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孟志飞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给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5574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给药器,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推进杆;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均为前端带底且末端敞口,所述内套管的前端转动配合的插设在外套管中,所述推进杆滑动配合的插设在内套管中;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的前底上分别开设有外涂外出药孔和外涂内出药孔,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的前端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内涂外出药孔和内涂内出药孔;在外套管中来回转动内套管,用于外涂用药的外涂外出药孔和外涂内出药孔、用于内涂用药的内涂外出药孔和内涂内出药孔可切换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病患直肠末端、阴道给药的同时还能很好的实现局部皮肤涂抹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给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给药器,用于盛装治疗痔疮或妇科阴道炎症的外用凝胶、乳膏等产品。
技术介绍
在现有医疗技术中,还没有专门统一的既可以直肠未端或阴道给药又可以进行局部涂抹药物的器具。在临床上,经常需要采用将药物送入直肠末端或阴道进行治疗的给药方法。常见的方法是将盛药的瓶颈前端的封口处剪开,细长的瓶颈作为送药的管道,插入肛门挤出药液,由于瓶颈剪口处较为锋利,在插入过程中,会损伤肛门或直肠末端,而且插入困难,无法调整插入深度,并且该种给药方式很容易弄脏手;另外也有利用一次注射器给药器,前端为圆锥状,插入肛门口或阴道,将药物注入直肠或阴道,此种方法虽然一定程序上避免了肛门阴道的损伤,但是插入时也会给患者带来巨痛,另外由于一次注射器并非为直肠给药设计,给药时只能前端出药,不能很好的令药物与直肠壁或阴道皱襞接触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以上几种给药方式均不能实现局部给药时的均匀涂抹,局部给药一般多采用配戴一次性手套或指套涂抹的方法,实际操作过程中,患者多是不配戴手套或指套,直接涂抹,这样不但很不卫生,患者用药过程带来二次污染和困扰。因而,本领域亟需一种既可以直肠末端给药又能进行局部涂抹药物,且使用方便的给药器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给药器,能实现病患直肠末端、阴道给药的同时还能很好的实现局部皮肤涂抹药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给药器,包括外套管、内套管和推进杆;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均为前端带底且末端敞口,所述内套管的前端转动配合的插设在外套管中,所述推进杆滑动配合的插设在内套管中;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的前底上分别开设有外涂外出药孔和外涂内出药孔,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的前端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内涂外出药孔和内涂内出药孔;在外套管中来回转动内套管,用于外涂用药的外涂外出药孔和外涂内出药孔、用于内涂用药的内涂外出药孔和内涂内出药孔可切换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的上端沿周向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内套管的上端对应的位置固设有限位柱,并且限位柱滑动设置于限位孔中。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内涂用药指示线、外涂用药指示线和出药闭合指示线;所述内套管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出药选择指示线。进一步的,所述外涂外出药孔、外涂内出药孔以及内涂外出药孔和内涂内出药孔均为圆形孔、菱形孔或方形孔。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的内外管壁均为圆柱形,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的前底均为弧形面。进一步的,所述外涂外出药孔和外涂内出药孔均开设有N列,并且N列外涂外出药孔由圆心呈放射状的均匀开设于外套管的前底上,N列外涂内出药孔由圆心呈放射状的均匀开设于内套管的前底上;N≧1;当在外套管中转动内套管用于外涂用药时,外套管前底上的N列外涂外出药孔与内套管前底上的N列外涂内出药孔一一对应的连通。进一步的,每列外涂外出药孔和每列外涂内出药孔同为直线状、螺旋状或波浪状排列。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管的前端侧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N列内涂外出药孔,所述内套管的前端侧面沿周向均匀开设有N列内涂内出药孔;每列内涂外出药孔和每列内涂内出药孔均沿轴向设置;N列内涂外出药孔的中心线与N列外涂外出药孔的中心线一一对应的相交;N列内涂内出药孔的中心线与N列外涂内出药孔的中心线一一对应的偏离相同的角度a;当在外套管中转动内套管用于内涂用药时,外套管前端侧面上的N列内涂外出药孔与内套管前端侧面上的N列内涂内出药孔一一对应的连通。进一步的,每列内涂外出药孔和每列内涂内出药孔同为直线状、螺旋状或波浪状排列。进一步的,所述N=6。