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合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601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箱体和筛选框,底座下表面中部靠近两端处均连接有出口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箱体内的挤压机构对垃圾进行挤压,能够在垃圾分类之前,将垃圾中夹带的水分挤压干净,避免水分留在分好的垃圾中,防止引起发霉、变质,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将垃圾中的玻璃或其他易碎垃圾破碎,便于将其筛选出来;通过设置有筛选框、电机、和偏心轮,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进而偏心轮带动第一立轴和驱动杆一起移动,从而带动筛选框晃动,将垃圾中的玻璃碎渣筛选出来,避免工作人员在垃圾分类时被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驳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垃圾在分类时需要过滤,目前垃圾分类用过滤装置存在一些不足。现有技术中垃圾在分类用过滤装置中,在垃圾分类之前,垃圾中会有很多的水分,如果将水分与垃圾一起过滤,不仅影响过滤的效果,而且很容易被带入分类好的垃圾中,水分长时间留在垃圾中,会引起发霉、变质,影响环境,并且在过滤的时候,垃圾中会存在一些玻璃碎片,在工作人员进行分类时,很容易割伤工作人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座、箱体和筛选框,底座下表面连接有出口管,所述底座的一侧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偏心轮,所述偏心轮上连接有第一立轴,所述第一立轴连接至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另一端连接第二立轴,所述第二立轴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至筛选框,所述筛选框下表面开设有过滤孔,所述箱体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箱体上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箱体下表面一侧铰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所述箱体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所述箱体和连接板下表面均开设有通孔。优选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推动板和压缩板,所述第二液压缸安装在箱体内壁上表面,所述第二液压缸一端连接有压缩板,所述第一液压缸安装在箱体内壁侧面,所述第一液压缸一端连接有推动板。优选的,所述筛选框下表面设置轨道,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另一端通过设置滑块并使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轨道中。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下表面四角处均连接有支撑腿。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立柱高度尺寸,所述筛选框边长尺寸大于所述箱体边长尺寸。优选的,所述凹槽的边长尺寸大于所述筛选框的边长尺寸,箱体一侧开设有观察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推动板和压缩板,通过第一液压缸带动推动板对垃圾进行挤压,同时通过第二液压缸带动压缩板对垃圾进行挤压,能够在垃圾分类之前,将垃圾中夹带的水分挤压干净,避免水分留在分好的垃圾中,防止引起发霉、变质,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将垃圾中玻璃或是已碎屏挤压成碎片以便于在后续步骤除去。通过设置筛选框、电机、和偏心轮,并且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轮转动,进而偏心轮带动第一立轴和驱动杆一起移动,从而带动筛选框晃动,将垃圾中的玻璃碎渣筛选出来,避免工作人员在垃圾分类时被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箱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筛选框俯视示意图。图中:1-底座;2-连接杆;3-电机;4-偏心轮;5-第一立轴;6-驱动杆;7-第二立轴;8-立柱;9-箱体;10-进料管;11-出口管;12-支撑柱;13-支撑腿;14-连接杆;15-筛选框;16-推动板;17-第一液压缸;18-第二液压缸;19-压缩板;20-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箱体9和筛选框15,底座1下表面中部靠近两端处均连接有出口管11,挤压出的水分和筛选出的玻璃碎片通过出口管11排出,底座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能够暂时储存挤压出的水分和筛选出的玻璃碎片,所述凹槽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角处均连接有支撑腿13,所述出口管11一端连接有密封盖,且所述出口管11与所述底座1相通,所述底座1一侧底端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上端有电机3,所述电机3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偏心轮4,所述偏心轮4上表面靠近边缘处连接有第一立轴5,所述第一立轴5通过转接件转动连接有驱动杆6,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相关方式连接驱动杆和第一立轴,如在驱动杆6的端部设置套孔,使得套孔穿过第一立轴以实现二者的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6另一端通过转接件转动连接至第二立轴7,第一立轴7连接至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一端连接有筛选框15,所述筛选框15下表面开设有过滤孔,箱体中挤压出的水分通过通孔排入到筛选框15内,再经过过滤孔排到底座1上的凹槽内,当筛选框完成对垃圾的筛选后,将垃圾输送到下一道程序进行分类,这里可以采用相应现有技术中相应的技术完成,如在筛选框内设置相应的推板结构将垃圾排除,或是采用其他设备或是人工作业直接将经筛选后的垃圾输送至下一步骤。所述箱体9上表面中部靠近一端处连接有进料管10,且所述进料管10与所述箱体9相通,所述箱体9内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17、第二液压缸18、推动板16和压缩板19,所述第二液压18缸安装在箱体9内壁上表面,所述第二液压缸18一端连接有压缩板19,所述第一液压缸17安装在箱体9内壁侧面,所述第一液压缸一端连接有推动板16。所述压缩板19采用铁质材料制成,所述推动板16采用木材制成,所述箱体9下表面中部靠近一端处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一侧铰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立柱8高度尺寸,确保连接板20能够打开,所述筛选框15边长尺寸大于所述箱体9边长尺寸,所述连接板20一端与所述箱体9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所述箱体9和连接板20下表面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电机3、第一液压缸17和第二液压缸18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筛选框15下表面设置轨道,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立柱8,所述立柱8另一端通过设置滑块并使得所述滑块位于所述轨道中。附图1中仅示意出2组滑块,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如垃圾的处理量以及装置的实际尺寸等因素可合理设置滑块的数量。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1下表面四角处均连接有支撑腿13。所述连接板20长度尺寸小于所述立柱8高度尺寸,所述筛选框15边长尺寸大于所述箱体9边长尺寸。所述凹槽的边长尺寸大于所述筛选框15的边长尺寸,箱体9一侧开设有观察口。所述凹槽的边长尺寸大于所述筛选框15的边长尺寸,确保水分和玻璃碎片经过筛选框15排到底座1上的凹槽时,不会洒落到外面,箱体9一侧开设有观察口。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垃圾从进料管10投入到箱体9内,通过打开第一液压缸17,能够带动推动板16对垃圾进行挤压,通过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箱体(9)和筛选框(15),其特征在于:底座(1)下表面连接有出口管(11),所述底座(1)的一侧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偏心轮(4),所述偏心轮(4)上连接有第一立轴(5),所述第一立轴(5)连接至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另一端连接第二立轴(7),所述第二立轴(7)设置在连接杆(14)上,所述连接杆(14)固定连接至筛选框(15),所述筛选框(15)下表面开设有过滤孔,所述箱体(9)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箱体(9)上部设置有进料管(10),所述箱体(9)内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箱体(9)下表面一侧铰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另一端与所述箱体(9)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所述箱体(9)和连接板(20)下表面均开设有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箱体(9)和筛选框(15),其特征在于:底座(1)下表面连接有出口管(11),所述底座(1)的一侧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偏心轮(4),所述偏心轮(4)上连接有第一立轴(5),所述第一立轴(5)连接至驱动杆(6),所述驱动杆(6)另一端连接第二立轴(7),所述第二立轴(7)设置在连接杆(14)上,所述连接杆(14)固定连接至筛选框(15),所述筛选框(15)下表面开设有过滤孔,所述箱体(9)下表面设置有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箱体(9)上部设置有进料管(10),所述箱体(9)内设置有挤压机构,所述箱体(9)下表面一侧铰接有连接板(20),所述连接板(20)另一端与所述箱体(9)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所述箱体(9)和连接板(20)下表面均开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第一液压缸(17)、第二液压缸(18)、推动板(16)和压缩板(19),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新来金杰陈俊胡乾桂朱腊雲董晓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