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健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76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健身器,属于可移动式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集装箱结构的外框架,外框架上下两侧采用固定板,四个侧面采用双开门结构;上下两侧中心安装有一根支撑立柱,围绕支撑立柱增设有搁物架,双开门的内侧还设置有悬挂钩;每个侧面对应的外框架内部设置有两个铰接点和一组铰接梁柱,每组铰接梁柱分为左右两个梁柱构成,铰接梁柱沿铰接点旋转后至少部分延伸至外框架外部;上下两侧的固定板,以及双开门均加工有增加强度的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双开门悬挂健身器材,将双开门的空间也加以利用;利用铰接梁柱与铰接点构成的铰接结构实现将集装箱内的健身器材外扩,形成杠铃架的结构,可广泛运用于可移动式健身器材场合。

Mobile fitness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健身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健身器,属于可移动式健身器材

技术介绍
健身器是各地健身场所常用的以达到健身的目的的器材。健身器往往伴随着经营者场地变化面临搬运的问题,或者受限于经营场地无法实现小规模使用。专利号ZL201520411966.4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集装箱健身舱,其采用了健身舱实现便携的效果,但是其对于健身舱的利用效率低,无法充分发挥健身舱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健身器,利用双开门悬挂健身器材,利用铰接结构实现杠铃架的折叠和扩展,进一步提高了健身器的利用效率。本技术所述的移动健身器,包括集装箱结构的外框架,外框架上下两侧采用固定板,四个侧面采用双开门结构;上下两侧中心安装有一根支撑立柱,围绕支撑立柱增设有搁物架,双开门的内侧还设置有悬挂钩;每个侧面对应的外框架内部设置有两个铰接点和一组铰接梁柱,每组铰接梁柱分为左右两个梁柱构成,铰接梁柱沿铰接点旋转后至少部分延伸至外框架外部;上下两侧的固定板,以及双开门均加工有增加强度的加强筋。优选地,所述铰接梁柱由相互平行的状态折叠为叠加在一起的一字型,当关闭双开门后,最终铰接梁柱收纳在集装箱内。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自集装箱底部一直延伸到集装箱的顶部,其与围绕其上的搁物架形成柱状体。优选地,所述支撑立柱的四周设置有若干搁物柱,搁物柱高度小于支撑立柱,搁物柱盛放数个哑铃片。优选地,所述双开门的转轴位于四个侧面的中部,沿集装箱的四个楞向开启。优选地,所述双开门的转轴位于四个楞,双开门是沿集装箱的四个侧面开启。优选地,所述双开门的每扇门宽度相同,为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双开门的每扇门宽度不同,为非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悬挂钩悬挂有健身器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移动健身器,利用双开门悬挂健身器材,将双开门门后的空间也加以利用;利用铰接梁柱与铰接点构成的铰接结构实现将集装箱内的健身器材外扩,形成了杠铃架的结构;在支撑立柱的搁物柱、以及搁物柱还可以放置其他健身器材,进一步提高了健身器的利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之一。图4是铰接梁柱的状态示意图之一。图5是铰接梁柱的状态示意图之二。图6是本技术的俯视图之二。图7是本技术的俯视图之三。图中:1、双开门;2、支撑立柱;3、搁物柱;4、悬挂钩;5、铰接点;6、铰接梁柱;7、健身器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图1和图2分别是本技术的立体图,从不同角度对移动健身器的双开门1以及移动健身器内部器材状态进行展示。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从俯视角度给出移动健身器的两个方向,铰接梁柱6展开后的状态图。移动健身器的四个方向均可以向外扩展出铰接梁柱6,充分利用空间。图4和图5分别是铰接梁柱6自移动健身器外部向内部折叠,或者自内部向外部扩展的状态图。铰接梁柱6自铰接点5为圆心进行90°范围的旋转。为了清晰展示铰接梁柱6的状态变化,在图4和图5给出的俯视图中,局部采用了透视效果图。