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茶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974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茶除杂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密封仓、抽屉、静电吸附装置;所述密封仓内设有开放式的原料腔和封闭式的杂质腔,所述原料腔和杂质腔均呈半圆柱状,所述原料腔和杂质腔均与密封仓连通,所述原料腔顶部与密封仓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原料腔底部设有鼓风机;所述抽屉可拆卸连接于原料腔内且位于鼓风机上方,所述抽屉形状与原料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抽屉底部为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机械的方式对白茶茶叶进行除杂,提高了茶叶加工效率;鼓风机将茶叶吹起,从而利用筛网能够有效地将茶叶和杂质分离;能够将茶叶中的灰尘吹离茶叶,从而更加彻底地除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茶除杂装置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茶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茶叶的加工方法,是中国人千年累积的财富,具备十分深厚的文化价值。从古代至今,茶叶的制作技法多种多样,也在不断的更新,人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今天,已经形成了各种品类各种地区不同的又十分优秀的加工方法。白茶采摘过程完全依靠人工采摘,并且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长时间暴露在室外,因此容易混入许多杂质,例如灰尘、头发、皮屑等,这类杂质在加工过程中不易祛除,人工拣选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二次混入杂质,并且人工拣选也无法祛除白茶上的灰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祛除混杂在白茶中的杂质的白茶除杂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白茶除杂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密封仓、抽屉、静电吸附装置;所述密封仓内设有开放式的原料腔和封闭式的杂质腔,所述原料腔和杂质仓之间通过隔板隔离,所述原料腔和杂质腔均呈半圆柱状,所述原料腔和杂质腔均与密封仓连通,所述原料腔顶部与密封仓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原料腔底部设有鼓风机;所述抽屉可拆卸连接于原料腔内且位于鼓风机上方,所述抽屉形状与原料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抽屉底部为网状结构;所述静电吸附装置包括转动电机、绝缘轴、玻璃圆盘、丝绸板和刮板,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于密封仓顶部,所述玻璃圆盘通过绝缘轴与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丝绸板固定连接于密封仓侧壁,所述丝绸板与玻璃圆盘表面接触,所述刮板固定连接于密封仓侧壁,所述刮板与玻璃圆盘下表面接触且位于杂质腔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机械的方式对白茶茶叶进行除杂,提高了茶叶加工效率;鼓风机将茶叶吹起,从而利用筛网能够有效地将茶叶和杂质分离;能够将茶叶中的灰尘吹离茶叶,从而更加彻底地除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白茶除杂装置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白茶除杂装置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密封仓;11-原料腔;12-杂质腔;13-筛网;14-鼓风机;15-清洁口;2-抽屉;21-拉环;3-转动电机;4-绝缘轴;5-玻璃圆盘;6-丝绸板;7-刮板;71-导向板;8-杂质槽;81-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能够通过机械的方式对白茶茶叶进行除杂,提高了茶叶加工效率;通过鼓风机和筛网将茶叶和杂质分离并通过静电吸附装置收集杂质。参照附图1至2,本技术的一种白茶除杂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密封仓1、抽屉2、静电吸附装置;所述密封仓1内设有开放式的原料腔11和封闭式的杂质腔12,所述原料腔11和杂质仓12之间通过隔板隔离,所述原料腔11和杂质腔12均呈半圆柱状,所述原料腔11和杂质腔12均与密封仓1连通,所述原料腔11顶部与密封仓1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筛网13,所述原料腔11底部设有鼓风机14;所述抽屉2可拆卸连接于原料腔11内且位于鼓风机14上方,所述抽屉2形状与原料腔11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抽屉2底部为网状结构;所述静电吸附装置包括转动电机3、绝缘轴4、玻璃圆盘5、丝绸板6和刮板7,所述转动电机3固定连接于密封仓1顶部,所述玻璃圆盘5通过绝缘轴4与转动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丝绸板6固定连接于密封仓1侧壁,所述丝绸板6与玻璃圆盘5表面接触,所述刮板7固定连接于密封仓1侧壁,所述刮板7与玻璃圆盘5下表面接触且位于杂质腔12上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白茶茶叶放入抽屉2内,并将抽屉2安装进原料腔11内。将转动电机3和鼓风机14与外部电源连接,玻璃圆盘5在转动电机3的带动下与丝绸板6持续摩擦会产生静电,同时鼓风机14将茶叶和杂质一同吹起来,筛网13只能阻拦茶叶,而杂质会穿过筛网13的网孔并被玻璃圆盘5表面的静电所吸附,当杂质随玻璃圆盘5转动至杂质腔12上方时,杂质会被刮板7刮落并落入杂质腔12内。