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线灯十字架支撑腿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750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线灯十字架支撑腿底座,包括红外线灯罩,所述红外线灯罩的上方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红外线灯罩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底座的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为十字架结构设计,能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其中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水平面低于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方便红外线灯闲置时可以叠加放置,占地面积小,同时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下方设有滑轮,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使用直径较小的滚轮,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使用直径较大的滚轮,可以在方便叠加放置的同时保持红外线灯的水平平衡。

A cross supporting leg base of infrared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线灯十字架支撑腿底座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红外线灯十字架支撑腿底座。
技术介绍
现有医用红外线灯底座为十字架或者其他多支撑腿式,但是摆放时无法上下叠加堆放,占地面积比较大,医院一般需要多台红外线灯作为治疗设备,在堆放时对空间浪费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外线灯十字架支撑腿底座,具有在方便叠加放置的同时保持红外线灯水平平衡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线灯十字架支撑腿底座,包括红外线灯罩,所述红外线灯罩的上方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远离红外线灯罩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与第二支撑架之间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与第三支撑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下方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包括第一支撑腿、连接座、第二支撑腿、旋钮、第三支撑腿、第四支撑腿、滚轮、支撑板、安装架、加强板和安装座,其中,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座,所述连接座的四角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所述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内部且远离连接座的一侧均固定有安装架,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上所述安装架与连接座之间的位置均安装有加强板,四个所述加强板以及安装座的下方均安装有支撑板,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上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且对应各自安装架的位置均连接有滚轮,连接座上所述支撑板的下方且对应安装座的位置连接有旋钮。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按照十字架结构分布在连接座的四角。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的高度低于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高度。优选的,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上所述滚轮的直径小于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上所述滚轮的直径。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架和安装座上且对应旋钮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优选的,所述旋钮的下表面与地面的距离为1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底座的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为十字架结构设计,能够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其中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水平面低于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方便红外线灯闲置时可以叠加放置,占地面积小,同时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下方设有滑轮,第一支撑腿和第二支撑腿使用直径较小的滚轮,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使用直径较大的滚轮,可以在方便叠加放置的同时保持红外线灯的水平平衡。2、本技术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四支撑腿的内部均设有加强板,同时第一支撑腿、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第四支撑腿和连接座的靠下方均设有支撑板,多种结构相互配合,能够提高底座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叠加放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座局部拆解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红外线灯罩;2、第一支撑架;3、第一转轴;4、第二支撑架;5、第二转轴;6、第三支撑架;7、控制器;8、底座;81、第一支撑腿;82、连接座;83、第二支撑腿;84、旋钮;85、第三支撑腿;86、第四支撑腿;87、滚轮;88、支撑板;89、安装架;90、加强板;91、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线灯十字架支撑腿底座,包括红外线灯罩1,红外线灯罩1的上方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2远离红外线灯罩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架4,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4之间通过第一转轴3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架4远离第一转轴3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支撑架6,第二支撑架4与第三支撑架6之间通过第二转轴5转动连接,第三支撑架6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控制器7,第三支撑架6的下方安装有底座8;底座8包括第一支撑腿81、连接座82、第二支撑腿83、旋钮84、第三支撑腿85、第四支撑腿86、滚轮87、支撑板88、安装架89、加强板90和安装座91,其中,连接座82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座91,连接座82的四角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