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取样匀质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32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取样匀质性装置。包括搅拌筒本体,搅拌筒本体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搅拌筒本体上端设有进料口,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搅拌杆水平设置,搅拌杆一端设有搅拌轴,搅拌轴远离搅拌杆一端贯穿搅拌筒一侧侧壁,搅拌轴平行于搅拌杆,搅拌杆远离搅拌轴一端贯穿搅拌筒一侧侧壁且连接有手摇杆。通过设置的搅拌筒本体以及搅拌装置,来实现对搅拌筒内部的搅拌,从而保证混凝土在需要使用时可以随时搅拌,不需要对电力有任何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取样匀质性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取样匀质性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由砂石、胶凝材料和水混合而成,需要通过搅拌装置对其进行搅拌混合均匀。现有技术的混凝土搅拌装置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桨进行搅拌的,由于混凝土较厚实,需要很大的力才能对其进行搅拌,而搅拌桨外端受力较内端更大,因此搅拌桨的外端容易弯折甚至断裂,并且搅拌桨的外端和内端具有不同的搅拌速度,导致对混凝土的搅拌不均匀,同时在搅拌结束的时候,用斗车将混凝土运送到实验室的过程中,由于道路颠簸,导致石子下沉,造成混凝土各组分不均匀,需长时间翻拌才能成行试块,既浪费人力又浪费时间。进而影响混凝土的粘合度和建筑结构的牢固度。如现有的公开号为的CN203919375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用于搅拌混凝土的搅拌筒,搅拌筒的侧壁上连接多个进料管,底部设有漏斗状的出料口,搅拌筒顶端的口部设置由主旋转电机驱动的转盘,转盘沿搅拌筒口部的轨道转动,并于转盘上均匀布置有三个副旋转电机以及由副旋转电机驱动的搅拌轴,搅拌轴竖直设置并于搅拌轴表面自上而下螺旋设置用以搅拌混凝土的搅拌桨叶,搅拌桨叶上固定设置刮料板,刮料板随转盘以及搅拌轴的旋转可以刮除粘附在搅拌筒内壁上的混凝土,所述搅拌筒的底面倾斜设置,其倾斜角度小于漏斗状出料口的倾斜角度,便于混凝土的出料,减少在搅拌筒底部的残留,搅拌筒侧壁的底部设置取样管以检查搅拌的效果,搅拌筒的侧壁设置夹层并于夹层内自上而下螺旋设置储水管。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多个搅拌杆,通过多个电机带动搅拌杆的转动来实现对搅拌桶内部混凝土的搅拌,但是上述装置必须在靠近电源附近使用,离开电源之后则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取样匀质性装置。通过设置的搅拌筒本体以及搅拌装置,来实现对搅拌筒内部的搅拌,从而保证混凝土在需要使用时可以随时搅拌,不需要对电力有任何要求。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取样匀质性装置,包括搅拌筒本体,所述搅拌筒本体内部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筒本体上端设有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水平设置,所述搅拌杆一端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远离所述搅拌杆一端贯穿所述搅拌筒本体一侧侧壁,所述搅拌轴平行于所述搅拌杆,所述搅拌杆远离所述搅拌轴一端贯穿所述搅拌筒本体一侧侧壁且连接有手摇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搅拌筒本体,搅拌筒上端设置的进料口以及搅拌筒内侧设置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转动连接在搅拌筒本体内侧,一侧连接的手摇杆能够方便去对搅拌筒本体内侧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该装置结构简单,同时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搅拌,不需要通电,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位于所述搅拌筒本体下侧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均设有支撑板,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搅拌杆分别贯穿靠近自身一侧的所述支撑板且贯穿处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侧设置的底座以及通过支撑板将搅拌机本体支撑起来方便对搅拌机本体转动来方便从进料口进料以及出料,将搅拌机本体架在空中,在操作过程中省力,节省了人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杆上设有若干分支杆,所述分支杆呈树状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杆上设置的若干分支杆,能够在搅拌过程中对混凝土搅拌的更加均匀,对于取样的时候,数据测量更加准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筒本体靠近所述手摇杆一端设有卡位器,所述卡位器一端贯穿所述支撑板且插接于所述搅拌筒本体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筒本体一侧设置的卡位器,设置的卡位器可以防止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筒本体发生晃动从而影响该装置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盖板,所述盖板铰接于所述搅拌筒本体侧面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盖板可以保证在搅拌过程中混凝土飞溅出,在放置的过程中可以防止落入灰尘等杂质,保证了内部的清洁,从而提高混凝土的纯度,间接的保证了混凝土在取样时的匀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