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便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55710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8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便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用于置入患者肛门,其另一端与所述引流袋连接,即大便通过引流管引入所述引流袋;所述的引流管上连接有冲洗管,所述的冲洗管与所述引流管相连通,所述冲洗管的末端设置有塞子,在所述引流管堵塞的情况下,所述塞子处于非闭合状态。所述引流管上连接有灌肠通道,所述灌肠通道与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灌肠通道在引流状态下处于闭合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内芯前端为前端引导块,可设计为子弹头的形状,避免在留置时候引流管前端对肠道粘膜的损伤;引流管末端分灌肠端和引流端,引流端连接普通引流袋,收集粪便,引流袋与引流管可拆卸设计,可以更换,灌肠端可以用来灌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便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用器件
,特别涉及一种大便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大便引流装置作为一种临床使用的医用器件,尤其针对大便失禁或无法自主大便的患者。现有技术的大便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用于置入患者肛门,其另一端与所述引流袋连接,即大便通过引流管引入所述引流袋。对于现有技术的大便引流装置,一旦大便硬度较高就容易堵塞引流管,此时如果正常引流,只能终止引流或更换引流装置。引流是一种输出,但是对于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处理,有时也需要输入,即灌肠,现有技术的引流装置无法兼用灌肠装置,适用范围小,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冲洗以消除堵塞的大便引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容易堵塞的技术问题,也可实现灌肠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便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和引流袋,所述引流管的一端用于置入患者肛门,其另一端与所述引流袋连接,即大便通过引流管引入所述引流袋;所述的引流管上连接有冲洗管,所述的冲洗管与所述引流管相连通,所述冲洗管的末端设置有塞子,在所述引流管堵塞的情况下,所述塞子处于非闭合状态。作为可选,所述引流管上连接有灌肠通道,所述灌肠通道与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灌肠通道在引流状态下处于闭合状态。作为可选,所述引流管内设有内芯,内芯包括前端引导块和导丝,所述前端引导块位于引流管的前端,所述导丝连接于前端引导块上并置于引流管内。作为可选,所述引流管前端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作为可选,所述引流管上包覆有气囊,所述气囊上连接有通气管道,通过所述通气管道实现充放气。作为可选,所述气囊内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囊外侧设有气压显示器,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所述气压显示器连接,所述通气管道上设有用于控制通气管道开闭的电控开关,所述电控开关与所述气压传感器连接,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控开关的状态。作为可选,所述的引流管由硅胶材料制成。作为可选,所述引流袋上设置有刻度。作为可选,在引流管、冲洗管和灌肠通道之间交汇处设置有三通阀。作为可选,所述引流袋与引流管为可拆卸设计,所述前端引导块设计为子弹头的形状,其材质采用柔性硅胶材料或柔性橡胶材料,通过前端引导块插上引流管后,所述导丝用于抽出前端引导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之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内芯前端为前端引导块,可设计为子弹头的形状,避免在留置时候引流管前端对肠道粘膜的损伤;引流管至气囊一段设有多圆孔,保证引流的通畅;引流管设有高容低压气囊,妥善固定引流管的同时,可以避免气囊压力对肠道粘膜的压伤。充气囊设有气囊压力显示和定时放气装置。引流管设有冲洗管,一旦粪便堵塞引流管,可以通过冲洗管消除堵塞。引流管末端分灌肠端和引流端,引流端连接普通引流袋,收集粪便,引流袋与引流管可拆卸设计,可以更换,灌肠端可以用来灌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大便引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位于气囊的电控部件的结构框图。图中所示:1、引流管,2、引流袋,3、冲洗管,4、灌肠通道,5.1、前端引导块,5.2、导丝,6、小孔,7、气囊,7.1、通气管道,7.2、电控开关,8、三通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本技术涵盖任何在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为了使公众对本技术有彻底的了解,在以下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详细说明了具体的细节,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技术。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较为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1所示,示意了本技术大便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和引流袋2,所述引流管1的一端用于置入患者肛门,其另一端与所述引流袋2连接,即大便通过引流管1引入所述引流袋2;所述的引流管1上连接有冲洗管3,所述的冲洗管3与所述引流管1相连通,所述冲洗管3的末端设置有塞子,在所述引流管1堵塞的情况下,所述塞子处于非闭合状态。虽然塞子在图中没有设置附图标记,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识别和知悉。所述引流管1上连接有灌肠通道4,所述灌肠通道4与所述引流管1连通,所述灌肠通道4在引流状态下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引流管1内设有内芯,内芯包括前端引导块5.1和导丝5.2,所述前端引导块5.1位于引流管1的前端,所述导丝5.2连接于前端引导块5.1上并置于引流管1内。所述前端引导块5.1可设计为子弹头的形状,其材质采用柔性硅胶材料或柔性橡胶材料,但需符合医用材料的相关规定。所述导丝5.2为引导丝线,所述引导丝线可以采用多种材料,例如,柔性纤维性材料,便于通过导丝5.2拉动来抽拔前端引导块5.1。本申请的引流袋与引流管为可拆卸设计,先通过内芯插上引流管后,可以通过导丝抽出引导块,然后再装上引流袋,该设计下引流袋可以实现更换。所述引流管1前端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6,有助于引流的通畅。所述引流管1上包覆有气囊7,所述气囊7上连接有通气管道7.1,通过所述通气管道实现充放气。在引流管1、冲洗管3和灌肠通道4之间交汇处设置有三通阀8,根据需要进行切换连通,以避免引流时粪便进入冲洗管3和灌肠通道4。如图2所示,示意了电控部件连接原理。所述气囊7设置有电控部件,具体地,所述气囊7内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囊外侧设有气压显示器,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所述气压显示器连接,所述通气管道7.1上设有用于控制通气管道开闭的电控开关7.2,所述电控开关7.2与所述气压传感器连接,根据所述气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电控开关7.2的状态。所述气压传感器和所述气压显示器连接,是指直接电连接,或者,通过控制器进行信号传输和连接,气压传感器与气压显示器的连接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实现。通过图中的计时模块可以实现定时放气。所述的引流管1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引流袋2上设置有刻度,便于观察引流的容量。虽然以上将实施例分开说明和阐述,但涉及部分共通之技术,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看来,可以在实施例之间进行替换和整合,涉及其中一个实施例未明确记载的内容,则可参考有记载的另一个实施例。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便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和引流袋(2),所述引流管(1)的一端用于置入患者肛门,其另一端与所述引流袋(2)连接,即大便通过引流管(1)引入所述引流袋(2);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引流管(1)上连接有冲洗管(3),所述的冲洗管(3)与所述引流管(1)相连通,所述冲洗管(3)的末端设置有塞子,在所述引流管(1)堵塞的情况下,所述塞子处于非闭合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便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和引流袋(2),所述引流管(1)的一端用于置入患者肛门,其另一端与所述引流袋(2)连接,即大便通过引流管(1)引入所述引流袋(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引流管(1)上连接有冲洗管(3),所述的冲洗管(3)与所述引流管(1)相连通,所述冲洗管(3)的末端设置有塞子,在所述引流管(1)堵塞的情况下,所述塞子处于非闭合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便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上连接有灌肠通道(4),所述灌肠通道(4)与所述引流管(1)连通,所述灌肠通道(4)在引流状态下处于闭合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便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内设有内芯,内芯包括前端引导块(5.1)和导丝(5.2),所述前端引导块(5.1)位于引流管(1)的前端,所述导丝(5.2)连接于前端引导块(5.1)上并置于引流管(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便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优文付军祁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余杭区第三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