(22)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底端与安装槽(2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1)的顶端共同安装有第一滑动板(5),所述第一弹簧(11)外侧的顶部共同设置有第二滑动板(13),所述固定杆(2)的顶部穿过第一滑动板(5)和第二滑动板(13)的四角共同安装有安装板(1),且安装板(1)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电动气压缸(14),所述电动气压缸(14)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耐压塑料模具,包括安装板(1)、固定杆(2)、冷却仓(10)和第二滑动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仓(10)顶部的四角皆设置有安装槽(22),且安装槽(22)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杆(2),所述固定杆(2)外侧的底部套设有第一弹簧(11),所述第一弹簧(11)的底端与安装槽(2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1)的顶端共同安装有第一滑动板(5),所述第一弹簧(11)外侧的顶部共同设置有第二滑动板(13),所述固定杆(2)的顶部穿过第一滑动板(5)和第二滑动板(13)的四角共同安装有安装板(1),且安装板(1)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电动气压缸(14),所述电动气压缸(14)的输出端与第二滑动板(1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13)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塑料模具(3),所述第一塑料模具(3)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电加热板(15),所述第一塑料模具(3)的内部安装有挤压板(25),所述第一塑料模具(3)底部的边缘位置处安装有环形切刀(12),所述第一滑动板(5)的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二塑料模具(9),且第二塑料模具(9)外侧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出水槽(7),所述第二塑料模具(9)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进水孔(18),且进水孔(18)与出水槽(7)连通,所述冷却仓(10)内部底端的四角皆安装有第二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6)的顶部共同安装有升降板(17),所述冷却仓(10)顶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滑槽(19),所述第一滑槽(19)的内部设置有两组第一滑块(26),且同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盛利来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