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儿输液杆改良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小儿输液杆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临床上现在使用的输液杆有两种:可滑动长杆式、按压升降式,第一种输液杆的优点:移动方便,缺点:体型较大比较占位置,第二种输液架优点:悬挂在病床上方,节省空间,可调节高度达到相应位置获得理想的液面高度差,缺点:如挂输液护士身高不够,就不能很方便的调节输液杆高度,目前输液架高度可调节幅度较小,有时输液瓶压力不够,留置针套管弯曲打折、液体滴的慢或是不滴,增加无效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小儿输液杆改良结构,具备增加了可调节高度的范围,方便护理人员进行输液、加液体等操作,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优点,解决了目前输液架高度可调节幅度较小,有时输液瓶压力不够,留置针套管弯曲打折、液体滴的慢或是不滴,增加无效工作时间,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小儿输液杆改良结构,包括输液杆本体,所述输液杆本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侧通过固定螺栓固 ...
【技术保护点】
1.小儿输液杆改良结构,包括输液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杆本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左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定滑轮(5),所述定滑轮(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绑绳(6),所述输液杆本体(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框(7),所述支撑框(7)内腔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9),所述防护套(9)的表面与绑绳(6)固定连接,所述输液杆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摇机构(10)。/n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儿输液杆改良结构,包括输液杆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杆本体(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的左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定滑轮(5),所述定滑轮(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绑绳(6),所述输液杆本体(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框(7),所述支撑框(7)内腔的前侧和后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9),所述防护套(9)的表面与绑绳(6)固定连接,所述输液杆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摇机构(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输液杆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杆本体(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框(2),所述固定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挂环(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输液杆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张萍,姜志花,龙登禹,廖寒梅,杨金秋,崔静,史杰,罗燕,樊会林,李娇,周仕丽,杨长长,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