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琦专利>正文

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76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包括上肢训练控制盒和手握摇把,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的正面设置有手握摇把,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的背面设置有手握摇把,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下端设置有可伸缩调节杆,所述可伸缩调节杆的下端设置有下肢训练控制器,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的正面设置有脚蹬踏板,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的背面设置有脚蹬踏板,通过在康复训练装置的座椅上设置防护装置,包括弹性安全带、大端头紧固螺钉、尖头紧固螺钉、L型带卡和强磁铁,利用弹性安全带下端的L型带卡上设置有强磁铁可以将弹性安全带通过磁力吸附的作用与座椅板连接,弹性安全带可以将康复训练者牢牢的固定在座椅上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增加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
本技术属于康复训练仪器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
技术介绍
开展康复训练时,治疗师借助于一定的器械对患者作手法训练,或是治疗师指导、帮助患者利用器械进行训练,这些器械就是康复器材,多数由钢材、木材、塑料等制作而成。它们的结构、形状、尺寸、重量、用途各不相同,有的由几十个、上百个零件组成,有的则非常简单。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用于心血管康复的训练仪器使用较为广泛的轮式手扶辅助训练支架,这种支架的只适用于一些可以自主独立站立的病人使用,在使用时特别需要专人看管照看以防止病人摔倒加重病情,因此这种装置使用起来特别的麻烦。2、针对心血管病人设计的康复训练器可以使康复病人在使用时坐在座椅上进行针对性训练,但是心血管病人的发病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在康复训练时发病的概率更大,但是现有的康复训练仪器没有防护作用的结构,一旦做康复训练的心血管病人发病,从训练仪器上摔倒将会发生很大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用于心血管病人做康复训练的仪器缺少防护结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包括上肢训练控制盒和手握摇把,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的正面设置有手握摇把,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的背面设置有手握摇把,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下端设置有可伸缩调节杆,所述可伸缩调节杆的下端设置有下肢训练控制器,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的正面设置有脚蹬踏板,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的背面设置有脚蹬踏板,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套,右侧的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座椅底板,所述座椅底板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扶手,所述座椅底板包括座椅垫、座椅板和紧固凹槽,所述座椅板固定连接在右侧支撑杆的上表面,所述座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座椅垫,所述座椅板的内部边缘设置有紧固凹槽,右侧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的正面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弹性安全带、大端头紧固螺钉、尖头紧固螺钉、L型带卡和强磁铁,所述弹性安全带的上端通过大端头紧固螺钉与座椅靠背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安全带的下端通过尖头紧固螺钉与L型带卡固定连接,所述L型带卡内部固定连接有强磁铁,所述L型带卡通过强磁铁的磁力吸附与座椅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座椅靠背包括靠背垫和靠背板,所述座椅靠背的正面设置有靠背垫,所述靠背垫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靠背板,所述座椅靠背通过靠背板与右侧的支撑杆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手握摇把与上肢训练控制盒转动连接,所述可伸缩调节杆与上肢训练控制盒焊接连接,所述可伸缩调节杆与下肢训练控制器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脚蹬踏板与下肢训练控制器焊接连接,所述脚蹬踏板共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杆与下肢训练控制器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橡胶套与支撑杆套接连接,所述橡胶套共设置有四个。优选的,所述防护扶手与右侧的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防护扶手共设置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康复训练装置的座椅上设置防护装置,包括弹性安全带、大端头紧固螺钉、尖头紧固螺钉、L型带卡和强磁铁,利用弹性安全带下端的L型带卡上设置有强磁铁可以将弹性安全带通过磁力吸附的作用与座椅板连接,弹性安全带可以将康复训练者牢牢的固定在座椅上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增加使用的舒适性,可以防止使用者在使用康复训练仪器时出现意外而摔倒的情况的出现,提高了康复仪器的安全性。