本技术的外框架采用的是长方体的集装箱,其中外框架的上下两侧采用的是固定板,而四周侧面则采用的是双开门1结构,从图1和图2给出的双开门1敞开后的状态可以清晰的看到,在上下两侧中心安装有一根支撑立柱2,支撑立柱2承上启下,对于外框架起到支撑固定作用;围绕支撑立柱2增设有搁物架,搁物架上放置有若干健身器材7,例如壶铃等。底部固定板上还设置有若干搁物柱3,搁物柱3用于盛放哑铃片,搁物柱3位于支撑立柱2的四周。支撑立柱2与搁物柱3的区别在于,支撑立柱2自外框架底部一直延伸到外框架的顶部,其与围绕其上的搁物架形成较粗的柱状体;而搁物柱3高度有限,满足盛放数个哑铃片,而且其上没有搁物架。图2相对于图1,展示了铰接梁柱6的展开状态立体图。铰接梁柱6自图1的收缩状态,更改为图2的展开状态,其折叠前后的变化原理如图4至图5所示。铰接梁柱6展开后,形成了单杠构成的要素,在其上还可以搭配哑铃杆、哑铃凳等辅助器材,实现健身器材7的快速搭建。在图2中,为了充分利用双开门1结构,在双开门1的内侧还设置有悬挂钩4,悬挂钩4主要用于健身器材7的悬挂,例如哑铃凳的悬挂。由于本技术的外框架采用了集装箱式结构,因此也具备了集装箱可移动的特性。外框架的上下固定板以及双开门1,表面均加工有增加强度的加强筋,构成波纹板,满足对于健身器材7等重型物品搬运的要求。图4和图5中,铰接梁柱6分为左右两个梁柱构成,左梁柱通过左侧的铰接点5旋转,右梁柱通过右侧的铰接点5旋转;左梁柱和右梁柱沿相对方向向内旋转90°,由相互平行的状态折叠为叠加在一起的一字型,当关闭双开门1后,最终铰接梁柱6收纳在外框架内。外框架的四个方向的铰接梁柱6收纳后互不干扰,均收纳于距离各自双开门1附近处。其中,铰接点5位于支撑立柱2的外侧,收纳后的铰接梁柱6与支撑立柱2、搁物柱3互不干扰。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对于双开门1的开门方向进行解释。如图1至如2给出的一种双开门1的方式,双开门1是沿外框架的四个侧面开启,双开门1的转轴位于四个楞。如图6至图7给出的另外一种双开门1的方式,双开门1是沿外框架的四个楞向开启,双开门1的转轴位于四个侧面的中部,且转轴只要在侧面即可,具体位置不限。本实施例中,对于双开门1的每扇门的宽度进行解释。另外,不论实施例1还是实施例2,双开门1的每扇门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满足两扇门关闭后可以形成完整的一整个侧面即可。宽度相同的双开门1符合常规设置,而选择不同宽度的双开门1,可以利用较宽的那扇门悬挂有较宽尺寸的健身器材7,避免悬挂在常规尺寸露出部分,在关门时造成阻碍的情况。通过选择不同宽度的双开门1,还有利于区分不同的方位,例如正面为对称的双开门1,而其他方向为宽度不同的双开门1。双开门1的宽度不影响铰接梁柱6的折叠。图7中给出了,采用图6结构的双开门1,从外框架的四个楞方向,展开呈铰接梁柱6,快速搭建的杠铃架、哑铃凳、哑铃杆等。铰接梁柱6的实现原理如实施例1所示。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移动健身器,通过搬运装置将整体移动到指定位置,打开双开门1;将所需健身方向的铰接梁柱6依次展开,搭建形成杠铃架,将双开门1上的悬挂钩4处取下哑铃凳,在通过搁物柱3上的哑铃片,安装到哑铃杆上,从而实现哑铃的推卧等健身动作;另外,在支撑立柱2上还有搁物架,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结构的外框架,外框架上下两侧采用固定板,四个侧面采用双开门(1)结构;上下两侧中心安装有一根支撑立柱(2),围绕支撑立柱(2)增设有搁物架,双开门(1)的内侧还设置有悬挂钩(4);每个侧面对应的外框架内部设置有两个铰接点(5)和一组铰接梁柱(6),每组铰接梁柱(6)分为左右两个梁柱构成,铰接梁柱(6)沿铰接点(5)旋转后至少部分延伸至外框架外部;上下两侧的固定板,以及双开门(1)均加工有增加强度的加强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箱结构的外框架,外框架上下两侧采用固定板,四个侧面采用双开门(1)结构;上下两侧中心安装有一根支撑立柱(2),围绕支撑立柱(2)增设有搁物架,双开门(1)的内侧还设置有悬挂钩(4);每个侧面对应的外框架内部设置有两个铰接点(5)和一组铰接梁柱(6),每组铰接梁柱(6)分为左右两个梁柱构成,铰接梁柱(6)沿铰接点(5)旋转后至少部分延伸至外框架外部;上下两侧的固定板,以及双开门(1)均加工有增加强度的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梁柱(6)由相互平行的状态折叠为叠加在一起的一字型,当关闭双开门(1)后,最终铰接梁柱(6)收纳在集装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2)自集装箱底部一直延伸到集装箱的顶部,其与围绕其上的搁物架形成柱状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军张若水张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鹰派克智能健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