进一步的,所述a=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具有给药分布面广,局部用药时涂抹均匀,操作简便、造价低廉等优势。本技术可使药品更好的在患病部位发挥精准治疗作用,不但实现患者自己在患病部位给药,同时还保护了病患隐私,避免他人协助用药时的尴尬,并提升药品使用的依从性、便利性,进而提升患者的按疗程用药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内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B向的剖视图;图中:1、外套管,2、内套管,3、推进杆,4-1、内涂外出药孔,4-2、内涂内出药孔,5-1、外涂外出药孔,5-2、外涂内出药孔,6、限位孔,7、限位柱,8、出药选择指示线,9、外涂用药指示线,10、出药闭合指示线,11、内涂用药指示线,12、装药限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给药器,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和推进杆3;外套管1和内套管2均为前端带底且末端敞口,内套管2的前端转动配合的插设在外套管1中,推进杆3滑动配合的插设在内套管2中;外套管1和内套管2的内外管壁均为圆柱形,外套管1和内套管2的前底均为弧形面。外套管1和内套管2的前底上分别开设有外涂外出药孔5-1和外涂内出药孔5-2,外套管1和内套管2的前端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内涂外出药孔4-1和内涂内出药孔4-2;在外套管1中来回转动内套管2,用于外涂用药的外涂外出药孔5-1和外涂内出药孔5-2、用于内涂用药的内涂外出药孔4-1和内涂内出药孔4-2可切换连通。外套管1的上端沿周向开设有限位孔6,内套管2的上端对应的位置固设有限位柱7,并且限位柱7滑动设置于限位孔6中。外套管1和内套管2均为医用塑料管或玻璃管。如图2、4所示,外套管1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内涂用药指示线11、外涂用药指示线9和出药闭合指示线10;内套管2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出药选择指示线8。四条指示线颜色不同。当用药使用前,出药选择指示线8与出药闭合指示线10重合,两组出药孔均不连通,即无法出药。相对转动内套管2和外套管1,如出药选择指示线8与外涂用药指示线9重合时,表示外涂用药,即图1所示状态,内套管2前底上的外涂内出药孔5-2与外套管1前底上的外涂外出药孔5-1一一对应的对齐连通;如出药选择指示线8与内涂用药指示线11重合时,表示内涂用药,内套管2前端侧面上的内涂内出药孔4-2与外套管1前端侧面上的内涂外出药孔4-1一一对应的对齐连通。如图2、4所示,外套管1的上端和内套管2的上端相应位置均开设有装药限量孔12,向内套管2中填药时(此时当出药选择指示线8与出药闭合指示线10重合),两个装药限量孔12对齐。如图2、3所示,外涂外出药孔5-1和外涂内出药孔5-2均开设有N列,并且N列外涂外出药孔5-1由圆心呈放射状的均匀开设于外套管1的前底上,N列外涂内出药孔5-2由圆心呈放射状的均匀开设于内套管2的前底上;N≧1;当在外套管1中转动内套管2用于外涂用药时,外套管1前底上的N列外涂外出药孔5-1与内套管2前底上的N列外涂内出药孔5-2一一对应的连通。如图4、5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和推进杆(3);所述外套管(1)和内套管(2)均为前端带底且末端敞口,所述内套管(2)的前端转动配合的插设在外套管(1)中,所述推进杆(3)滑动配合的插设在内套管(2)中;所述外套管(1)和内套管(2)的前底上分别开设有外涂外出药孔(5-1)和外涂内出药孔(5-2),所述外套管(1)和内套管(2)的前端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内涂外出药孔(4-1)和内涂内出药孔(4-2);在外套管(1)中来回转动内套管(2),用于外涂用药的外涂外出药孔(5-1)和外涂内出药孔(5-2)、用于内涂用药的内涂外出药孔(4-1)和内涂内出药孔(4-2)可切换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给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内套管(2)和推进杆(3);所述外套管(1)和内套管(2)均为前端带底且末端敞口,所述内套管(2)的前端转动配合的插设在外套管(1)中,所述推进杆(3)滑动配合的插设在内套管(2)中;所述外套管(1)和内套管(2)的前底上分别开设有外涂外出药孔(5-1)和外涂内出药孔(5-2),所述外套管(1)和内套管(2)的前端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内涂外出药孔(4-1)和内涂内出药孔(4-2);在外套管(1)中来回转动内套管(2),用于外涂用药的外涂外出药孔(5-1)和外涂内出药孔(5-2)、用于内涂用药的内涂外出药孔(4-1)和内涂内出药孔(4-2)可切换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的上端沿周向开设有限位孔(6),所述内套管(2)的上端对应的位置固设有限位柱(7),并且限位柱(7)滑动设置于限位孔(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内涂用药指示线(11)、外涂用药指示线(9)和出药闭合指示线(10);所述内套管(2)的上端外壁上设置有出药选择指示线(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涂外出药孔(5-1)、外涂内出药孔(5-2)以及内涂外出药孔(4-1)和内涂内出药孔(4-2)均为圆形孔、菱形孔或方形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1)和内套管(2)的内外管壁均为圆柱形,所述外套管(1)和内套管(2)的前底均为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志飞席占科
申请(专利权)人:孟志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