2、本技术设置可伸缩调节杆和橡胶套,实现在不同的使用者使用康复仪器时,可以根据自身的臂长来调节可伸缩调节杆使得手握摇把在合适的位置以方便握持,在支撑杆的端头设置橡胶套可以增加训练仪器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训练仪器在使用时发生滑动,增加了使用时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中:1、上肢训练控制盒;2、手握摇把;3、可伸缩调节杆;4、下肢训练控制器;5、支撑杆;6、橡胶套;7、脚蹬踏板;8、座椅底板;9、防护扶手;10、防护装置;11、座椅靠背;81、座椅垫;82、座椅板;83、紧固凹槽;101、弹性安全带;102、大端头紧固螺钉;103、尖头紧固螺钉;104、L型带卡;105、强磁铁;111、靠背垫;112、靠背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包括上肢训练控制盒1和手握摇把2,上肢训练控制盒1的正面设置有手握摇把2,上肢训练控制盒1的背面设置有手握摇把2,上肢训练控制盒1下端设置有可伸缩调节杆3,可伸缩调节杆3的下端设置有下肢训练控制器4,下肢训练控制器4的正面设置有脚蹬踏板7,下肢训练控制器4的背面设置有脚蹬踏板7,下肢训练控制器4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套6,右侧的支撑杆5的上方设置有座椅底板8,座椅底板8包括座椅垫81、座椅板82和紧固凹槽83,座椅板82固定连接在右侧支撑杆5的上表面,座椅板8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座椅垫81,座椅板82的内部边缘设置有紧固凹槽83,右侧的支撑杆5的上端设置有座椅靠背11,座椅靠背11的正面设置有防护装置10,防护装置10包括弹性安全带101、大端头紧固螺钉102、尖头紧固螺钉103、L型带卡104和强磁铁105,弹性安全带101的上端通过大端头紧固螺钉102与座椅靠背11固定连接,弹性安全带101的下端通过尖头紧固螺钉103与L型带卡104固定连接,L型带卡104内部固定连接有强磁铁105,L型带卡104通过强磁铁105的磁力吸附与座椅板82固定连接。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包括座椅靠背11包括靠背垫111和靠背板112,座椅靠背11的正面设置有靠背垫111,靠背垫11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靠背板112,座椅靠背11通过靠背板112与右侧的支撑杆5焊接连接,手握摇把2与上肢训练控制盒1转动连接,可伸缩调节杆3与上肢训练控制盒1焊接连接,可伸缩调节杆3与下肢训练控制器4焊接连接,脚蹬踏板7与下肢训练控制器4焊接连接,脚蹬踏板7共设置两个,支撑杆5与下肢训练控制器4焊接连接,橡胶套6与支撑杆5套接连接,橡胶套6共设置有四个,防护扶手9与右侧的支撑杆5转动连接,防护扶手9共设置两个。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使用者先将防护装置10的两根弹性安全带101下端的L型带卡104从座椅底板8下部的紧固凹槽83中用力拔出,将防护扶手9绕着支撑杆5往上转动方便使用者坐在座椅垫81上,坐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包括上肢训练控制盒(1)和手握摇把(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1)的正面设置有手握摇把(2),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1)的背面设置有手握摇把(2),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1)下端设置有可伸缩调节杆(3),所述可伸缩调节杆(3)的下端设置有下肢训练控制器(4),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4)的正面设置有脚蹬踏板(7),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4)的背面设置有脚蹬踏板(7),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4)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套(6),右侧的所述支撑杆(5)的上方设置有座椅底板(8),所述座椅底板(8)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扶手(9),所述座椅底板(8)包括座椅垫(81)、座椅板(82)和紧固凹槽(83),所述座椅板(82)固定连接在右侧支撑杆(5)的上表面,所述座椅板(8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座椅垫(81),所述座椅板(82)的内部边缘设置有紧固凹槽(83),右侧的所述支撑杆(5)的上端设置有座椅靠背(11),所述座椅靠背(11)的正面设置有防护装置(10),所述防护装置(10)包括弹性安全带(101)、大端头紧固螺钉(102)、尖头紧固螺钉(103)、L型带卡(104)和强磁铁(105),所述弹性安全带(101)的上端通过大端头紧固螺钉(102)与座椅靠背(1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安全带(101)的下端通过尖头紧固螺钉(103)与L型带卡(104)固定连接,所述L型带卡(104)内部固定连接有强磁铁(105),所述L型带卡(104)通过强磁铁(105)的磁力吸附与座椅板(8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仪器,包括上肢训练控制盒(1)和手握摇把(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1)的正面设置有手握摇把(2),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1)的背面设置有手握摇把(2),所述上肢训练控制盒(1)下端设置有可伸缩调节杆(3),所述可伸缩调节杆(3)的下端设置有下肢训练控制器(4),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4)的正面设置有脚蹬踏板(7),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4)的背面设置有脚蹬踏板(7),所述下肢训练控制器(4)的下端面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的两端设置有橡胶套(6),右侧的所述支撑杆(5)的上方设置有座椅底板(8),所述座椅底板(8)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护扶手(9),所述座椅底板(8)包括座椅垫(81)、座椅板(82)和紧固凹槽(83),所述座椅板(82)固定连接在右侧支撑杆(5)的上表面,所述座椅板(8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座椅垫(81),所述座椅板(82)的内部边缘设置有紧固凹槽(83),右侧的所述支撑杆(5)的上端设置有座椅靠背(11),所述座椅靠背(11)的正面设置有防护装置(10),所述防护装置(10)包括弹性安全带(101)、大端头紧固螺钉(102)、尖头紧固螺钉(103)、L型带卡(104)和强磁铁(105),所述弹性安全带(101)的上端通过大端头紧固螺钉(102)与座椅靠背(11)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安全带(101)的下端通过尖头紧固螺钉(103)与L型带卡(104)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琦张兴江潘霓
申请(专利权)人:江琦张兴江潘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