由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机械的方式对白茶茶叶进行除杂,提高了茶叶加工效率;鼓风机将茶叶吹起,从而利用筛网能够有效地将茶叶和杂质分离;能够将茶叶中的灰尘吹离茶叶,从而更加彻底地除杂。进一步的,所述杂质腔12内侧壁开设有清洁口15,所述清洁口内设有可拆卸的杂质槽8。由上述描述可知,杂质槽盛满杂质后能够便捷地取出进行清洁。进一步的,所述刮板7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的导向板71,所述杂质槽8顶部设有盖板81,所述盖板8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导向板71穿过通孔延伸至杂质槽8内部。由上述描述可知,导向板能够让被刮板刮落的杂质准确落入杂质槽中,盖板能够避免杂质槽内的杂质受内部空气流动的影响重新被吹起吸附到玻璃圆盘上。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圆盘5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圆盘。由上述描述可知,金属是优良导体,金属圆盘能够使玻璃圆盘产生的静电吸附效果更好。且金属圆盘能够使杂质中的磁性物质更容易被吸附。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仓1为非金属材料的密封仓。由上述描述可知,非金属的密封仓能够避免密封仓表面带静电。进一步的,所述抽屉2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环21。由上述描述可知,拉环便于抽屉的拆卸和安装。实施例一一种白茶除杂装置,包括圆柱状的密封仓1、抽屉2、静电吸附装置;所述密封仓1为非金属材料的密封仓,所述抽屉2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环21;所述密封仓1内设有开放式的原料腔11和封闭式的杂质腔12,所述原料腔11和杂质仓12之间通过隔板隔离,所述原料腔11和杂质腔12均呈半圆柱状,所述原料腔11和杂质腔12均与密封仓1连通,所述原料腔11顶部与密封仓1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筛网13,所述原料腔11底部设有鼓风机14,所述杂质腔12内侧壁开设有清洁口15,所述清洁口内设有可拆卸的杂质槽8,所述杂质槽8顶部设有盖板81,所述盖板8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抽屉2可拆卸连接于原料腔11内且位于鼓风机14上方,所述抽屉2形状与原料腔11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抽屉2底部为网状结构;所述静电吸附装置包括转动电机3、绝缘轴4、玻璃圆盘5、丝绸板6和刮板7,所述转动电机3固定连接于密封仓1顶部,所述玻璃圆盘5通过绝缘轴4与转动电机3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丝绸板6固定连接于密封仓1侧壁,所述丝绸板6与玻璃圆盘5表面接触,所述玻璃圆盘5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圆盘,所述刮板7固定连接于密封仓1侧壁,所述刮板7与玻璃圆盘5下表面的金属圆盘表面接触且位于杂质腔12上方,所述刮板7底部固定连接有倾斜的导向板71,所述导向板71穿过通孔延伸至杂质槽8内部。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通过机械的方式对白茶茶叶进行除杂,提高了茶叶加工效率;鼓风机将茶叶吹起,从而利用筛网能够有效地将茶叶和杂质分离;能够将茶叶中的灰尘吹离茶叶,从而更加彻底地除杂。杂质槽盛满杂质后能够便捷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茶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密封仓、抽屉、静电吸附装置;/n所述密封仓内设有开放式的原料腔和封闭式的杂质腔,所述原料腔和杂质仓之间通过隔板隔离,所述原料腔和杂质腔均呈半圆柱状,所述原料腔和杂质腔均与密封仓连通,所述原料腔顶部与密封仓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原料腔底部设有鼓风机;/n所述抽屉可拆卸连接于原料腔内且位于鼓风机上方,所述抽屉形状与原料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抽屉底部为网状结构;/n所述静电吸附装置包括转动电机、绝缘轴、玻璃圆盘、丝绸板和刮板,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于密封仓顶部,所述玻璃圆盘通过绝缘轴与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丝绸板固定连接于密封仓侧壁,所述丝绸板与玻璃圆盘表面接触,所述刮板固定连接于密封仓侧壁,所述刮板与玻璃圆盘下表面接触且位于杂质腔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茶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状的密封仓、抽屉、静电吸附装置;
所述密封仓内设有开放式的原料腔和封闭式的杂质腔,所述原料腔和杂质仓之间通过隔板隔离,所述原料腔和杂质腔均呈半圆柱状,所述原料腔和杂质腔均与密封仓连通,所述原料腔顶部与密封仓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原料腔底部设有鼓风机;
所述抽屉可拆卸连接于原料腔内且位于鼓风机上方,所述抽屉形状与原料腔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抽屉底部为网状结构;
所述静电吸附装置包括转动电机、绝缘轴、玻璃圆盘、丝绸板和刮板,所述转动电机固定连接于密封仓顶部,所述玻璃圆盘通过绝缘轴与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丝绸板固定连接于密封仓侧壁,所述丝绸板与玻璃圆盘表面接触,所述刮板固定连接于密封仓侧壁,所述刮板与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振传邵克平张大贵张吓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