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医用血液摇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87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科医用血液摇匀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脚和支撑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时,将第一试管和第二试管均装入对应安装环内,第一试管底端穿过安装孔,第二试管底端伸入安装槽内,使得装置可以适配不同长度的试管;启动电机,带动转动臂转动,进而带动摆动滑块在摆动滑槽内往复滑动,进而带动摆动臂绕定位转轴往复摆动,进而带动滑动销轴在滑动框内滑动,进而带动滑动平台水平往复运动,从而对试管内的血液和防凝剂进行充分混合摇匀,使得血液摇匀的效率大大提高且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当滑动平台滑动到最左侧或最右侧时,连接板会碰到缓冲垫,在弹簧的反作用力下可以减弱在滑动平台变向时试管的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医用血液摇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儿科医用血液摇匀装置。
技术介绍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世界各国的儿科范围年龄各有不同,在中国从出生断脐到14周岁末为儿科范围。目前,医院儿科检验在进行血液检验的时候,针对一些特定的项目,需要将人体血液与防凝剂在采血瓶中进行混合,这就需要长时间摇动采血瓶使血液与防凝剂充分混合均匀。现有的方式一般为人工将采血瓶中的血液和防凝剂不断的进行摇动混合,效率低下且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医用血液摇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儿科医用血液摇匀装置,包括底板、支撑脚和支撑柱,所述底板底部固连有若干支撑脚,底板顶部前后端对称设置有滑轨,滑轨通过支撑柱固连于底板上方,滑轨前后向通有滑槽,前后两个滑轨之间设置有滑动平台,滑动平台前后端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医用血液摇匀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脚(2)和支撑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固连有若干支撑脚(2),底板(1)顶部前后端对称设置有滑轨(4),滑轨(4)通过支撑柱(3)固连于底板(1)上方,滑轨(4)前后向通有滑槽(5),前后两个滑轨(4)之间设置有滑动平台(6),滑动平台(6)前后端对称固连有限位滑块(7),限位滑块(7)与滑槽(5)滑动连接,滑动平台(6)底部中心固连有滑动框(16);/n所述底板(1)顶部中心固连有支撑台(8),支撑台(8)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9),电机(9)输出轴固连有转动臂(10),转动臂(10)末端前侧转动连接有摆动滑块(11),支撑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医用血液摇匀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脚(2)和支撑柱(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固连有若干支撑脚(2),底板(1)顶部前后端对称设置有滑轨(4),滑轨(4)通过支撑柱(3)固连于底板(1)上方,滑轨(4)前后向通有滑槽(5),前后两个滑轨(4)之间设置有滑动平台(6),滑动平台(6)前后端对称固连有限位滑块(7),限位滑块(7)与滑槽(5)滑动连接,滑动平台(6)底部中心固连有滑动框(16);
所述底板(1)顶部中心固连有支撑台(8),支撑台(8)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9),电机(9)输出轴固连有转动臂(10),转动臂(10)末端前侧转动连接有摆动滑块(11),支撑台(8)前侧中心固连有定位转轴(12),定位转轴(12)末端转动连接有摆动臂(13),摆动臂(13)中部通有摆动滑槽(14),摆动滑槽(14)与摆动滑块(11)滑动连接,摆动臂(13)顶端前侧固连有滑动销轴(15),滑动销轴(15)与滑动框(16)滑动连接;
所述滑动平台(6)前后向固连有若杆连接板(17),每两个连接板(17)之间固定卡装有安装环(18),左右两侧的安装环内插装有若干第一试管(19),中部的安装环内插装有若干第二试管(20),第一试管(19)外侧固连有限位卡环(21),滑动平台(6)顶部左右两侧通有若干安装孔(22),滑动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栖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