下设有若干车轮,所述车轮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上套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转动轴一端固定连接于底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下通过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套接的转动轴以及转动轴上转动连接的车轮,通过设置的车轮能够便于该搅拌机本体的移动也可以将该装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占用地方的时候可以挪动,使该装置更加的合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远离所述手摇杆一侧的支撑板设有若干扶手,所述扶手靠近底面一侧设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最低端所在水平面低于所述车轮最低端所在水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一侧设置的扶手,可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操作者更加方便的操作,设置的支撑腿便于在需要短暂停留时,利用支撑腿支撑,需要停靠在某个地方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利用支撑腿支撑,避免了时时刻刻都需要操作者去手扶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扶手远离所述搅拌筒本体一侧表面与所述手摇杆上均设有防滑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扶手与手摇杆上设置的防滑圈可以方便在运输过程或者搅拌过程中手心出汗等情况发生,影响搅拌的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设置的搅拌筒本体,搅拌筒上端设置的进料口以及搅拌筒内侧设置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转动连接在搅拌筒本体内侧,一侧连接的手摇杆能够方便去对搅拌筒本体内侧的混凝土进行搅拌,该装置结构简单,同时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搅拌,不需要通电,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2.搅拌筒本体一侧设置的卡位器,设置的卡位器可以防止在搅拌的过程中搅拌筒本体发生晃动从而影响该装置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中,1、搅拌筒本体;2、搅拌装置;21、搅拌杆;22、搅拌轴;3、进料口;4、盖板;5、扣合机构;6、底座;7、支撑板;8、手摇杆;9、分支杆;10、卡位器;11、挡板;12、车轮;13、转动轴;14、支撑杆;15、支撑腿;16、扶手;17、防滑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混凝土取样匀质性装置。包括搅拌筒本体1,搅拌筒本体1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2(如图3所示),搅拌筒本体1上端设有进料口3。为了保证搅拌筒本体1内部的清洁,进料口3处设置有盖板4,盖板4一侧与搅拌筒本体1一侧铰接连接,铰接处的一侧设置有扣合机构5。如图1和图3所示,位于搅拌筒本体1下侧设置有底座6,底座6两侧均设置有支撑板7。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杆21,搅拌杆21水平设置,搅拌杆21一端设置有搅拌轴22,搅拌轴22与搅拌杆21一体设置,搅拌轴22远离搅拌杆21一端贯穿搅拌筒本体1一侧侧壁,搅拌轴22平行于搅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取样匀质性装置,包括搅拌筒本体(1),所述搅拌筒本体(1)内部设有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筒本体(1)上端设有进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杆(21),所述搅拌杆(21)水平设置,所述搅拌杆(21)一端设有搅拌轴(22),所述搅拌轴(22)远离所述搅拌杆(21)一端贯穿所述搅拌筒本体(1)一侧侧壁,所述搅拌轴(22)平行于所述搅拌杆(21),所述搅拌杆(21)远离所述搅拌轴(22)一端贯穿所述搅拌筒本体(1)一侧侧壁且连接有手摇杆(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取样匀质性装置,包括搅拌筒本体(1),所述搅拌筒本体(1)内部设有搅拌装置(2),所述搅拌筒本体(1)上端设有进料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2)包括搅拌杆(21),所述搅拌杆(21)水平设置,所述搅拌杆(21)一端设有搅拌轴(22),所述搅拌轴(22)远离所述搅拌杆(21)一端贯穿所述搅拌筒本体(1)一侧侧壁,所述搅拌轴(22)平行于所述搅拌杆(21),所述搅拌杆(21)远离所述搅拌轴(22)一端贯穿所述搅拌筒本体(1)一侧侧壁且连接有手摇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取样匀质性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搅拌筒本体(1)下侧设有底座(6),所述底座(6)两侧均设有支撑板(7),所述搅拌轴(22)与所述搅拌杆(21)分别贯穿靠近自身一侧的所述支撑板(7)且贯穿处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取样匀质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21)上设有若干分支杆(9),所述分支杆(9)呈树状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取样匀质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本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旭光王军李磊何明庆金利杰李微李永丁路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