腿81、第二支撑腿83、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为了方便闲置时可以叠加放置,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支撑腿81和第二支撑腿83的高度相同,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的高度相同,第一支撑腿81和第二支撑腿83的高度低于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的高度,为了更好的支撑稳定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支撑腿81、第二支撑腿83、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按照十字架结构分布在连接座82的四角,第一支撑腿81、第二支撑腿83、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的内部且远离连接座82的一侧均固定有安装架89,第一支撑腿81、第二支撑腿83、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上安装架89与连接座82之间的位置均安装有加强板90,四个加强板90以及安装座91的下方均安装有支撑板88,第一支撑腿81、第二支撑腿83、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上支撑板88的下方且对应各自安装架89的位置均连接有滚轮87,为了可以保持红外线灯的水平平衡,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支撑腿81和第二支撑腿83上滚轮87的直径小于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上滚轮87的直径,连接座82上支撑板88的下方且对应安装座91的位置连接有旋钮84,为了避免旋钮84与地面发生摩擦,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旋钮84的下表面与地面的距离为1CM。为了方便旋钮84连接第三支撑架6和安装座9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三支撑架6和安装座91上且对应旋钮84的位置均开设有连接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装配工作:将第三支撑架6上的安装孔对准安装座91上的安装孔,通过旋钮84连接第三支撑架6上的安装孔和安装座91上的安装孔,实现第三支撑架6与连接座82的固定,将红外线灯放在红外线灯罩1中,装配完成待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医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通过调节第一转轴3和第二转轴5,实现第一支撑架2、第二支撑架4和第三支撑架6之间的高度调节,进而实现红外线灯高度的调节,高度调节完成,通过操作控制器7控制红外灯工作,工作结束后,通过滚轮87将装置移动到合适位置放置,在移动过程中,由于第一支撑腿81和第二支撑腿83使用直径较小的滚轮87,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使用直径较大的滚轮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红外线灯十字架支撑腿底座,包括红外线灯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灯罩(1)的上方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撑架(2)远离红外线灯罩(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架(4),所述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4)之间通过第一转轴(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4)远离第一转轴(3)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支撑架(6),所述第二支撑架(4)与第三支撑架(6)之间通过第二转轴(5)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架(6)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第三支撑架(6)的下方安装有底座(8);/n所述底座(8)包括第一支撑腿(81)、连接座(82)、第二支撑腿(83)、旋钮(84)、第三支撑腿(85)、第四支撑腿(86)、滚轮(87)、支撑板(88)、安装架(89)、加强板(90)和安装座(91),其中,所述连接座(82)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座(91),所述连接座(82)的四角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腿(81)、第二支撑腿(83)、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所述第一支撑腿(81)、第二支撑腿(83)、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的内部且远离连接座(82)的一侧均固定有安装架(89),第一支撑腿(81)、第二支撑腿(83)、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上所述安装架(89)与连接座(82)之间的位置均安装有加强板(90),四个所述加强板(90)以及安装座(91)的下方均安装有支撑板(88),第一支撑腿(81)、第二支撑腿(83)、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上所述支撑板(88)的下方且对应各自安装架(89)的位置均连接有滚轮(87),连接座(82)上所述支撑板(88)的下方且对应安装座(91)的位置连接有旋钮(8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线灯十字架支撑腿底座,包括红外线灯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灯罩(1)的上方连接有第一支撑架(2),所述第一支撑架(2)远离红外线灯罩(1)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支撑架(4),所述第一支撑架(2)与第二支撑架(4)之间通过第一转轴(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架(4)远离第一转轴(3)的一侧连接有第三支撑架(6),所述第二支撑架(4)与第三支撑架(6)之间通过第二转轴(5)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架(6)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控制器(7),所述第三支撑架(6)的下方安装有底座(8);
所述底座(8)包括第一支撑腿(81)、连接座(82)、第二支撑腿(83)、旋钮(84)、第三支撑腿(85)、第四支撑腿(86)、滚轮(87)、支撑板(88)、安装架(89)、加强板(90)和安装座(91),其中,所述连接座(82)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座(91),所述连接座(82)的四角分别连接有第一支撑腿(81)、第二支撑腿(83)、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所述第一支撑腿(81)、第二支撑腿(83)、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的内部且远离连接座(82)的一侧均固定有安装架(89),第一支撑腿(81)、第二支撑腿(83)、第三支撑腿(85)和第四支撑腿(86)上所述安装架(89)与连接座(82)之间的位置均安装有加强板(90),四个所述加强板(90)以及安装座(91)的下方均安装有支撑板(88),第一支撑腿(81)、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永孝温新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医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